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经济地理学论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经济地理学论纲
  • 彭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 ISBN:780128925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社会保障-研究-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经济地理学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济地理学全瞻1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1

一、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属性1

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5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及其进展8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17

一、古代:经济地理学的萌芽17

二、近代:经济地理学的成长24

三、现代:经济地理学的繁荣28

第二章 经济地理学的世界观39

第一节 人与自然环境39

一、人地关系理论的先驱:洪堡和李特尔40

二、环境决定论:一代大师拉采尔42

三、人地相关论:白兰士和白吕纳的革新45

四、东方的“天人合一”观:科学还是迷信46

五、“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48

第二节 人与经济发展54

一、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55

二、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互动59

三、经济发展与国民素质关系的实证分析62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66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特点、分类66

二、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69

三、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理论70

四、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案例——瑙鲁75

第四节 PRED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分析78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走过的历程79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现状82

三、西方“人本主义”在可持续发展上的穷途末路84

四、东方“天人合一”的非凡智慧85

五、以“天人合一”看可持续发展87

六、坚持“以人为本”,反对“人本主义”90

第三章 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94

第一节 源远流长:传统人地关系论95

一、适应论、协调论、和谐论95

二、行为地理学理论96

第二节 寻幽探微:德国区位论98

一、农业区位论98

二、工业区位论100

三、中心地理论102

四、市场区位论106

第三节 百家争鸣:现代区域理论107

一、艾萨德创立区域科学108

二、佩鲁的“增长极理论”109

三、点轴理论111

四、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和“回波理论”112

五、赫希曼的“极化—涓滴论”114

六、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114

七、弗农的“梯度推移论”115

八、前苏联的“地域生产综合体论”117

九、公司地理论117

第四节 奔向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理论118

第五节 案例:经济地理学基础理论在江苏的应用123

一、梯度推移理论的应用:苏南跨江开发中的南北互动123

二、点轴理论的应用:江苏沿江、沿海资源整合的点轴开发构想130

三、综合应用:非均衡发展与江苏区域经济差异136

第四章 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演进规律144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空间演进规律的内容:“投影结构对应”理论145

第二节 地域开发过程中的人口分布结构146

一、人类人口分布概况147

二、人口分布的规律与地域开发的关系148

第三节 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布局结构155

一、产业布局指向与产业部门特征的关系155

二、产业布局类型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156

第四节 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区域结构159

一、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地理学解释160

二、区域结构理论161

三、区域结构与经济一体化的空间对应关系163

第五节 案例:经济地理学空间规律在江苏的应用163

一、江苏沿海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构想163

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良性非均衡”政策思路180

第五章 区位分析与选择184

第一节 区位的基本概念和构成因素184

一、区位的定义185

二、区位与位置的区别和联系186

三、区位的构成因素与评价188

第二节 东西方区位选择的理论191

一、西方区位选择的理论191

二、东方区位选择的理论:神秘的风水思想194

第三节 区位分析与选择的案例分析:洋口港203

一、洋口港开发的历程203

二、洋口港与沪、浙深水港的区位比较207

三、洋口港在“开”字形战略中的区位分析208

第六章 产业布局规律215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空间演进规律215

一、点状阶段的空间表现:产业集群217

二、轴状阶段的空间表现:产业带225

三、网络状阶段的空间表现:经济带228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构成类型233

一、资源组合方式类型233

二、地域分布类型237

第三节 案例:产业布局规律在江苏的应用243

一、东陇海产业带与山东、浙江的比较分析和经验借鉴243

二、泰州沿江开发的产业布局优化构想248

三、江苏“临港、临江、临海”新型工业布局条件评价254

第七章 地域开发研究267

第一节 地域开发的基本概念267

一、地域开发的定义268

二、地域开发的内容269

三、地域开发的类型270

第二节 江河流域开发272

一、世界主要江河流域分布272

二、江河流域开发中的水资源利用273

三、江河流域开发中的产业发展274

四、江河流域开发中的生态保持275

五、水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持在江河流域开发中的关联277

六、江河流域开发的历程与经验教训277

第三节 沿海地域开发291

一、沿海地域开发中的资源开发利用292

二、沿海地域开发中的产业发展298

三、沿海地域开发中的海洋环境保护303

四、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在沿海地域开发中的关联305

五、沿海地域开发的成功典型305

第四节 案例:江苏“跨江开发”与“江海联动”开发310

一、国际江海开发的经验教训对江苏的启示310

二、苏南跨江开发的效应及缺陷分析314

三、“江海联动”开发构想的提出321

第八章 “十一五”江苏区域发展重大战略研究:“江海联动”开发中的江苏沿海经济带建设330

第一节 江苏沿海地带开发的历史回顾330

第二节 新时期江苏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战略背景及其紧迫性337

第三节 江苏沿海经济带的区域范围、发展现状344

第四节 江苏沿海经济带建设的特殊规律性与“江海联动”351

第五节 “江海联动”、建设沿海经济带的思路363

后记3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