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皮肤外用药物研究方法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皮肤外用药物研究方法学
  • 王晖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4273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皮肤病-外用药-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皮肤外用药物研究方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皮肤用药的历史与现状3

第二章 皮肤的屏障功能6

第一节 皮肤屏障的结构6

第二节 皮肤的通道和相关因子7

第三节 皮肤转运蛋白和皮肤细胞色素P450酶8

第四节 屏障功能的测定10

第三章 皮肤结构的检测方法12

第一节 物理和化学法12

第二节 对皮肤角质层结构的物理研究方法13

第三节 其他方法14

第四章 钙离子与钙调素对皮肤功能影响的研究17

第一节 钙离子对表皮功能的调节17

第二节 钙调素对表皮功能的调节18

第三节 钙离子与钙调素在皮肤疾病中的作用19

第五章 朗格汉斯细胞在皮肤免疫学的研究21

第一节 朗格汉斯细胞22

第二节 朗格汉斯细胞的抗原呈递作用23

第三节 朗格汉斯细胞与皮肤免疫相关介质的作用23

第四节 温度对朗格汉斯细胞的作用25

第六章 皮肤吸收药物的改善方法26

第一节 化学方法26

第二节 物理方法28

第三节 制剂方法31

第七章 药物经皮吸收的数学模型35

第一节 药物经皮吸收概况35

第二节 经角质层转运模型36

第三节 其他转运模型40

第八章 经皮给药的药代动力学42

第一节 经皮给药药代动力学的基本原理42

第二节 经皮给药系统的两室生理模型42

第三节 研究方法43

第四节 药物浓度的分析44

第五节 影响经皮给药药代动力学的因素46

第九章 常见的吸收促进剂50

第十章 吸收促进剂作用机制的研究58

第一节 常用的研究方法58

第二节 吸收促进剂对角质层结构的影响59

第三节 吸收促进剂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影响60

第四节 具体研究方法61

第十一章 吸收促进剂的毒性研究68

第一节 肠毒性68

第二节 皮肤毒性69

第三节 鼻腔毒性70

第四节 眼毒性71

第五节 气道和肺毒性72

第六节 直肠毒性72

第七节 小结72

第十二章 皮肤毒理学的研究74

第一节 理化因素对皮肤的影响74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选择74

第三节 体外皮肤培养的应用75

第四节 皮肤原发性刺激试验76

第五节 皮肤吸收试验77

第六节 光毒试验体外替代方法78

第七节 毒性试验79

第八节 多种理化因素同时存在时危险度的评价80

第十三章 皮肤过敏性评价替代方法及生物标志物82

第一节 常用的体外替代方法82

第二节 体外皮肤过敏性试验的生物标志物83

第十四章 皮肤刺激性的标志物86

第一节 皮肤刺激性标志物86

第二节 体外皮肤新刺激性标志物88

第十五章 皮肤外用药物药效的影响因素90

第一节 皮肤因素90

第二节 药物因素91

第三节 药物赋形剂的影响92

第四节 给药方法92

第五节 环境因素93

第十六章 皮肤给药药理实验存在的问题94

第一节 在体皮肤给药试验存在的问题94

第二节 体外透皮试验存在的问题96

第二篇 统计方法的选择及应用101

第十七章 统计方法的选择101

第一节 实验结果的表示方法101

第二节 量反应资料的统计方法102

第三节 质反应资料的统计方法107

第四节 量-效关系的直线回归分析109

第十八章 数理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112

第一节 常用综合评价方法的分类112

第二节 应用研究114

第三篇 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121

第十九章 药效综合评价方法121

第一节 相对差距和法121

第二节 新灰色关联法123

第三节 模糊物元模型126

第四节 基于熵权的等效数值法130

第五节 函数化处理与距离法相结合法134

第六节 熵权法137

第七节 加权TOPSIS法与RSR法联用140

第八节 密切值法143

第九节 聚类判别分析法146

第十节 基于熵权的TOPSIS法148

第十一节 综合主成分分析法152

第十二节 加权TOPSIS法155

第十三节 秩和比法158

第十四节 主成分聚类分析法161

第十五节 模糊综合评价熵权法164

第十六节 灰关联聚类法167

第四篇 皮肤疾病研究方法与实验模型175

第二十章 皮肤瘙痒症175

第一节 概述175

第二节 研究方法176

第三节 实验模型177

第二十一章 皮肤炎症179

第一节 概述179

第二节 研究方法180

第三节 实验模型181

第二十二章 皮肤衰老186

第一节 概述186

第二节 研究方法187

第三节 实验模型189

第二十三章 皮肤创伤195

第一节 概述195

第二节 研究方法196

第三节 实验模型196

第二十四章 痤疮202

第一节 概述202

第二节 研究方法203

第三节 实验模型204

第二十五章 银屑病207

第一节 概述207

第二节 研究方法208

第三节 实验模型209

第二十六章 扁平苔藓212

第一节 概述212

第二节 研究方法213

第三节 实验模型214

第二十七章 体癣216

第一节 概述216

第二节 研究方法217

第三节 实验模型218

第二十八章 尖锐湿统220

第一节 概述220

第二节 研究方法221

第三节 实验模型222

第二十九章 梅毒224

第一节 概述224

第二节 研究方法225

第三节 实验模型226

第三十章 黄褐斑228

第一节 概述228

第二节 研究方法229

第三节 实验模型229

第三十一章 烧烫伤231

第一节 概述231

第二节 研究方法232

第三节 实验模型233

第三十二章 冻伤236

第一节 概述236

第二节 研究方法237

第三节 实验模型238

第三十三章 皮肤压疮240

第一节 概述240

第二节 研究方法241

第三节 实验模型242

第三十四章 皮肤肿瘤244

第一节 概述244

第二节 研究方法245

第三节 实验模型245

第三十五章 其他皮肤疾病研究方法248

第一节 湿疹248

第二节 疥疮250

第三节 病毒性疱疹252

第四节 白癜风254

第五节 皮肤美白256

第六节 皮肤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258

第三十六章 皮肤安全性评价262

第一节 皮肤刺激性262

第二节 皮肤光敏性265

第三节 皮肤过敏性268

第四节 皮肤急性毒性试验273

第五节 皮肤长期毒性试验276

第五篇 皮肤常用药物剂型及透皮给药方法281

第三十七章 常用外用药物剂型281

第一节 外用半固体剂型281

第二节 外用固体剂型284

第三节 外用液体剂型287

第四节 外用气体剂型288

第五节 外用药物制剂新技术288

第三十八章 药物透皮吸收方法研究291

第一节 离体渗透试验方法研究291

第二节 在体吸收测定方法研究3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