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社会与消费 虚拟环境下经济活动空间相关性问题的微观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网络、社会与消费 虚拟环境下经济活动空间相关性问题的微观研究
  • 董晓松,赵星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5735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网络经济-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社会与消费 虚拟环境下经济活动空间相关性问题的微观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1.1 问题的背景1

1.1.1 互联网经济活动的出现与发展2

1.1.2 互联网经济冲击的微观表现3

1.1.3 网络的价值5

1.2 问题的提出8

1.2.1 经济发展的需要8

1.2.2 企业管理的需要9

1.2.3 空间经济理论研究的需要10

1.3 研究的结构与内容11

第二章 经济行为的空间相关性理论与模型11

2.1 古典空间论14

2.1.1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14

2.1.2 德国古典区位论的先驱杜能农业区位论16

2.1.3 韦伯工业区位论18

2.2 近代空间论19

2.2.1 贸易区边界理论19

2.2.2 一般区位理论21

2.2.3 中心地理论22

2.2.4 市场区位论24

2.3 新古典空间论26

2.3.1 增长极理论26

2.3.2 地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28

2.3.3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观点与理论30

2.3.4 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32

2.4 现代空间理论33

2.4.1 现代空间理论的基本假设34

2.4.2 现代空间经济理论的代表模型40

2.4.3 现代空间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与不足65

2.4.4 现代空间经济理论研究的不足77

第三章 网络虚拟环境下经济活动空间相关性——基本概念与理论根据77

3.1 网络虚拟环境下经济活动概念的界定81

3.1.1 虚拟网络环境与互联网经济定义82

3.1.2 网络虚拟环境下经济活动的分类83

3.1.3 虚拟网络环境下经济活动的特征84

3.2 虚拟环境下经济活动空间相关性定义与成因86

3.2.1 虚拟环境下经济活动空间相关性的定义86

3.2.2 虚拟环境下经济活动空间相关的宏观成因分析87

3.2.3 虚拟环境下经济活动空间相关的微观成因分析99

3.3 虚拟经济环境下经济活动的三维性116

3.4 虚拟环境下经济活动空间效应的构造方法118

3.4.1 地理邻近性空间权重矩阵的构造118

3.4.2 非地理邻近性空间权重矩阵的构造121

第四章 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135

4.1 空间计量学概述135

4.2 空间效应138

4.2.1 空间依赖性139

4.2.2 空间异质性141

4.2.3 空间效应的其他表现形式143

4.3 空间截面数据模型145

4.3.1 空间滞后模型146

4.3.2 空间误差模型147

4.3.3 空间杜宾模型149

4.3.4 空间横截面模型(混合模型)149

4.4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及其估计方法150

4.4.1 空间面板的标准模型152

4.4.2 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154

4.4.3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161

4.4.4 模型选择的原则168

4.5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检验方法170

4.5.1 空间依赖性检验170

4.5.2 空间异质性检验173

第五章 网络消费空间扩散模式的规律与启示——以数字内容产品为例173

5.1 选择数字内容产品的原因177

5.2 数字内容产品消费的空间相关性178

5.2.1 空间关系对企业销售的影响179

5.2.2 网络销售的空间相关性180

5.2.3 空间计量方法在市场研究中的应用182

5.3 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实证模型184

5.3.1 地域上的相邻性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184

5.3.2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185

5.3.3 空间相关性检验及模型选择的方法188

5.3.4 参数估计189

5.3.5 网络消费的实证模型190

5.4 对模型的经验估计190

5.4.1 数据来源191

5.4.2 模型选择191

5.5 实证结果的启示195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211

6.1 结论211

6.2 企业发展层面的建议213

6.2.1 迎合网络消费特征213

6.2.2 培养消费潜力217

6.2.3 重视意见领袖226

6.2.4 营造网络消费环境228

6.2.5 把握网络产品消费空间扩散的规律231

6.2.6 综合运用网络搜索工具232

6.3 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建议235

6.3.1 积极发挥本地网络市场的规模效用235

6.3.2 完善市场分工与调整产业结构237

6.3.3 积极引入互联网经济的新商业模式239

6.3.4 重视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外溢作用240

6.3.5 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41

6.3.6 人才培养243

6.3.7 加强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244

参考文献247

后记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