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CT/MR/DSA)上岗考试指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CT/MR/DSA)上岗考试指南
  • 燕树林,王鸣鹏,余建明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80245287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34页
  • 文件大小:172MB
  • 文件页数:547页
  • 主题词:医疗器械-使用-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CT/MR/DSA)上岗考试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X线成像技术X线成像技术考试大纲2

第1章 X线物理学基础5

1.1 X线的发现与产生5

1.2 X线产生的原理6

1.3 X线的本质与特性8

1.4 X线强度9

1.5 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0

1.6 X线的吸收与衰减13

第2章 X线信息影像的形成与影像质量分析17

2.1 X线信息影像的形成与传递17

2.2 X线照片影像质量的分析基础19

第3章 X线影像质量的评价及其标准30

3.1 影像质量的主观评价30

3.2 影像质量的客观评价31

3.3 影像质量的综合评价38

第4章 数字X线摄影44

4.1 数字成像技术概述44

4.2 计算机X线摄影(CR)的概念55

4.3 CR图像的处理60

4.4 CR的新进展63

4.5 相位对比(PCM)乳腺摄影技术66

4.6 数字平板探测器68

4.7 数字平板探测器的高级临床应用74

第5章 激光打印技术83

5.1 激光打印机的构成与工作原理83

5.2 激光打印胶片85

5.3 激光热成像87

5.4 直热式热敏成像93

第6章 放射卫生防护96

6.1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96

6.2 辐射防护常用的量和单位99

6.3 辐射防护原则与标准102

第二部分 CT成像技术CT成像技术考试大纲106

基础篇110

第1章 CT成像技术概述110

1.1 CT的发展和应用110

1.2 专用和临床研究型CT扫描仪115

1.3 CT机的基本结构122

第2章 CT成像原理129

2.1 CT成像的基本原理129

2.2 CT的基本概念和术语136

第3章 螺旋CT技术概述143

3.1 单层螺旋CT143

3.2 多层螺旋CT146

临床应用篇152

第4章 CT临床应用概要152

4.1 CT扫描方法152

4.2 CT的图像后处理156

4.3 CT检查程序160

4.4 CT扫描检查的基本要点162

第5章 非螺旋CT扫描的临床应用164

5.1 颅脑非螺旋CT扫描164

5.2 头颈部非螺旋CT扫描167

5.3 胸部非螺旋CT扫描173

5.4 腹部非螺旋CT扫描176

5.5 盆腔非螺旋CT扫描184

5.6 脊柱非螺旋CT扫描186

第6章 螺旋CT扫描的临床应用191

6.1 颅脑与颈部螺旋CT扫描的临床应用191

6.2 胸部螺旋CT扫描的临床应用193

6.3 腹部螺旋CT扫描的临床应用199

6.4 四肢螺旋CT扫描的临床应用205

质量篇207

第7章 CT的图像质量207

7.1 常用CT图像质量测试方法207

7.2 CT的图像质量207

7.3 影响CT图像质量的因素209

7.4 CT图像质量控制212

7.5 质量控制基本内容的测试方法213

7.6 CT的辐射防护216

第三部分 MR成像技术MR成像技术考试大纲220

基础篇227

第1章 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学基础227

1.1 概述227

1.2 原子核共振特性228

1.3 核磁弛豫230

1.4 磁共振成像的空间定位231

第2章 射频脉冲与脉冲序列234

2.1 脉冲序列的基本概念234

2.2 自旋回波脉波序列235

2.3 反转恢复脉冲序列236

2.4 梯度回波脉冲序列237

2.5 快速自旋回波脉冲序列(FSE)239

2.6 回波平面成像脉冲序列(EPI)240

2.7 梯度自旋回波序列242

2.8 磁共振成像特殊技术242

第3章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构成246

3.1 引言246

3.2 磁体系统247

3.3 梯度系统260

3.4 射频系统268

3.5 信号采集、图像重建系统及主控计算机277

3.6 MRI设备的平台技术284

3.7 配套保障系统286

第4章 磁共振成像质量及其控制288

4.1 磁共振成像的质量控制及其影响因素288

4.2 图像对比度294

4.3 磁共振成像的伪影296

4.4 磁共振成像技术参数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301

第5章 磁共振成像系统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306

5.1 静磁场的生物效应306

5.2 射频场的生物效应307

5.3 梯度场的生物效应308

5.4 磁场对环境的影响309

5.5 环境对磁场的影响310

5.6 磁共振成像的安全性311

临床应用篇315

第6章 磁共振成像技术临床应用概论315

6.1 人体正常组织的MR信号特点315

6.2 人体病理组织的MR信号特点317

6.3 磁共振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321

6.4 磁共振检查前的准备322

6.5 磁共振的特殊成像技术及其应用322

第7章 磁共振成像对比剂325

7.1 磁共振对比剂的分类325

7.2 磁共振对比剂的增强机制326

7.3 主要磁共振对比剂简述326

7.4 磁共振对比剂的副反应及临床应用安全性329

7.5 Gd-DTPA的使用方法和临床应用329

第8章 磁共振成像技术临床应用各论331

8.1 颅脑部MR成像技术331

8.2 脑垂体MR成像技术337

8.3 眼眶MR成像技术340

8.4 颞颌关节(TMJ)MR成像技术342

8.5 耳部MR成像技术344

8.6 鼻咽部MR成像技术345

8.7 口咽部、颅颈部MR成像技术346

8.8 喉部MR成像技术348

8.9 腰骶椎、腰髓MR成像技术349

8.10 胸椎、胸髓MR成像技术351

8.11 颈椎、颈髓MR成像技术353

8.12 胸部MR成像技术354

8.13 心脏、大血管MR成像技术356

8.14 乳腺MR成像技术358

8.15 肝、胆、脾MR成像技术362

8.16 胰腺MR成像技术364

8.17 肾脏MR成像技术367

8.18 肾上腺MR成像技术368

8.19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369

8.20 磁共振尿路成像技术372

8.21 前列腺MR成像技术374

8.22 女性盆腔MR成像技术376

8.23 髋关节MR成像技术378

8.24 膝关节MR成像技术379

8.25 肩关节MR成像技术380

8.26 腕关节MR成像技术382

8.27 踝关节MR成像技术383

8.28 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技术384

第9章 磁共振流体成像技术387

9.1 血流的基本类型387

9.2 表现为低信号的血流388

9.3 表现为高信号的血流390

9.4 磁共振血管成像基本原理392

9.5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395

9.6 磁共振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402

第10章 磁共振成像新技术405

10.1 磁共振扩散加权及扩散张量成像405

10.2 MR灌注加权成像技术411

10.3 脑功能成像413

10.4 MR波谱技术415

10.5 磁敏感加权成像418

10.6 磁共振弹性成像419

10.7 K空间螺旋桨采集成像技术423

10.8 分子影像学427

附录篇431

第11章 磁共振成像技术中英文名词对照表431

第四部分 DSA成像技术DSA成像技术考试大纲438

基础篇441

第1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成像技术概述441

1.1 DSA的诞生与发展441

1.2 DSA的临床应用特点442

1.3 DSA设备的构成442

1.4 平板探测器系统447

1.5 高压注射器450

第2章 DSA实践中的辐射照射与防护453

2.1 DSA实践中的辐射照射453

2.2 DSA实践中的辐射防护453

第3章 对比剂与手术感染控制455

3.1 对比剂分类455

3.2 对比剂副反应及其作用机理456

3.3 手术感染控制457

第4章 DSA的成像原理、方法与处理方式460

4.1 DSA的成像原理460

4.2 DSA图像的形成461

4.3 DSA的成像链及减影方式465

4.4 DSA的成像与处理方式468

4.5 DSA的图像处理471

第5章 DSA图像的传输与质量控制474

5.1 图像存储474

5.2 影响DSA系统图像质量的因素及其评价477

临床应用篇481

第6章 DSA临床应用概要481

6.1 DSA适应证、禁忌证与并发症481

6.2 DSA的术前准备482

6.3 介入放射学484

6.4 人体各部位的主要动脉及其分支488

第7章 头颈部DSA498

7.1 头颈部血管解剖498

7.2 头颈部DSA技术要点502

第8章 心脏与冠状动脉DSA507

8.1 心脏与冠状动脉血管解剖507

8.2 心脏与冠状动脉DSA技术510

第9章 胸部DSA516

9.1 胸部血管解剖516

9.2 胸部DSA技术517

第10章 腹部血管DSA520

10.1 腹部血管解剖520

10.2 腹部DSA技术523

第11章 四肢血管DSA528

11.1 四肢血管解剖528

11.2 四肢DSA技术5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