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群体性事件发生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仕林著;杨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1720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群体性事件发生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1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5
(一)国外相关理论5
(二)国内研究10
三 研究的进路方法22
(一)发生学意义上的“过程”24
(二)“过程”中的结构与行动26
(三)材料及运用技术30
四 研究写作的思路、内容与结构33
第一章 群体性事件的类型37
一 学术界关于群体性事件分类研究的成果及其缺憾37
二 马克斯·韦伯“理想类型”分类方法的特点和优势40
三 冲突视角下群体性事件的“理想类型”43
(一)群体性事件的分类维度44
(二)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类型及其实例分析48
(三)初始矛盾、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及演化关系56
第二章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基本过程要素——以孟连“7·19”事件和阳县“4·1”事件为例58
一 孟连“7·19”事件60
(一)橡胶企业改制遗留隐患及利益分配矛盾显现60
(二)林权改革、胶农维权与矛盾激化61
(三)“7·19”事件事发经过63
(四)“7·19”事件之后64
二 阳县“4·1”事件66
三 两个事件的基本过程要素及提出的问题70
第三章 群体性事件初始矛盾形态的生成75
一 社会转型期影响行动者行动的主要因素75
(一)政府主导经济建设76
(二)社会结构变化78
(三)社会失范79
(四)总体性社会控制瓦解81
二 利益性矛盾的生成82
(一)无规则的行动83
(二)政府的反规则行动88
(三)民众的反规则行动96
三 价值性矛盾的生成102
(一)强制性利益调整103
(二)差距化生存状态105
(三)价值共识缺乏107
第四章 利益性冲突事件的发生机理与逻辑110
一 共意的建构111
(一)共意建构的结构基础:同质性111
(二)共意建构的关键机制:共意动员114
(三)“搭便车”心理的克服116
二 行动的组织与动员120
(一)组织者的产生120
(二)组织者的组织准备行为124
三 体制内行动的失败与正式控制机制的失效132
(一)正式控制机制的构成133
(二)合意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失效:合意贫困化135
(三)决定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失效:司法的闲置145
(四)辅助性控制机制的失效:实践与表达的背离153
四 体制外群体行动158
(一)体制外群体行动的合法性空间及实践样态159
(二)体制外群体行动的逻辑与策略162
第五章 价值性冲突事件的发生机理与逻辑174
一 转化型事件中的政府角色变异176
(一)政府立场的偏差176
(二)压力型维稳的影响178
(三)政府万能观的支配179
二 不满宣泄型事件中的导火索180
(一)导火索本身的内聚力181
(二)临时性聚合人群的符号化认知和意义建构182
三 不满宣泄型事件中的谣言185
(一)导火索的“重要性”和“模糊性”185
(二)谣言的事实外观187
(三)谣言的心理基础189
四 不满宣泄型事件中的行动参与191
(一)情境性紧急动员和行动191
(二)去个体化193
第六章 当前群体性冲突的政治性解决195
一 解决主体:上下夹击的地方党委政府196
(一)强势的政治话语:维护社会稳定196
(二)压力维稳体制下的行动应对取向:迅速摆平199
二 应对模式:超常规动员与控制201
(一)模糊的识别:影响稳定201
(二)动员的主角:走上前台的党委政法委204
(三)运转的方式:集中统一与分头负责206
三 行动策略:“左手一巴掌右手一把糖”208
(一)抓人208
(二)疏导211
(三)妥协213
(四)抑外216
结论与建议219
一 受挫动员论:发生学意义上的事件原因解释219
二 行动的结构性与反结构性:在冲突中获得秩序223
三 抵牾中的合作:政治与法律治理的路径228
(一)完善、合理的利益分配规则229
(二)健全、有效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233
(三)规则化的群体行动237
参考文献239
后记260
热门推荐
- 2736772.html
- 739068.html
- 1696389.html
- 842788.html
- 1827914.html
- 3586768.html
- 131253.html
- 1704932.html
- 2754194.html
- 1373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19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85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38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50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82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33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04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1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2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