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rotel 99电子电路设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吉雷主编;章优仕,齐永龙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5615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138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电子电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Protel 99电子电路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Protel 99概述1
第1章 Protel 99简介3
1.1 Protel 99的发展历史与演变过程4
1.2 Protel 99的构成与特性5
1.2.1 Prote1 99的构成5
1.2.2 Prote1 99的新特性8
1.3 Protel 99的运行环境11
1.3.1 硬件配置11
1.3.2 操作系统11
1.4 Prote1 99的安装11
第2章 步入Protel 9917
2.1 Protel 99的启动和关闭18
2.1.1 Protel 99的启动18
2.1.2 Prote1 99的关闭20
2.2 初识Protel 9921
2.2.1 主窗口21
2.2.2 Protel 99菜单栏22
2.2.3 工具栏23
2.2.4 状态栏及命令行24
2.3 各种编辑器的启动24
2.3.1 进入编辑器主平台24
2.3.2 启动各种编辑器27
2.3.3 不同编辑器之间的切换29
2.4 Protel 99的进一步了解30
2.4.1 菜单栏属性设置30
2.4.2 系统菜单30
2.4.3 项目元件库33
2.4.4 设计工作组34
第二篇 原图设计系统37
第3章 简单电路原理图绘制39
第4章 深入原理图设计系统45
4.1 电路原理图设计步骤46
4.1.1 打开电路原理图编辑器46
4.1.2 设置版面、电路图纸参数及相关信息46
4.1.3 放置元件46
4.1.4 连线成图46
4.1.5 整体调整和修改46
4.1.6 保存、输出和其它操作47
4.2 原理图设计系统简介47
4.2.1 进入原理图设计系统47
4.2.2 文件管理48
4.3 视图管理50
4.3.1 设计管理器(Design Manager)与工作窗口51
4.3.2 工具栏52
4.3.3 绘图区54
4.3.4 设置电路图纸55
4.4 元件库的装入58
4.4.1 利用设计数据库管理器装入元件库58
4.4.2 利用菜单命令装入元件库60
4.5 元件属性的设置60
4.5.1 元件的放置60
4.5.2 元件位置的调整64
4.5.3 元件的删除68
4.5.4 编辑元件属性68
4.6 连线成图70
4.6.1 绘制电路原理图的工具71
4.6.2 绘制电路原理图的工具的使用方法72
第5章 原理图的美化和完善81
5.1 画图工具82
5.1.1 画图工具栏“Drawing Tools”各按钮功能简介82
5.1.2 高级绘图83
5.2 原理图的编辑91
5.2.1 在原理图中添加文字91
5.2.2 放置图片94
5.2.3 图件的编辑95
5.3 利用原理图浏览器管理图件103
5.4 原理图编辑的其它功能105
5.4.1 整体变换功能105
5.4.2 放置位置标志106
5.4.3 放置印制电路板布线符号107
第6章 原理图文件111
6.1 文件管理112
6.1.1 新建原理图文件112
6.1.2 打开一个原理图文件112
6.1.3 关闭一个文件115
6.1.4 保存文件116
6.1.5 删除文件117
6.1.6 输出文件117
6.2 报表的生成120
6.2.1 生成网络表文件120
6.2.2 元件列表的生成124
6.2.3 层次式设计组织列表127
6.2.4 交叉参考元件列表的生成129
6.2.5 引脚列表的生成130
6.2.6 比较两个网络表文件131
第7章 原理图设计进阶135
7.1 层次原理图136
7.1.1 设计层次原理图136
7.1.2 层次原理图间的切换142
7.1.3 网络符号在层次原理图中的应用144
7.2 创建原理图元件146
7.2.1 库元件编辑器146
7.2.2 原理图库元件的管理152
7.2.3 制作元件实例153
7.3 电气法则检验156
7.3.1 电路电气法则的测试实例156
7.3.2 “No ERC”符号的使用158
第三篇 印制板[PCB]的设计161
第8章 PCB设计器的基本操作163
8.1 印制电路板设计流程164
8.2 印制板图文档的操作165
8.2.1 新建PCB文档165
8.2.2 打开PCB文档169
8.2.3 保存PCB文档171
8.3 画面管理172
8.3.1 改变画面的显示172
8.3.2 窗口管理180
8.3.3 工作层的切换182
第9章 印制板参数设置185
9.1 印制板的工作层186
9.1.1 印制板的结构及分类186
9.1.2 工作层的类型187
9.1.3 设置工作层190
9.2 工作参数设置191
9.2.1 Arc(圆弧)的设置191
9.2.2 Component(元件)的设置192
9.2.3 Coordinate(坐标标注)193
9.2.4 Dimension(尺寸标注)193
9.2.5 Fill(填充)193
9.2.6 Pad(焊盘)194
9.2.7 Polygon(多边形)194
9.2.8 String(字符串)194
9.2.9 Track(走线)195
9.2.10 Via(过孔)195
9.3.1 工作层的颜色设置196
9.3 其它参数设置196
9.3.2 其它设置197
第10章 印制板设计的布局203
10.1 绘图工具栏204
10.1.1 放置圆弧204
10.1.2 放置坐标标注206
10.1.3 放置尺寸标注206
10.1.4 放置填充207
10.1.5 放置焊盘208
10.1.6 放置多边形209
10.1.7 放置字符串211
10.1.8 放置过孔212
10.1.9 设置用户坐标系213
10.2 手工布局213
10.2.1 印制板的规划214
10.2.2 加载元件库217
10.2.3 浏览元件219
10.2.4 常用元件的介绍220
10.2.5 元件的布局223
10.3 自动布局228
10.3.1 印制板的规划228
10.3.2 加载元件库和网络表228
10.3.3 自动布局232
第11章 印制板设计的布线239
11.1 手工布线240
11.2 自动布线242
11.2.1 自动布线参数设置242
11.2.2 自动布线器(Autorouter)参数设定248
11.2.3 自动布线249
11.2.4 手工调整253
11.2.5 设计规则检查255
第12章 印制板编辑与修改259
12.1 编辑图元260
12.1.1 选定图元260
12.1.2 剪切、复制和粘贴图元262
12.1.3 修改图元属性266
12.1.4 移动和旋转图元267
12.1.5 排列图元中的元件269
12.1.6 取消图元的选定状态272
12.1.7 其它编辑操作273
12.2 布局密度分析274
第13章 印制板图的输出275
13.1.1 元件清单报表276
13.1 报表的生成276
13.1.2 印制板信息报表278
13.1.3 管脚信息报表282
13.1.4 设计数据库的文档报表283
13.1.5 网络分析报表284
13.1.6 钻孔报表284
13.1.7 元件位置报表285
13.1.8 生成网络表286
13.2 打印印制板图287
13.2.1 打印设置287
13.2.2 打印输出290
13.2.3 取消打印290
第14章 元件的编辑291
14.1.1 启动元件编辑器292
14.1 元件编辑器292
14.1.2 元件编辑器的结构及作用293
14.2 创建新元件297
14.2.1 利用向导创建新元件297
14.2.2 手工创建一个新的元件301
第四篇 混合仿真与PLD设计303
第15章 仿真原理图的绘制305
15.1 SIM 99仿真库的调用306
15.1.1 仿真库中的元器件307
15.1.2 仿真库中的激励源319
15.2 绘制仿真用原理图329
第16章 仿真器的设置与运行331
16.1 设置初始状态332
16.1.2 【Transient/Fourier】:瞬态特性/傅立叶分析333
16.2 仿真器的设置333
16.1.1 【General】:一般项设置333
16.1.3 【AC Small Signal Analysis】:交流小信号分析335
16.1.4 【Noise Analysis】:噪声分析335
16.1.5 【Parameter Sweep Analysis】:扫描参数分析336
16.1.6 【DC Sweep Analysis】:直流分析337
16.1.7 【Temperature Sweep Analysis】:扫描温度分析337
16.1.8 【Transfer Function】:传递函数分析338
16.1.9 蒙特卡罗分析339
16.3 电路混合仿真339
16.4 波形浏览器344
第17章 PLD设计349
17.1.2 PLD器件的设计350
17.1.1 PLD器件的分类350
17.1 PLD概述350
17.2 CUPL语言351
17.2.1 CUPL语言概述351
17.2.2 CUPL语言的预处理指令354
17.2.3 CUPL的语法354
17.3 CUPL源文本文件的生成355
17.3.1 利用向导创建源文件355
17.3.2 CUPL文本源文件的直接生成359
17.4 PLD原理图的生成361
17.5 PLD文本源文件的编译与仿真363
17.5.1 编译器的设置363
17.5.2 PLD源文件的编译365
17.5.3 PLD源文件的仿真366
热门推荐
- 113704.html
- 684399.html
- 1762448.html
- 2286768.html
- 1797492.html
- 288307.html
- 2740573.html
- 2052188.html
- 165169.html
- 21994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60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25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47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2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40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4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31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9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01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