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大学科技园 功能管理与创新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葛继平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2943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117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高技术园区-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大学科技园 功能管理与创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功能评价研究1
一、大学功能演变及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1
(一)大学功能演变及大学科技园的形成背景1
(二)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2
二、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研究4
(一)大学科技园的功能研究现状4
(二)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发展现状5
(三)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10
三、大学科技园的功能评价体系构建17
(一)大学科技园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17
(二)大学科技园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8
(三)大学科技园功能评价方法选取21
(四)大学科技园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23
第二章 大学科技园管理体制、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28
一、大学科技园宏观管理体制及建园模式分析28
(一)国外大学科技园宏观管理体制分析28
(二)国内大学科技园宏观管理体制分析32
(三)国内大学科技园的建园模式分析33
二、大学科技园微观管理体制分析34
(一)大学科技园微观管理体制的定位及原则34
(二)大学科技园微观管理体制的基础:现代企业制度36
(三)大学科技园微观管理体制的实施框架37
三、大学科技园管理的运行机制分析39
(一)市场化引入机制40
(二)政产学研合作融合互动机制41
(三)企业和人才激励机制41
(四)资本退出机制42
(五)公共服务支撑体系42
(六)独特文化支撑机制42
第三章 大学科技园的技术经营研究43
一、大学科技园技术经营概述43
(一)技术经营的内涵、特征及流程分析44
(二)大学科技园技术经营的理论基石:开放式创新45
(三)大学科技园技术经营的模式49
二、大学科技园中的科技创新51
(一)大学科技园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51
(二)大学科技园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创新52
(三)大学科技园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53
三、大学科技园中的技术转移53
(一)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内涵及基础53
(二)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一般过程55
(三)影响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因素56
四、大学科技园中的创新成果孵化58
(一)大学科技园创新成果孵化的内涵58
(二)大学科技园创新成果孵化现状概述58
(三)影响大学科技园成果孵化的关键要素59
五、中国大学科技园技术经营的实现路径61
(一)树立技术经营理念,实现技术商业价值61
(二)开展技术经营人才引进与培养,穿越技术“死亡之谷”61
(三)深化科技成果立项、评价与激励机制63
(四)创新技术中介服务模式,向“协同模式”转变63
(五)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64
第四章 大学科技园人力资源管理研究65
一、大学科技园人力资源的构成主体及特征分析65
(一)创业人才66
(二)创新人才69
(三)管理人才70
二、大学科技园人力资源的特殊性71
(一)具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72
(二)从事自主性强的创造性脑力工作72
(三)具有较高的流动性72
(四)劳动过程及成果难以监控、衡量72
(五)具有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愿望73
三、大学科技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73
(一)人才相对短缺,吸引人才困难73
(二)忽视对人才的培训,缺乏完善的培训和开发机制74
(三)激励手段单一,缺乏有效的薪酬激励75
(四)人才合理流动不畅,人才流失严重75
(五)工作设计落后,企业文化建设滞后75
四、大学科技园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76
(一)工作分析和工作设计76
(二)薪酬管理78
(三)培训与开发79
(四)人才的流动与吸引机制81
(五)绩效评价82
(六)企业文化建设83
第五章 大学科技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研究85
一、大学科技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功能的提出与意义85
(一)创新创业人才的内涵85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原则与途径86
(三)大学科技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功能的提出88
(四)大学科技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意义89
二、大学科技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90
(一)大学科技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现状90
(二)大学科技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存在的问题92
三、大学科技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95
(一)大学科技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对策95
(二)大学科技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途径100
第六章 大学科技园资金运作管理及风险防范研究105
一、国外大学科技园的融资模式及其启示105
(一)国外大学科技园融资模式概述105
(二)国外大学科技园融资模式的评价和启示108
二、大学科技园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的构建109
(一)大学科技园对投融资的要求109
(二)中国大学科技园投融资现状分析110
(三)大学科技园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的构建分析113
三、大学科技园资金运作风险及其管控分析118
(一)大学科技园的资金运作风险118
(二)大学科技园资金运作的风险管控120
四、大学科技园与风险投资的理论分析121
(一)风险投资理论121
(二)大学科技园与风险投资融合理论分析123
五、国外大学科技园风险投资现状及其启示123
(一)国外大学科技园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分析123
(二)国外大学科技园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的启示125
六、中国大学科技园风险投资现状分析125
(一)中国大学科技园风险资本的来源及构成分析125
(二)中国大学科技园风险投资环境分析127
(三)中国大学科技园风险投资构成分析128
(四)中国大学科技园风险资本运行效率分析128
七、大学科技园与风险投资融合的对策分析129
(一)完善税收等相关扶持政策,营造大学科技园风险投资环境129
(二)设立政府级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吸引民间资本和海外风险资本130
(三)修订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拓宽风险投资资本来源130
(四)建立风险规避体系,提高大学科技园风险资本运行效率131
八、大学科技园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分析131
(一)风险投资退出方式比较分析131
(二)风险投资企业股本退出现状分析133
(三)大学科技园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分析135
(四)完善大学科技园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对策建议135
九、利用创业板推动大学科技园持续发展的机制分析137
(一)创业板与大学科技园的互动关系分析137
(二)中国大学科技园利用创业板现状分析139
(三)利用创业板推动大学科技园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139
第七章 大学科技园促进区域发展的经济学分析146
一、大学科技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146
(一)孵化功能与区域经济发展147
(二)集聚功能与区域经济发展149
(三)服务功能与区域经济发展151
二、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分析152
(一)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分析152
(二)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内部环境分析153
(三)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路径及实现155
三、大学科技园创新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分析157
(一)创新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分析157
(二)创新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内部环境分析158
(三)创新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路径及实现159
四、大学科技园科技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分析161
(一)科技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分析161
(二)科技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内部环境分析162
(三)科技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路径及实现163
五、案例分析:东北大学科技园促进辽宁区域经济发展165
第八章 大学科技园中的博弈分析及协同创新研究168
一、大学科技园中利益各方分析及合作机制构建168
(一)大学科技园中利益各方分析168
(二)大学科技园中利益各方的合作机制构建170
二、大学科技园和依托大学的互动与博弈分析174
(一)大学科技园和依托大学的互动分析174
(二)大学科技园和依托大学在技术转移中的博弈分析175
三、大学科技园和园内企业的互动与博弈研究180
(一)大学科技园和园内企业的互动分析180
(二)大学科技园和园内企业合作研发的博弈分析181
四、大学科技园发展中的政府作用185
(一)政府参与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必要性分析185
(二)大学科技园发展中的政府政策分析187
五、大学科技园中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189
(一)大学科技园中协同创新的含义189
(二)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政产学研的作用分析190
(三)大学科技园中协同创新的效应分析192
第九章 大学科技园园区文化建设研究194
一、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分析195
(一)大学文化内涵、特征及功能195
(二)企业文化内涵、特征及功能197
二、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冲突198
(一)大学科技园平台下的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可行性分析198
(二)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对接200
(三)大学科技园平台下的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202
三、大学科技园创新文化建设203
(一)大学文化对资源、环境、人才培养的汇聚与创新作用205
(二)企业文化对资源、环境、人才的汇聚与创新作用209
(三)大学科技园视域下的大学与企业的协同创新212
四、大学科技园园区创新文化建设目标及策略——以硅谷文化为例214
(一)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宽容人才流动215
(二)充分发挥大学的作用,敢于突破创新215
(三)鼓励创业,宽容失败216
(四)培养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多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216
(五)运用风险投资助推企业成功217
(六)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217
附录:大学科技园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判断矩阵218
参考文献221
热门推荐
- 1727456.html
- 1245551.html
- 2964057.html
- 1225263.html
- 3465825.html
- 1638893.html
- 3201522.html
- 3269431.html
- 262233.html
- 18892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6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9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0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08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41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08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11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25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4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7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