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教师手册 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学教师手册 化学
  • 刘忠喜,刘海波,陶知华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海口:南方出版社
  • ISBN:780660129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19页
  • 文件大小:229MB
  • 文件页数:6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学教师手册 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3

第一章 正确认识化学教学大纲3

第一节 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和要求3

第二节 中学化学教学的内容6

第三节 中学化学教学的一般性原则9

第二章 全面把握化学教材12

第一节 中学化学教材的沿革12

第二节 中学化学教材的改革19

第三章 选择化学教学方法21

第一节 选择化学教学方法的依据21

第二节 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21

第三节 各类知识的教学特点25

一、化学用语教学的特点25

二、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特点27

三、化学基本理论教学的特点29

四、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特点31

五、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34

六、化学计算教学的特点38

七、化学复习教学的特点40

第四节 化学教学常规43

第五节 化学阅读教学法48

第六节 化学新课引入法52

第七节 化学教学程序的设计方法59

第八节 化学课堂教学结尾的设计方法63

第九节 化学教学板书设计方法和形式65

第十节 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69

第四章 深化中学化学课外活动72

第一节 正确认识中学化学课外活动72

第二节 中学化学课外活动的组织原则73

第三节 中学化学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74

第五章 化学教学的评估与检测79

第一节 化学教学评估与检测的目的79

第二节 化学教学评估与检测的方式和内容80

第三节 学生化学成绩的考核81

第六章 化学学习方法的指导86

第一节 化学课堂学习过程的基本阶段86

第二节 化学学习的特点89

第三节 化学学习的原则90

第四节 化学阅读法92

第五节 如何听好化学课95

第六节 化学基本实验技能的学习97

第七节 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99

一、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99

二、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103

三、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105

四、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107

五、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109

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113

第八节 中学生化学学习的障碍及其克服方法115

第七章 当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118

第一节 中学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118

第二节 素质教育对中学化学教师的要求124

第三节 化学特级教师及其教学思想127

下编133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33

第一节 化学用语和化学的量133

一、表达式133

元素符号133

实验式133

分子式134

化学式134

结构式134

结构简式和示性式135

电子式135

化学方程式136

热化学方程式136

离子方程式137

电离方程式138

二、化学量138

原子质量138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139

质量数140

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140

摩尔质量140

物质的量141

摩尔141

气体摩尔体积142

阿佛加德罗常数143

阿佛加德罗定律143

质量守恒定律143

第二节 物质的分类144

混合物144

纯净物145

单质145

化合物145

无机物145

有机物145

稀有气体(惰性气体)146

金属146

非金属148

合金148

氧化物149

不成盐氧化物149

酸性氧化物150

碱性氧化物150

两性氧化物151

过氧化物151

氢氧化物151

酸152

酸酐153

碱154

盐154

复盐155

配合物(络合物)155

第三节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56

一、物质的组成156

分子156

原子156

电子157

质子157

中子157

电子云158

离子158

基158

元素158

核素159

同位素159

二、物质的结构160

化学键160

价电子160

离子键160

离子化合物161

离子半径161

共价键162

共价化合物162

极性键163

非极性键163

极性分子163

非极性分子164

配位键164

金属键164

键长165

键角165

键能165

分子间作用力166

晶体166

离子晶体166

原子晶体167

分子晶体167

金属晶体167

第四节 物质的分散系167

分散系167

蒸馏水168

硬度169

溶液169

悬浊液169

乳浊液170

溶解170

溶解平衡171

溶解度171

溶解性172

饱和溶液173

过饱和溶液173

结晶174

潮解174

风化174

胶体174

凝胶175

凝聚175

布朗运动176

丁达尔效应176

电泳177

渗析177

溶液的浓度177

质量百分比浓度178

体积百分比浓度178

物质的量浓度178

第五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79

化学反应速率179

化学平衡181

转化率182

平衡的移动182

勒沙特列原理184

第六节 电解质溶液184

氧化还原反应184

氧化剂185

还原剂185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86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86

电离187

电离度187

电离平衡188

水的离子积188

pH值189

中和反应190

计量点190

滴定终点191

盐类水解191

原电池192

金属的腐蚀193

化学腐蚀194

电化腐蚀194

析氢腐蚀194

吸氧腐蚀195

电化学防护195

电解195

电镀196

第七节 有机化合物198

烃198

脂肪烃(链烃)198

饱和烃198

不饱和烃199

烯烃199

二烯烃199

炔烃200

芳香烃200

卤代烃201

醇201

醚202

酚202

醛203

酮203

羧酸204

脂肪酸204

酯205

油酯205

硝基化合物206

糖类206

单糖207

低聚糖207

二糖207

多糖207

氨基酸208

蛋白质210

高分子化合物211

同系物212

同分异构212

碳架异构212

位置异构213

官能团异构213

取代反应213

卤化反应214

硝化反应214

磺化反应215

酯化反应215

皂化反应215

加成反应215

消去(除)反应216

脱水反应217

脱氢反应217

裂化反应218

催化重整218

聚合反应219

官能团220

烃基221

羟基221

羰基221

醛基222

羧基222

硝基222

磺基222

氨基222

第二章 化学反应224

第一节 无机反应225

一、卤素及其化合物的反应225

1.氟(F)225

2.氯(Cl)227

3.溴(Br)231

4.碘(I)233

二、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反应236

1.氧(O)236

2.硫(S)239

3.硒(Se)245

4.碲(Te)246

三、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反应246

1.氮(N)246

2.磷(P)252

3.砷(As)、锑(Sb)、铋(Bi)254

四、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反应256

1.碳(C)256

2.硅(Si)258

3.锗(Ge)259

4.锡(Sn)260

5.铅(Pb)261

五、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反应263

1.锂(Li)263

2.钠(Na)263

3.钾(K)266

4.铷(Rb)、铯(Cs)267

六、碱土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反应268

1.铍(Be)268

2.镁(Mg)269

3.钙(Ca)270

4.锶(Sr)272

5.钡(Ba)272

七、硼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反应273

1.硼(B)273

2.铝(Al)275

3.镓(Ga)、铟(In)、铊(Tl)277

八、某些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反应278

1.铁(Fe)278

2.铜(Cu)282

3.银(Ag)286

4.锌(Zn)288

5.铬(Cr)291

6.锰(Mn)294

第二节 有机反应298

一、脂肪烃的反应298

二、芳香烃的反应308

三、卤代烃的反应314

四、醇的反应317

五、酚的反应322

六、醚的反应325

七、醛和酮的反应326

八、羧酸的反应331

九、酯的反应333

十、糖类的反应334

十一、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反应336

十二、一些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反应338

第三章 化学实验345

第一节 化学实验室345

一、学生实验室345

1.学生实验室的环境和要求345

2.学生实验室的布置346

二、实验准备室、贮藏室和天平室346

三、常用仪器和一些设备347

1.常用仪器一览表347

2.加热器361

(1)煤气灯361

(2)酒精灯361

(3)酒精喷灯362

(4)电炉362

(5)烘箱362

3.称量器363

(1)托盘天平363

(2)半自动电光分析天平364

4.电源和专用仪器、设备364

(1)调压变压器365

(2)直流稳压电源365

(3)离心机366

(4)搅拌器367

(5)酸度计367

(6)温度计368

5.防火灭火器材369

四、化学试剂370

1.化学试剂的纯度等级370

2.试剂的存放、分类和保管371

3.试剂的配制374

(1)蒸馏水和去离子水的制法374

(2)常见酸、碱、盐溶液的配制374

(3)标准溶液的配制377

(4)常用酸碱指示剂的配制378

(5)一些特殊溶液的配制381

4.干燥剂382

5.冷却方法和冷却剂384

第二节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385

一、实验仪器的装配385

1.把玻璃管插入有孔塞子的方法385

2.把塞子塞入烧瓶口、试管口的方法386

3.玻璃管与橡皮管的连接386

4.实验装置的装配顺序386

5.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386

二、玻璃仪器的洗涤387

三、玻璃的几种简单加工方法388

1.玻璃料器的截割388

2.弯制导管390

3.拉制滴管391

4.熔封玻璃器和燃烧匙的制作391

四、试剂的取用、称量和度量392

1.取用试剂的规则392

2.取用试剂的方法392

3.称量393

4.液体体积的量度395

5.容量瓶的用法398

五、固体物质的研磨398

六、测量温度399

七、振荡和搅拌399

八、加热和冷却399

1.直接加热400

2.间接加热400

3.冷却401

九、过滤、蒸发、结晶和升华401

十、蒸馏、萃取和分液403

十一、渗析405

十二、气体的发生、净化、贮存和尾气吸收405

第三节 课内实验407

一、概念和理论407

1.水的电解407

2.白磷自燃408

3.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408

4.质量守恒定律409

5.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411

6.溶胶的制备412

7.胶体微粒的电泳413

8.饱和食盐水的电解413

二、无机物414

1.氢氧爆鸣414

2.氯气的制取415

3.氢氯爆鸣417

4.钠在氯气中燃烧418

5.铁、铜在氯气里燃烧419

6.卤族元素的置换反应420

7.铁、铜跟硫酸反应420

8.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422

9.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423

10.二氧化硫的制取424

11.实验室制氮气425

12.用氯化铵制取氨气427

13.氨的催化氧化428

14.一氧化碳的制取429

15.木炭还原氧化铜429

16.钠和水反应431

17.钠在氧气中燃烧432

18.氢氧化铝的两性432

三、有机物433

1.甲烷的制取433

2.甲烷的氯代反应435

3.溴苯的制取436

4.醇的催化氧化437

5.苯酚跟溴水反应438

6.酚醛树脂的制取439

7.酯的水解440

8.纤维素的水解441

第四节 课外实验443

1.玻璃棒点灯443

2.水面鞭炮443

3.奇怪的晶体444

4.会游泳的鸡蛋445

5.蓝瓶子、红瓶子和花瓶子445

6.检验指纹447

7.奇异的原电池447

8.从粗盐中提取纯净的氯化钠晶体448

9.电镀及钝化449

10.自制叶脉书签452

11.食盐添加剂的成分453

12.用海带制取碘453

13.能缩会胀的气球454

14.氢氧化亚铁的制取和氧化455

15.塑料的简易鉴别456

16.各类纤维的简单鉴别457

第四章 化学史实459

第一节 化学发展简史459

一、化学知识的萌芽阶段459

二、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461

三、近代化学的发展时期464

四、现代化学的诞生和发展467

第二节 著名化学家生平及主要贡献470

葛洪470

波义耳470

卡文迪许471

普利斯特里472

舍勒472

拉瓦锡473

道尔顿474

阿佛加德罗475

戴维476

贝采里乌斯476

法拉第477

维勒478

李比希479

本生480

徐寿481

布特列洛夫482

凯库勒482

诺贝尔483

门捷列夫484

拉姆塞485

范霍夫485

阿累尼乌斯486

玛丽·居里487

哈伯488

侯德榜488

黄鸣龙489

曾昭抡490

黄子卿491

鲍林491

傅鹰492

伍德沃德493

李远哲493

第五章 化学·社会·生活495

第一节 化学工业495

1.硫酸工业495

2.合成氨工业496

3.硝酸工业498

4.氯碱工业499

5.石油化工501

第二节 化学与农业504

1.氮肥504

2.磷肥507

3.钾肥508

4.微量元素肥料508

5.复合肥料509

6.农药510

第三节 化学与环境512

1.环境和污染512

2.大气污染512

3.水污染518

4.居室污染525

5.吸烟危害健康526

6.烟花爆竹污染527

7.世界上的几起公害事件528

第四节 化学与能源、材料530

1.能源与我国的能源状况530

2.燃料532

3.电池535

4.氢能537

5.核能538

6.金属材料538

7.硅酸盐材料539

8.高分子材料541

9.液晶543

10.新型光学材料543

11.新型导电材料544

12.发光材料544

第五节 三大合成材料545

1.塑料545

2.化学纤维549

3.合成橡胶554

第六节 洗涤剂557

1.皂类洗涤剂557

2.合成洗涤剂558

3.洗涤561

第七节 化妆品562

1.保健化妆品563

2.护肤化妆品563

3.护发化妆品564

4.美容化妆品564

5.特种化妆品565

6.牙膏567

第八节 食品567

1.人体所需的营养素567

2.各类食物573

3.合理饮食和合理烹调575

附表576

1.国际原子量表576

2.天然元素的丰度578

3.常见元素的氧化数580

4.主要单位的物理性质582

5.常见无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588

6.常见含氧酸的命名604

7.一些酸的名称和化学式605

8.部分合金的组成、性能和用途606

9.可燃混合物的性质608

10.几种链烃基(取代基)的命名609

11.常见有机官能团的取代名词和符号610

12.几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613

13.无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614

14.一些键的键能值617

后记6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