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媒体教学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有录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5790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126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媒体教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媒体教学通论1
第一节 媒体与教学媒体1
一、媒介、媒体1
二、媒介素养及教育2
三、教学媒体4
四、教学媒体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具的区别5
五、教学媒体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区别6
第二节 教学媒体的分类7
一、按媒体的制作方式分类7
二、按媒体所负载的信息特征分类7
三、电化教学上的分类8
四、国际电信联盟下属的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的分类8
五、加涅的分类9
六、按教育媒体产生的时代特性分类10
七、其他分类方法10
第三节 教学媒体的发展历史11
一、语言媒体阶段11
二、文字媒体阶段13
三、印刷媒体阶段14
四、电子传播媒体阶段16
第四节 教学媒体的本质19
一、麦克卢汉的观点19
二、亚瑟.克拉克(Authur C.Clarke)的观点19
三、安东尼.贝茨(Aothony Bates)的观点20
四、布鲁纳(J.Bruner)的观点20
第五节 教学媒体的属性和特性23
一、教学媒体的属性23
二、教学媒体的特性24
三、现代教学媒体新特性分析26
第六节 媒体教学理论28
一、媒体教学28
二、教学媒体与教学效果30
三、行为目标中的理解33
四、教学信息处理理论34
五、教学与学习理论36
六、传播理论37
七、媒体教学理论的发展40
第七节 教学媒体的选择42
一、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42
二、教学媒体选择的基本原则45
三、教学媒体选择的步骤48
四、媒体选择的方法50
第二章 媒体教学功能论54
第一节 视觉媒体与教学应用54
一、非投影型媒体54
二、投影型媒体57
三、视觉媒体的教学运用63
第二节 听觉媒体与教学应用64
一、听觉媒体的概念与类型64
二、常用的几种听觉媒体65
三、听觉媒体与教学74
第三节 视听觉媒体与教学应用78
一、电视基本原理78
二、电视的类型81
三、激光数字视盘机86
四、教育电视节目制作系统87
五、非线性编辑系统93
六、卫星电视接收系统95
七、有线电视系统99
八、视听媒体的教学应用100
九、视听教材的要求与类型102
十、视听教材的制作104
第四节 多媒体与教学应用106
一、多媒体技术106
二、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108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109
四、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110
第五节 BBS、Blog、即时通信(IM)与教学应用113
一、BBS与教学的概念113
二、Blog与教学117
三、即时通信(IM)与教学124
第六节 博客、维客、播客与教学应用126
一、Web 2.0简介126
二、博客概述128
三、维客129
四、播客131
五、博客与教育133
第七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39
一、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学习139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140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141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143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4种模式144
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145
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素及整合过程150
第三章 媒体教学资源论153
第一节 教学资源概述153
一、教学资源的概念153
二、教学资源的分类153
三、教学资源的特点154
四、教学资源库156
第二节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158
一、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158
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原则159
三、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160
四、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要技术162
五、教学资源库建设步骤162
第三节 教学资源建设标准165
一、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CELTS)165
二、《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167
三、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174
第四节 教学资源库系统平台构建176
一、教学资源库系统平台建设要素176
二、教学资源库系统平台设计176
第五节 网络教学资源检索179
一、网络信息检索概述179
二、万维网信息资源的检索183
三、非万维网信息资源的检索186
四、网络信息检索策略187
第四章 媒体教学方法论189
第一节 教学方法概述189
一、教学方法的涵义189
二、教学方法的历史演变189
三、教学方法的类型190
第二节 现代教学方法193
一、现代教学方法发展的背景193
二、现代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195
第三节 媒体教学方法概述199
一、媒体教学方法的涵义199
二、媒体教学方法的特性199
三、媒体教学方法的分类200
四、媒体教学方法的选择201
第四节 程序教学法202
一、程序教学法概述202
二、程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204
三、程序教学的原则204
四、程序教学法的模式205
五、程序教学方法的应用模式207
第五节 微格教学法208
一、微格教学法的概念208
二、微格教学的发展209
三、微格教学的理论依据210
四、微格教学的主要理念212
五、微格教学的特征212
六、微格教学的功能213
七、微格教学的模式214
八、微格教学的优势214
九、微格教学的实施216
十、微格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19
第六节 课堂媒体教学方法221
一、播放教学法221
二、学生成绩考查方法223
三、训练教学方法223
四、多媒体教学法224
第五章 媒体教学模式论226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226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226
二、教学模式的结构226
三、教学模式的分类227
四、当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231
第二节 基于媒体的教学基本模式234
一、教师导学模式234
二、学生自主探究模式235
三、协作互动模式237
第三节 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的类型239
一、依据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分类239
二、依据媒体教学环境的功能分类244
三、依据学习方式分类245
四、依据媒体的作用分类246
五、依据不同课型分类247
六、依据教学理论分类247
第四节 网络教学模式249
一、网络教学模式概述249
二、国外几种网络教学模式综述252
三、国内网络教学的几种模式254
四、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258
第五节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262
一、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背景262
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三种模式262
第六章 媒体教学设计论266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266
一、教学设计的涵义266
二、教学设计的意义267
三、教学设计的要素268
四、教学设计的层次269
五、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发展270
第二节 泛能教学设计273
一、泛能教学设计的涵义273
二、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为泛能教学设计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274
三、泛能教学设计的应用275
第三节 媒体教学设计277
一、媒体教学设计的特点277
二、媒体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278
三、媒体教学设计的评价标准279
第四节 WebQuest教学设计279
一、WebQuest的概念279
二、WebQuest的结构280
三、WebQuest的基本要求282
四、WebQuest的目标283
五、WebQuest任务的分类283
六、WebQuest的设计流程284
七、WebQuest的设计技巧285
八、WebQuest模板285
九、WebQuest教学设计案例292
第五节 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297
一、多媒体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评价297
二、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298
三、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299
四、多媒体教学设计方案301
第六节 ASSURE教学设计模式303
一、分析学习者特征303
二、明确教学目标304
三、选择、修改或设计教学材料305
四、使用教学材料306
五、要求学习者参与307
六、评估及修改307
第七节 信息化教学设计310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310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311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312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314
第七章 媒体教学环境论319
第一节 媒体教学环境概述319
一、环境319
二、教学环境320
三、媒体教学环境322
第二节 媒体教学环境设计323
一、媒体教学环境的功能323
二、媒体教学环境设计324
三、媒体教学环境——教室的基本要求325
四、视听教室的布局326
五、语言实验室的布局327
六、计算机室的布局330
第三节 语言实验室332
一、语言实验室概述332
二、语言实验室的种类334
三、多媒体学习型语言实验室336
四、语言实验室管理的主要内容338
第四节 微格教学系统340
一、微格教学系统的组成340
二、微格教室的设计342
第五节 多媒体教学环境344
一、多功能教室344
二、多媒体网络教室347
第六节 校园网络系统349
一、“数字化校园”与校园网349
二、校园网建设的原则和内容350
三、校园网的功能351
四、校园网规划的策略351
五、校园网络的基本结构框架353
第八章 媒体教学评价论355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355
一、教学评价的涵义355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355
三、教学评价的类型356
四、教学评价的原则359
五、教学评价的方法360
第二节 媒体教学评价361
一、媒体教学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的比较361
二、媒体教学评价的工具363
三、媒体教学评价的原则366
第三节 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367
一、面向学习过程评价的涵义367
二、面向学习过程评价的作用367
三、面向学习过程评价的特征368
四、面向学习过程评价的原则369
五、面向学习过程评价的类型370
六、多媒体教学评价371
第四节 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376
一、学习资源及其评价376
二、学习资源评价的功能376
三、学习资源评价的原则377
四、学习资源评价的框架379
五、评价量表380
参考文献387
热门推荐
- 2146794.html
- 1214037.html
- 3604101.html
- 1341477.html
- 3233277.html
- 2854873.html
- 579698.html
- 2128987.html
- 458835.html
- 4210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88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13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44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67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4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97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10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50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12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