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社会主义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建邦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3011·192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社会主义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34
一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决定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34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34
二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暂时繁荣和稳定改变不了它最终灭亡的命运36
第二节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41
一 无产阶级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而形成、壮大的41
二 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社会主义的创造者43
三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情况没有改变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46
一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要从实际出发进行考察49
第三节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49
二 社会主义首先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取得胜利52
三 中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56
第二章 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战略策略62
第一节 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62
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是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要求62
二 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运动与科学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66
一 无产阶级政党是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69
第二节 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69
二 无产阶级政党是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的72
三 无产阶级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76
四 无产阶级政党具有优良的革命作风79
第三节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83
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83
二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85
三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需要有自己的革命领袖87
第四节 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90
一 战略策略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规律的科学90
二 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客观实际是制定战略策略的重要依据94
三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战略指导和策略指导的基本原则96
第三章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106
第一节 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势和主观条件106
一 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106
二 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具备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108
一 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111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道路111
二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重要形式114
三 无产阶级革命不反对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117
第三节 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122
一 帝国主义时代民族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同盟军122
二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126
三 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趋势是走向社会主义128
一 过渡时期的必然性及其主要任务131
第一节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必然要有一个过渡时期131
第四章 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131
二 中国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具有自己的特点134
第二节 过渡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137
一 无产阶级专改的历史必然性137
二 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及其形式140
三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146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148
一 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阶级斗争148
二 社会主义时期要充分发挥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150
三 防御外部敌人的颠覆和侵略,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安全152
四 在以社会主义为主体的条件下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以实现祖国的统一153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特征和模式15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156
一 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156
二 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是社会主义的政治特征162
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特征164
一 建设社会主义不能有统一的模式16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167
二 社会主义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171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74
一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阶段174
二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要表现176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84
第一节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重要意义184
一 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是现代化大机器工业184
二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186
一 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89
第二节 党和国家工作着重点的转移189
二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的依据19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途径195
一 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195
二 改革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197
三 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政策200
第七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0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204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迄今人类精神文明的最高发展204
二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战略方针209
第二节 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211
一 加强文化建设,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211
二 加强共产主义思想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217
第三节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几个方面的关系221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221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民主建设的关系223
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的关系224
第八章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226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226
一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226
二 社会主义民主是最高类型的民主229
第二节 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意义233
一 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是巩同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233
二 高度社会主义民主与官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是根本对立的236
一 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242
第三节 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途径242
二 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245
第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和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49
第一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工人阶级249
一 工人阶级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249
二 工人阶级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25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民阶级254
一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军254
二 充分发挥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258
一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261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知识分子261
二 没有知识和知识分子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263
第四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265
一 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统一战线的性质和特点265
二 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统一战线的任务和作用268
三 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基本方针27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的实质和任务274
一 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民族问题,其实质是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274
第十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274
二 稳步地进行社会改革,积极发展经济和文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28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285
一 实现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285
二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改策28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问题292
一 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在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292
二 信仰自由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政策295
一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是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29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299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299
二 坚持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30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根本任务307
一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307
二 支持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311
三 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14
第一节 加强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必要性317
一 执政党的地位对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317
第十二章 加强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建设,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317
二 社会主义时期党的任务对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320
第二节 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基本要求322
一 保持全党在路线、方针和政策上的一致323
二 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324
三 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生活327
第三节 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终目标329
一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一社会形态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329
二 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331
三 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335
热门推荐
- 2541848.html
- 1837462.html
- 1649274.html
- 1063270.html
- 3771400.html
- 726921.html
- 3596196.html
- 863906.html
- 187280.html
- 20735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6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66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78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34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53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67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91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2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7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1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