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港澳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马早明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5814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研究-香港;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研究-澳门;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研究-台湾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港澳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科技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模式与哲学基础1
第一节 通识教育缘起与概念内涵辨析1
一、通识教育的缘起1
二、通识教育概念内涵辨析3
第二节 通识教育实践演进的历史逻辑29
一、由连贯统一时期(1636-1820年)向分散碎裂时期(1820年-19世纪末)转型30
二、由分散碎裂时期向连贯统一时期转型(19世纪末-1945年)32
三、20世纪50年代的连贯统一时期向20世纪70年代的分散碎裂时期的转型33
四、由分散碎裂时期的20世纪70年代至今34
第三节 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价值取向分析36
一、大学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哲学原理36
二、大学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演进39
三、当前大学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向45
第四节 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类型及其哲学基础48
一、通识教育理念流派及其哲学基础48
二、西方人文教育理念及其实践模式演进74
三、大学通识教育模式及其哲学基础84
第二章 香港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研究——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95
第一节 香港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95
一、“传统博雅”通识时代(1989年前)95
二、“人文科技”通识时代(1989-1998年)97
三、“全人统整”通识时代(1998-2004年)98
四、“文化自觉”通识时代(2004年至今)100
五、小结102
第二节 香港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的模式102
一、通识教育的理念与目标103
二、通识教育的领域与课程107
三、通识教育的修读制度与安排120
四、通识教育的组织管理125
五、通识教育的考核评量129
第三节 香港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的特征131
一、注重个人体悟和探究的共同核心课程教学131
二、全面引导学生个人发展管理的新生入学教育132
三、探索个性发展的辅修、双主修课程133
四、自主成长的“红鸟计划”133
五、形式丰富的语言中心辅助课程134
六、灵活创新的学院特色通识135
七、特色校园文化体系建设136
第三章 澳门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研究——以澳门科技大学为例141
第一节 澳门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141
一、1594-1938年:西式移植,教会通识141
二、1981-1999年:权力过渡,公民通识143
三、2000-2005年:本土转型,人文通识144
四、2006年至今:国际视域,多元通识146
第二节 澳门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的模式148
一、通识教育的理念与目标148
二、通识教育的领域与课程内容151
三、通识教育的修读制度与安排154
四、通识教育的组织管理158
第三节 澳门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的特征159
一、通识教育理念与目标——“全人培养”159
二、课程领域与内容设置——“多元化文化论”161
三、制度设计——“限制性修读与知识互补”162
四、通识教育组织管理——“独立学院制”165
五、通识教育发展动态——“小型化与高质量”165
第四章 台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研究——以台湾科技大学为例167
第一节 台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167
一、学术自治倡“通识”(1950-1984年)167
二、法之间控限“通识”(1984-1993年)169
三、民主意识唤“通识”(1993-2002年)170
四、政治理性促“通识”(2002年至今)171
第二节 台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的模式173
一、通识教育的理念与目标173
二、通识教育的领域与课程176
三、通识教育的修读制度与安排182
四、通识教育的组织管理192
五、通识教育的考核评量196
第三节 台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特征198
一、以“全人教育”为特征的通识教育理念198
二、以“共同必修与通识选修”为特征的通识教育领域199
三、以“政府宏观指导、各校专门负责”为特征的通识教育管理200
四、以“分布必修”为特征的制度设计安排201
五、以“课堂讨论、小组(个人)报告、文化活动等”为特征的形成性评量方式202
第五章 香港、澳门和台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比较研究204
第一节 通识教育理念与目标的比较204
一、香港——培养具有广阔视野的“完整的人”204
二、澳门——培养有教养的专业人士206
三、台湾——培养通达、有识见之人207
第二节 通识教育课程领域与内容的比较210
一、香港——“均衡论”211
二、澳门——“社会本位论”213
三、台湾——“精义论”214
第三节 通识教育修读制度安排的比较218
一、香港——核心通识课程模式218
二、澳门——共同与通识课程均衡选修模式219
三、台湾——通识课程均衡选修模式220
第四节 通识教育组织管理的比较222
一、香港——“独立学院管理+学校行政部门兼管”222
二、澳门——“独立学院管理+协调”222
三、台湾——“独立学院管理+各学院共同承担”223
第六章 中国内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构建225
第一节 中国内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检讨225
一、核心通识课程模式225
二、博雅教育通识课程模式227
三、通识教育实用主义课程模式229
四、通识教育分布必修课程模式231
第二节 中国内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重构235
一、通识教育理念与目标定位的思考235
二、通识教育课程领域与内容安排的选择237
三、通识教育修读制度设计的再思考239
四、通识教育实施方式与途径的探讨240
五、通识教育绩效评估与管理的审思243
参考文献245
后记252
热门推荐
- 1912535.html
- 146439.html
- 1065472.html
- 3137041.html
- 2594194.html
- 3628464.html
- 1021059.html
- 1494658.html
- 3036465.html
- 14789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95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45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23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15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5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14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09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9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5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