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落叶松育林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日本落叶松育林学
  • 田志和,董键,王喜武,黄国瑞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19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1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日本落叶松育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日本落叶松引种和分布 黄国瑞1

1.1 原产地栽培情况1

1.2 我国引种栽培历史、现状及前景1

2 日本落叶松生态与生物学特性 才淑英5

2.1 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5

2.1.1 地形对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影响5

2.1.2 纬度与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关系6

2.1.3 土壤理化性质对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影响7

2.1.4 水热与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关系8

2.2 林木分化及自然稀疏9

2.2.1 林木分化9

2.2.2 自然稀疏10

2.3 木材材性及用途12

2.3.1 木材材性12

2.3.2 木材用途13

3 日本落叶松的遗传改良及良种化策略 马常耕14

3.1 日本落叶松的遗传变异14

3.1.1 树种的地理变异模式14

3.1.2 对我国日本落叶松次生种源研究17

3.1.3 子代测验研究取得的个体变异和遗传信息19

3.2 母树林23

3.2.1 母树林的选择和经营23

3.2.2 日本落叶松母树林的建立方式26

3.3 以实生苗利用为目标的种子园改良体制30

3.3.1 制定长期改良计划、建立完整的多世代、多群体改良的技术体系30

3.3.2 高世代种子园营造原则和技术要点33

3.3.3 育种——实生种子园的构建和经营34

3.4 以无性系扦插苗为利用主体的育种——无性系化改良策略39

3.4.1 理论依据和国际发展现状39

3.4.2 日本落叶松育种——无性系良种化流程40

3.4.3 日本落叶松育种——无性系策略的实施要点42

3.4.4 新一代优树的选择和育种群体构建47

4 日本落叶松育苗技术 马常耕 王永和53

4.1 扦插育苗53

4.1.1 扦插育苗的必要性和国内外发展现状53

4.1.2 扦插育苗技术54

4.1.3 生产性采穗圃的建立58

4.2 实生苗培育61

4.2.1 播种培育1年生苗61

4.2.2 移植培育2年生造林苗69

5 造林及幼林抚育技术 才淑英72

5.1 造林地的选择72

5.1.2 日本落叶松生长对土壤的要求73

5.1.3 日本落叶松生长对地形的要求73

5.1.1 日本落叶松生长对水热的要求73

5.2 整地74

5.2.1 造林地的清理74

5.2.2 整地方式75

5.3 造林密度76

5.4 栽植技术79

5.5 幼林抚育技术指标81

6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 姜文南 石振起83

6.1 抚育间伐概念及种类83

6.1.1 间伐目的意义83

6.1.2 间伐种类83

6.2 透光伐的技术84

6.3 生长间伐技术85

6.3.1 下层抚育采伐方法85

6.3.2 定量间伐86

6.4.1 开始年限的确定90

6.4 抚育间伐技术指标确定90

6.4.2 间伐强度的确定91

6.4.3 间隔年限的确定91

6.4.4 砍伐木的确定92

6.4.5 母树林抚育间伐92

7 日本落叶松生长发育及林分结构 董健 王喜武94

7.1 林分的生长发育进程94

7.1.1 幼树阶段94

7.1.2 速生阶段94

7.1.3 成熟阶段103

7.1.4 生长及收获预估模型104

7.2 林分生长量106

7.2.1 不同引种地区日本落叶松林分生长量106

7.2.2 不同立地林分生长量106

7.3.1 林分密度117

7.3 林分结构117

7.3.2 林分直径与树高分布127

7.3.3 抚育间伐对径级的影响136

8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成熟期及主伐龄的确定 田志和138

8.1 数量成熟龄138

8.1.1 生长模型的选择138

8.1.2 数量成熟龄的确定140

8.2 工艺成熟龄141

8.2.1 建筑材的工艺成熟龄141

8.2.2 纸浆材的工艺成熟龄143

8.3 经济成熟龄144

8.3.1 采用贴现法,按净现值最大确定145

8.3.2 内部收益率(IRR)的确定145

8.3.3 土地期望值的确定145

8.3.4 收入—成本比(B/C)的确定146

8.5 结论与建议147

8.4 主伐年龄的确定147

9 日本落叶松人工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田志和149

9.1 评价方法149

9.1.1 模式的投入150

9.1.2 模式的产出152

9.1.3 评价指标156

9.2 财务评价158

9.2.1 不同密度的效应158

9.2.2 不同整地规格的效应158

9.2.3 不同抚育方式的效应162

9.2.4 立地指数与内部收益事164

9.2.5 主伐年龄与内部收益率164

9.4 各种栽培模式敏感性分析168

10.1.1 落叶松苗立枯病180

10.1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180

10 日本落叶松病虫害 李桂和180

10.1.2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181

10.1.3 落叶松枯梢病182

10.1.4 落叶松褐锈病(三孢锈病)183

10.1.5 落叶松干枯病184

10.2 主要虫害及其防治185

10.2.1 落叶松毛虫185

10.2.2 双肩尺蛾186

10.2.3 伊藤厚丝叶蜂187

10.2.4 兴安落叶松鞘蛾188

10.2.5 落叶松球蚜188

10.2.6 黑胸球果花蝇189

10.2.7 落叶松八齿小?190

10.2.8 铜绿丽金龟191

9.3 选定参加敏感性分析的日本落叶松栽培模式1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