图书介绍

中国历史文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历史文化
  • 徐怀宝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 ISBN:754021951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文化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历史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皇帝”称谓的由来及其至高无上的地位1

一、“三皇”、“五帝”与古代禅让制度1

二、君位世袭的开始与宗法制度的产生3

三、秦始皇称“皇帝”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和发展6

四、皇帝的饮食起居7

五、皇帝的庙号、谥号、徽号、陵号、年号14

第二节 皇族成员及其特权地位16

一、太上皇16

二、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弟)17

三、诸王及一般皇室成员20

四、公主23

第三节 后妃制度25

一、后妃等级与名号25

二、后妃地位与作用26

三、外戚28

四、太后临朝29

第四节 宦官制度35

一、宦官制度的产生与宦官的地位和作用35

二、宦官专权38

第五节 血腥的皇位继承48

一、沙丘之变49

二、戾太子案51

三、杨广夺嫡53

四、血溅玄武门56

五、雍正继统及秘密建储制度的确立58

第一节 政治制度与官僚机构65

一、先秦诸侯分封与官僚制度65

二、秦汉三公九卿与地方郡县制的确立66

三、汉武帝设中朝与汉光武立尚书台67

四、三省六部制的产生与发展67

五、宋元官制68

六、明初官制改革及明清官制69

七、勋、爵、品级、补子72

八、避讳制度73

第二节 经济制度74

一、土地制度74

二、赋役制度77

三、古代货币82

四、古代度量衡84

第三节 军事制度84

一、先秦兵制85

二、秦汉兵制85

三、府兵制的产生、发展与衰亡86

四、宋代募兵制86

五、明代卫所兵制87

六、清代兵制88

第四节 官吏选拔制度89

一、先秦“世卿世禄”制89

二、汉代“察举”及学校制度90

三、“九品中正”制度90

四、科举制度91

五、恩荫、军功、捐纳92

第一节 秦汉时期中央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95

一、秦朝对匈奴的防御与征服百越96

二、汉朝对匈奴的和战与经营西域96

三、汉与乌桓、鲜卑及羌人的关系98

四、汉与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99

第二节 唐代民族关系99

一、唐与突厥的关系100

二、唐与薛延陀、回纥的关系101

三、唐与靺鞨的关系101

四、唐与吐谷浑、吐蕃的关系102

五、唐与南诏的关系102

第三节 宋元民族关系103

一、契丹的兴起与宋辽和战103

二、宋与西夏的和战104

三、女真的兴起与灭辽和北宋104

四、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与绍兴和议106

五、蒙古的兴起与灭金和南宋109

六、元朝的民族歧视政策112

第四节 明清民族关系113

一、蒙古113

二、藏族115

三、畏兀儿族(回部)117

四、西南各少数民族118

第一节 秦汉对外关系120

一、与东亚、南亚各国的交往120

二、丝绸之路的开辟121

第二节 唐代对外关系121

一、与朝鲜的交往122

二、与日本的交往122

三、与印度的交往122

四、与中亚、西亚等地的交流123

第三节 宋元对外关系123

一、与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往来124

二、与欧洲的文化交流124

第四节 明清(鸦片战争前)对外关系125

一、郑和下西洋125

二、明代的抗倭斗争126

三、明清(鸦片战争前)与朝鲜、越南、缅甸的关系126

四、早期欧洲殖民者对中国的侵略127

五、欧洲传教士的大批到来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128

六、早期中俄界约131

七、清朝(鸦片战争前)对外贸易政策135

八、英使马嘎尔尼、阿美士德来华136

第一节 龙凤崇敬、巫史与阴阳五行八卦140

一、传统的龙凤崇敬思想140

二、巫史与文史哲汇通传统140

三、阴阳、五行、八卦142

第二节 儒家思想144

一、孔子与儒家学派的产生144

二、儒家学派的分裂与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发展145

三、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46

四、儒家经典与经学今、古文之争147

五、魏晋玄学149

六、宋明理学150

七、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及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153

第三节 先秦诸子与百家争鸣154

一、儒家(详见本章第一节)155

二、墨家155

三、道家156

四、法家159

五、兵家161

六、名家162

七、阴阳家163

第四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164

一、桓谭、王充对儒家神秘哲学及谶纬之学的批判164

二、范缜及其《神灭论》166

三、吕才、柳宗元、刘禹锡167

四、清初“三先生”170

五、颜元、戴震173

第一节 文学176

一、先秦文学176

二、汉、魏、两晋、南北朝文学177

三、唐代诗歌177

四、宋元词曲178

五、小说创作的源起、沿革与明清小说178

第二节 戏曲179

第三节 史学182

第四节 古代典籍185

一、概述185

二、考据学186

三、方志187

四、类书188

五、丛书190

第四节 文化艺术190

一、绘画艺术190

二、石窟寺与摩崖造像艺术194

三、文字学与书法艺术198

第一节 先秦、秦汉206

一、数学206

二、天文学207

三、农学211

四、医药学212

五、化学214

六、造纸214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215

一、数学215

二、农学215

三、医药学216

四、天文学217

第三节 隋唐217

一、天文学217

二、医药学218

三、印刷术219

第四节 宋元221

一、活字印刷221

二、火药221

三、天文学222

四、指南针224

五、医药学224

六、农学225

第五节 明清226

一、李时珍与《本草纲目》227

二、徐光启与《农政全书》228

三、徐宏祖与《徐霞客游记》228

四、宋应星与《天工开物》229

五、人痘接种230

六、王锡阐230

七、梅文鼎230

八、明安图231

主要参考书目2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