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邹才能,陶士振,侯连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8864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63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495页
- 主题词:石油地质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基础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石油地质学发展5
一、世界石油地质学发展5
二、中国石油地质学发展11
第二节 全球油气发展趋势19
一、全球油气形成分布规律19
二、近年全球油气发展趋势30
第三节 非常规油气战略地位35
一、非常规油气战略地位35
二、非常规油气发展前景39
第四节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产生46
一、国外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46
二、中国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47
第二章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内涵49
第一节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概念49
一、非常规油气定义49
二、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概念51
三、有关基本概念51
第二节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体系52
一、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研究内容52
二、非常规油气基本特征54
三、非常规油气形成55
四、非常规油气分布59
五、非常规油气核心技术63
六、非常规油气发展战略64
第三节 非常规油气主要类型65
一、非常规油气分类65
二、非常规油气主要类型67
三、非常规油气组合类型73
第四节 非常规与常规油气区别82
一、地质研究83
二、技术攻关83
三、勘探方法84
四、开发方式85
五、开采模式85
第五节 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85
一、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内涵85
二、常规-非常规油气协同发展意义90
第三章 非常规油气储集层92
第一节 细粒沉积92
一、研究现状92
二、黏土岩类型95
三、海相细粒沉积96
四、陆相细粒沉积99
第二节 湖盆中部沉积101
一、浅水三角洲102
二、砂质碎屑流102
三、湖相碳酸盐岩103
第三节 储集层类型103
一、致密砂岩储集层104
二、泥页岩储集层110
三、致密碳酸盐岩储集层113
第四节 微纳米孔喉系统119
一、微纳米级孔喉119
二、纳米级孔喉油气121
三、纳米油气121
第五节 泥页岩孔隙评价122
一、三维孔隙系统实验123
二、氮气吸附实验123
三、孔隙演化控制因素125
四、泥页岩孔喉评价129
第六节 致密砂岩储层评价130
一、岩石学特征130
二、成岩演化131
三、储集性主控因素135
四、致密砂岩储层评价135
第四章 非常规油气聚集与评价137
第一节 优质烃源岩系137
一、烃源岩类型及形成137
二、优质烃源岩评价标准139
第二节 连续型油气聚集142
一、连续型油气聚集概念142
二、连续型油气聚集特征143
三、连续型油气聚集机理143
第三节 “六特性”评价146
一、岩性、含油性与物性评价146
二、烃源性评价152
三、脆性评价154
四、地应力各向异性评价155
五、典型实例158
第四节 “甜点区”评价方法164
一、非常规油气“甜点区”评价标准164
二、致密油“甜点区”评价主要参数166
三、致密油“甜点区”评价参数标准166
四、致密油“甜点区”综合评价方法167
第二篇 非常规油气技术173
第五章 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173
第一节 概述173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73
二、评价方法分类及特点175
第二节 类比法176
一、EUR类比法176
二、油气资源丰度类比法178
第三节 统计法179
一、体积法和容积法179
二、随机模拟法180
第四节 成因法183
一、页岩油资源评价方法184
二、致密砂岩气预测法184
第六章 实验分析技术188
第一节 储层表征技术188
一、直接观察法189
二、间接测定法190
三、数值模拟重构法196
第二节 模拟技术196
一、成岩物理模拟技术197
二、油气成藏物理模拟技术200
三、数值模拟技术202
第三节 含油气检测技术207
一、致密油含油饱和度测定技术207
二、煤、页岩吸附气含量测定实验技术209
第七章 地球物理技术212
第一节 测井评价技术212
一、烃源岩品质测井评价212
二、岩性、物性测井评价214
三、含油气性测井评价216
第二节 地震叠前储层预测技术218
一、地震叠前反演理论基础218
二、AVO反演的主要技术方法221
三、弹性阻抗反演技术222
第八章 钻完井技术225
第一节 微地震监测技术225
一、微地震监测技术原理225
二、微地震监测关键技术225
三、微地震监测技术应用228
第二节 水平井钻完井技术229
一、水平井钻井技术229
二、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231
第三节 “工厂化”生产模式234
一、“工厂化”生产模式原理234
二、“工厂化”生产模式应用235
第三篇 非常规油气各论239
第九章 致密油气239
第一节 概述239
一、致密砂岩气239
二、致密砂(灰)岩油241
第二节 致密砂岩气241
一、致密砂岩气内涵241
二、致密砂岩气特征243
三、致密砂岩气形成与分布246
第三节 致密油247
一、致密油内涵247
二、致密油特征249
三、致密油形成与分布251
四、致密油与致密气异同254
第四节 典型实例255
一、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255
二、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油258
三、北美地区致密油267
第十章 页岩油气274
第一节 概述274
第二节 页岩成因与地球化学特征276
一、页岩的概念276
二、富有机质页岩形成与分布277
三、富有机质页岩地球化学特征281
第三节 页岩储层特征283
一、页岩岩石学特征284
二、页岩物性特征285
三、页岩含油气性特征286
四、页岩储层评价286
第四节 页岩气特征287
一、页岩气内涵287
二、页岩气基本特征288
三、页岩气资源潜力292
第五节 页岩油特征293
一、页岩油内涵293
二、页岩油基本特征294
三、页岩油资源潜力299
第六节 页岩气关键技术301
一、地质评价技术301
二、实验分析技术301
三、测井评价技术301
四、资源评价技术302
五、核心区评价技术302
六、水平井钻井技术302
七、页岩储层压裂技术303
八、微地震监测技术303
第七节 典型实例303
一、北美Haynesville页岩气303
二、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306
第十一章 煤层气313
第一节 概述313
第二节 煤层气地质特征314
一、煤层气组成314
二、煤层气成因315
三、煤储层特征318
四、煤层气赋存320
五、煤层气分布规律321
第三节 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324
一、直井井网开发技术324
二、多分支水平井325
三、煤层气井完井技术326
四、煤层气井压裂增产技术326
第四节 典型实例327
一、沁水盆地东南部高煤阶煤层气327
二、圣胡安盆地中煤阶煤层气329
三、粉河盆地低煤阶煤层气331
第十二章 重油沥青335
第一节 概述335
第二节 重油沥青物理化学性质338
一、物理性质338
二、化学性质339
第三节 重油沥青形成与分布342
一、稠变作用342
二、稠变机制343
三、聚集条件345
四、聚集类型346
五、分布特点347
第四节 重油沥青开采技术349
一、露天开采349
二、原地开采350
第五节 典型实例351
一、西加拿大盆地沥青砂概况351
二、西加拿大盆地砂岩沥青特征354
三、西加拿大盆地沥青重油形成358
第十三章 油页岩360
第一节 概述360
一、世界油页岩开发360
二、全球油页岩油资源360
第二节 油页岩特征363
一、油页岩定义363
二、油页岩特征365
三、中国油页岩成矿模式367
第三节 油页岩利用关键技术370
一、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370
二、燃烧锅炉改造技术371
三、油页岩地面干馏技术371
四、油页岩干馏产物利用技术372
五、油页岩开发环境保护技术373
第四节 典型实例373
一、抚顺盆地油页岩374
二、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油页岩377
第十四章 天然气水合物380
第一节 概述380
第二节 天然气水合物概念及特征383
一、天然气水合物概念和结构383
二、天然气水合物性质和特征384
第三节 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386
一、温压386
二、气源388
三、水源388
四、储集岩388
五、天然气运移389
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模式390
第四节 天然气水合物关键技术391
一、天然气水合物预测技术391
二、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393
三、天然气水合物展望394
第十五章 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395
第一节 碳酸盐岩缝洞油气395
一、碳酸盐岩缝洞储层395
二、缝洞系统与单元398
三、缝洞油气运聚系统400
四、缝洞油气形成与分布403
第二节 火山岩储层油气408
一、火山岩储层油气勘探409
二、火山岩类型与特征409
三、火山岩储层形成与分布413
四、火山岩储层油气聚集420
第三节 变质岩储层油气429
一、变质岩储层油气概况429
二、变质岩类型429
三、变质岩储层成因430
四、变质岩储层油气形成与分布434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439
热门推荐
- 2163699.html
- 1732534.html
- 2021036.html
- 2696683.html
- 3877535.html
- 2945388.html
- 738283.html
- 2152623.html
- 2727250.html
- 518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05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0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2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66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94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7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92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09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34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6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