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夏商周考古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夏商周考古
  • 张之恒,周裕兴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26905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夏商周考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概论1

第一节夏、商、周考古的特征1

一 两次考古时代的更替和两次社会制度的变革1

二 文字的产生和使用5

三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7

第二节商周考古学简史9

一 金石学的产生和发展9

二 近代考古学的传入和中国考古学的萌芽15

三 1928—1949年的商周考古学16

四 1950—1990年的商周考古学19

第二章夏代文化的探索和二里头文化26

第一节夏代文化的探索26

一 文化特征和分期29

第二节二里头文化29

二 青铜器的铸造和使用32

三 石器、玉器和其他33

四 建筑遗存36

五 墓葬42

第三章商代46

第一节商文化的年代和分期46

第二节商代的城址48

一偃师商城遗址48

二 郑州商城遗址53

三 黄陂“盘龙城”遗址58

四 安阳“殷墟”63

第三节陶器及原始瓷器69

一 商代陶器的特征及演化69

二 商代的陶瓷业74

第四节青铜器的冶铸76

一 商代青铜器的分期80

第五节青铜器的分期和特征80

二 各类铜器的特征81

第六节商代的手工业制品92

一 玉石器92

二 骨、角、牙器97

三 木器、漆器、纺织品98

第七节墓葬99

一 二里冈期的墓葬100

二 小屯文化期(商代后期)的墓葬104

第八节人祭123

一 商代早、中期的人祭遗存123

二 商代晚期的人祭遗存125

三 商代人牲数量的变化和人祭的方法132

一 占卜134

第九节占卜和文字134

二 文字138

第十节商代边远地区的青铜文化140

一赣江流域的吴城文化140

二 长江下游的湖熟文化和马桥文化145

三 长江上游的三星堆文化152

四 北方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159

五 河西走廊地区的四坝文化164

六 几处商代晚期的方国青铜器遗存169

第四章西周183

第一节西周史纲要183

一 王系与大事183

二分封与疆域186

三 宗法与礼制189

一 先周文化的探索191

第二节先周文化191

二 先周文化的特征192

第三节西周文化的分期与特征196

一 陶器的分期197

二铜器的分期199

第四节西周遗址与建筑遗存204

一遗址204

二建筑遗存210

第五节西周墓葬219

一 重要墓葬219

二墓葬特征233

第六节西周铜器和甲骨238

一 铜器238

二 甲骨253

一农业258

第七节西周农业和手工业258

二 手工业260

第五章春秋279

第一节春秋史纲要279

一 王室衰微279

二诸侯争霸281

三 弭兵之会与卿大夫专权282

第二节春秋文化的分期285

一 陶器的分期287

二 铜器的分期293

第三节春秋都城遗址303

一 洛阳东周城址303

二 曲阜鲁国故城306

三 临淄齐国故城307

四侯马晋城309

五 凤翔秦都雍城311

六楚国的城址315

第四节春秋墓葬317

一墓葬分区和概况317

二墓葬的特征346

第五节春秋盟书349

一 侯马盟书350

二 温县盟书353

第六节春秋社会经济356

一 铁器的发明及特点356

二 铜器的采冶和铸造359

三 金属货币的产生364

四 玉石器、漆器及丝织品367

第一节北方地区的青铜文化381

一 夏家店上层文化381

第六章周代边远地区的青铜文化381

二 西团山文化385

三 含青铜短剑的文化遗存386

第二节西北地区的青铜文化390

一 辛店文化390

二 寺洼文化394

三 卡窑文化396

四 沙井文化398

第三节西南地区的青铜文化400

一 长江上游地区的巴蜀文化400

二 云南地区的青铜文化405

第四节东南沿海地区的青铜文化407

一 闽江流域的青铜文化407

二 粤东和闽西南地区的青铜文化410

三 珠江流域的青铜文化4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