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育传统及其超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小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415502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性别差异-关系-教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育传统及其超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性别与教育传统:概念分析与理论铺垫31
一、社会性别的概念分析31
(一)社会性别的词源:gender31
(二)社会性别的内涵34
(三)社会性别视角的特征37
二、教育传统的概念分析40
(一)传统的内涵与特征40
(二)教育传统的内涵与特征42
三、以社会性别视角研究教育传统的合理性45
四、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育传统:性别化教育与性别中立教育48
第二章 性别化教育与性别中立教育的历史考察52
一、性别化教育与性别中立教育的萌芽52
(一)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性别:“别”与“同”的异曲同工53
(二)女子教育初建与男女同学初步确立57
二、性别化教育与性别中立教育的传承66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至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性别66
(二)性别化教育:母性主义及其面临的抵制71
(三)性别中立教育:男性中心主义趋向及其招致的质疑74
(四)性别化教育与性别中立教育的主要观念76
三、性别化教育被否定,性别中立教育被弘扬81
(一)新中国成立后约三十年问的社会性别:“男女都一样”81
(二)两种教育传统的不同际遇85
(三)两种教育传统不同际遇所产生的影响88
四、性别化教育复兴,两种教育传统面临反思94
第三章 两种教育传统的反思(一):若干两难问题剖析100
一、重视性别差异还是忽视性别差异:如何理解性别差异及其与男女平等的关系100
(一)性别化教育:重视性别差异但陷入了性别本质主义100
(二)性别中立教育:忽视性别差异、突破性别本质主义但囿于男性中心主义101
(三)动态理解性别差异及其与男女平等的关系103
二、相同的(不同的)教育过程是否一定产生相同的(不同的)教育结果104
三、平等的教育是否应是相同的教育106
四、教育应为男女两性确立什么样的人的理想形象108
(一)性别化教育:性别刻板的人的形象108
(二)性别中立教育:男性化的人的形象109
(三)确立人的理想形象的关键点:社会与家庭112
(四)教育应将男孩女孩培养成“完整的人”117
第四章 两种教育传统的反思(二):教育应如何对待女性125
一、教育应如何对待女性:由排斥转向全纳125
二、教育应全纳女性——全纳什么129
(一)全纳家庭130
(二)全纳母性135
2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育传统及其超越135
(三)全纳关怀139
(四)全纳联结144
三、关于教育应如何全纳女性的初步思考147
(一)传授家庭生活所需要的知识与智慧148
(二)开展母性教育,同时让教育自身拥有母性149
(三)以关怀性的教育培养关怀者153
(四)建立联结:不仅仅是为了女孩的教育155
第五章 社会性别视角下两种教育传统的超越159
一、性别化教育与性别中立教育的超越路径——融合159
二、当代中国的社会性别与两种教育传统融合的必要161
(一)当代中国社会性别的多元161
(二)社会性别多元与两种教育传统融合的必要168
三、两种教育传统的超越——性别敏感教育170
(一)性别敏感教育概念的来源170
(二)对性别敏感教育概念的理解173
四、对性别敏感教育主要观念的补充说明175
(一)重视性别差异而不为其所束缚175
(二)赋予女性发声的权力176
(三)采纳灵活的教育组织形式176
(四)引导男女学生成长为“完整的人”178
五、性别敏感教育的实践构想178
(一)性别敏感教育在教材与课程中的实践179
(二)性别敏感教育在教学中的实践186
(三)性别敏感教育在教师教育中的实践191
(四)性别敏感教育在教育德性中的实践195
结语 为了男女两性成长为完整的人204
参考文献207
后记218
致谢221
热门推荐
- 2824386.html
- 749582.html
- 897562.html
- 2659241.html
- 2528382.html
- 3653939.html
- 387620.html
- 2902847.html
- 1598497.html
- 679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20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15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00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57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79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40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73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44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90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6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