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方东美论道家思想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方东美论道家思想
  • 施保国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755310178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道家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方东美论道家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方东美具有“道家资性气质”的治学历程3

(一)早期热衷于西方哲学(1920—1936)4

(二)中期徘徊于中西哲学的两难选择之间(1937—1965)8

(三)后期倾情于中国哲学(1966—1977)13

二 多视角下方东美论道家思想的研究现状17

(一)以“新道家”为学术定位探讨——方东美对道家思想的阐释20

(二)以“新儒家”为学术定位探讨——方东美对道家思想的阐释22

(三)以“世界主义”为学术定位探讨——方东美对道家思想的阐释24

(四)以“生命精神”等为学术定位探讨——方东美对道家思想的阐释27

三 本书的研究意义、方法思路、基本立场及创新点、难点35

(一)本书的研究意义36

(二)方法思路37

(三)基本立场39

(四)创新点、难点42

第一章 方东美论道家形上学44

前言44

第一节 方东美论道家之“道”45

一 论道的精神46

二 论道体——道的本质51

三 论道用——道的功用58

四 论道相——道的意象60

五 论道征——道的实践64

第二节 方东美论道家生命之“理”68

一 论道家的创生之理70

二 论道家的爱之理71

三 论道家的化育之理73

四 论道家的原始统会之理74

五 论道家的中和之理75

六 论道家的旁通之理76

第三节 方东美论道家宇宙观77

一 道为“天下母”——道家宇宙观的生命论79

二 “去其障,致其虚”——道家宇宙观的冲虚中和性82

三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家宇宙观的道德性86

四 “丰盈外溢”——道家宇宙创生论88

第二章 方东美论道家方法论94

前言94

第一节 “上回向”的超脱精神96

第二节 “下回向”的实现途径103

第三节 “吾丧我”108

第四节 “后设语言观”113

第五节 “两行”与“道枢”118

第三章 “哲学与诗境相接”——方东美对道家艺术精神的阐释122

前言122

第一节 “哲学的高度发展总是与艺术上的高度精神配合”123

一 哲学与艺术具有内在的统一性123

二 “原天地之美以达万物之理”——以艺术的情操来发展哲学智慧127

三 “将哲学理性与艺术创意浃而俱化”——道家之“道”与艺术之“美”130

第二节 无言之美、诗意空间与“太空”胜境——道家艺术精神的指向132

一 “无言之美”132

二 “诗意空间”135

三 “太空”胜境139

第三节 体贴生命、超越与境界提升——道家艺术精神获取的途径142

一 体贴生命142

二 超越145

三 境界提升147

第四节 方东美论道家艺术的特性150

一 玄学性151

二 象征性153

三 表现性154

四 人文性156

第五节 “诗哲”:方东美哲学对道家艺术精神的实践159

一 以诗词表达哲学的意蕴160

二 “中国的桑塔耶那”——方东美的诗化人生166

三 “飞机”喻旨——方东美的艺术化人生168

第四章 生命力的展现——方东美论道家的特性、人生哲学与政治理想174

第一节 方东美论比较视域下道家的特性174

一 自然视域——道家之“旁通统贯论”175

二 超脱解放视域——道家的“道论”180

三 诗人视域——道家的“人格超升论”185

第二节 方东美论道家人生哲学192

一 冲虚周行之妙道:中国先哲的人生哲学193

二 思想的孕育之喻:论人生哲学的培育197

三 论人生哲学的实现202

第三节 方东美论道家政治理想206

一 “冥齐物我”:论道家积极的政治观210

二 “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论道家的德治理想215

三 “阴柔慈惠”:论道家政治观的包容性220

第五章 宗教亦哲学——方东美论道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224

前言224

第一节 方东美论“格义之学”的时代学术背景226

一 方东美论“格义之学”227

二 中国大乘佛学形成的时代学术背景229

第二节 方东美论道家与佛教的“深相默契”233

第三节 方东美论道家对中国大乘佛学的影响237

一 “本无”:方东美论道家对“六家七宗”的影响237

二 般若学之“肇兴”:方东美论道家对僧肇的三大玄旨的影响242

三 “佛道融会之巅峰”:方东美论道家对道生佛性论的影响246

四 方东美论道家对华严宗的影响248

第六章 对儒家“道统”的反动——方东美论道家对宋明新儒家的影响251

前言251

第一节 方东美论道家对宋明新儒家的影响253

一 论宋儒的时代背景254

二 道家精神为儒家所急需257

三 论道家对新儒家的影响260

第二节 方东美论道教对周敦颐的影响265

第三节 方东美论道教对邵雍的影响269

一 “邵康节的思想从道教中来”270

二 “邵康节由道入儒”272

第四节 方东美论道家对张载、朱熹的影响274

一 张载将道家“太虚”拢入思想结构274

二 朱子形上系统重视道家之“太极图”277

第五节 方东美论道家对陆王心学和自然主义派的影响279

一 论道家之“宇宙”观对陆象山的影响280

二 论“道家之精神”对王阳明的影响282

三 论道家引起王夫之自然主义派的反动285

第七章 方东美论具有道家精神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289

前言289

第一节 和:论具有道家精神的中国文化291

一 “有无”双迴运行与道家的和谐精神292

二 道家精神与儒家的和谐思想295

三 道家精神与佛教的和谐思想297

第二节 分:偏向二分的西方文化300

一 西方哲学的二分价值观肇始于柏拉图的“理念”301

二 中世纪的神人“恶性二分法”303

三 近代的知、情分离价值观实践305

第三节 和、分价值观的当代启示308

总结与展望315

参考文献318

后记3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