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辽宁省环保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辽宁省环境保护局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 ISBN:780601638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28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658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概况-辽宁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辽宁省环保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 述1
序1
第一篇 环境状况15
第一章 水环境15
第一节 河流水质15
第二节 水库水质26
第三节 集中式水源地水质32
第四节 近岸海域水质34
第二章 空气环境39
第一节 全省空气环境质量39
第二节 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42
第三节 部分县(市)空气环境质量49
第四节 酸雨51
第一节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52
第三章 声环境52
第二节 城市交通环境噪声53
第三节 城市功能区环境噪声55
第四章 生态环境56
第一节 植被57
第二节 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59
第三节 土壤环境60
第四节 湿地环境61
第五节 生物状况62
第六节 矿山生态破坏状况65
第五章 “三废”排放情况68
第一节 工业“三废”排放情况68
第二节 生活“三废”排放情况72
第一节 辽宁省环境保护“七五”计划77
第二篇 环境规划、计划与实施77
第一章 环境保护计划与战略研究77
第二节 辽宁省环境保护“八五”计划79
第三节 辽宁省环境保护“九五”计划81
第四节 辽宁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83
第五节 辽宁省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战略研究85
第二章 污染防治专项规划与计划87
第一节 本溪市重点污染源治理七年规划88
第二节 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与计划89
第三节 碧海行动计划93
第四节 二氧化硫控制区污染防治规划96
第五节 鸭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97
第六节 大凌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98
第三章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签订与落实99
第一节 “一控双达标”和辽河治理目标责任状签订与落实100
第二节 2001—2002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签订与落实102
第三节 2003—2005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签订与落实105
第四章 环保资金投入与筹措107
第一节 全省环保资金投入107
第二节 环保资金来源与筹措109
第三节 省环保局基本建设投资114
第三篇 环境污染防治119
第一章 工业污染防治119
第一节 工业污染源调查120
第二节 污染源监督管理126
第三节 工业污染源治理132
第四节 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136
第五节 淘汰落后工艺设备139
第一节 清洁生产140
第二章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试点140
第二节 循环经济试点142
第三章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147
第一节 城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147
第二节 城市水环境治理160
第三节 城市噪声污染防治162
第四节 城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164
第五节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166
第六节 城市环境监督管理170
第七节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182
第四章 辽河流域污染防治187
第一节 辽河流域状况187
第二节 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实施190
第三节 资金筹措与使用198
第五章 鸭绿江、大凌河污染防治199
第一节 鸭绿江流域污染防治199
第二节 大凌河流域污染防治201
第六章 海洋污染防治206
第一节 海洋环境状况206
第二节 辽宁省碧海行动计划的实施208
第七章 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管理210
第一节 核安全与辐射污染源210
第二节 核安全与辐射环境污染防治219
第四篇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225
第一章 生态调查与区划225
第一节 生态调查225
第二节 生态环境区划229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建设230
第二章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230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管理237
第三节 主要自然保护区241
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248
第一节 重点保护物种资源249
第二节 生物物种资源保护260
第四章 生态示范区269
第一节 生态示范区建设与管理270
第二节 主要生态示范区271
第五章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279
第一节 生态农业280
第二节 有机食品发展283
第三节 畜禽养殖污染控制286
第四节 环境优美乡镇建设287
第六章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289
第一节 植树造林290
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292
第三节 土地荒漠化治理296
第四节 湿地资源保护297
第五节 矿山生态恢复299
第五篇 环境法制建设与人大、政协议案办理303
第一章 地方环境立法与规范性文件303
第一节 地方环境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303
第二节 环境标准制定309
第二章 环境执法311
第一节 环境普法与执法311
第二节 环境行政案件316
第三节 环境诉讼案件319
第四节 执法监督检查322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325
第三章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325
第二节 “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333
第三节 建设项目分级、分类管理336
第四节 环评机构、评估机构及队伍338
第四章 排污收费340
第一节 排污费征收340
第二节 排污费管理345
第五章 环境监察348
第一节 现场监察348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及处理351
第三节 环境监察队伍建设与管理355
第六章 人大代表建议与政协提案办理358
第一节 建议与提案办理358
第二节 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重点件361
第一节 环境信访机构与工作程序367
第七章 群众来信来访案件处理367
第二节 典型环境信访案件处理369
第六篇 环境科技与环保产业377
第一章 环境科学研究机构377
第一节 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378
第二节 市级环境科学研究机构381
第三节 其它环境科学研究机构385
第二章 科技管理与科研成果387
第一节 科技管理387
第二节 科研成果407
第三章 环境科学学会414
第一节 组织机构沿革414
第二节 学术活动416
第三节 学会刊物419
第四节 科普宣传活动420
第四章 环境保护产业420
第一节 环保产业发展概况421
第二节 环保产业结构与实用技术423
第三节 环保产业管理425
第四节 环保产业协会427
第七篇 环境监测与信息化建设433
第一章 环境监测机构和队伍433
第一节 省环境监测中心站434
第二节 省辖市环境监测站434
第三节 环境监测队伍培训437
第二章 环境监测管理438
第一节 环境监测计划管理438
第二节 环境监测网439
第三节 环境监测报告441
第四节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444
第三章 环境质量监测446
第一节 空气环境质量监测447
第二节 地面水环境质量监测449
第三节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453
第四节 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455
第五节 其它环境要素监测457
第四章 监督监测459
第一节 污染源监督监测460
第二节 应急监测461
第五章 环境监测能力建设462
第一节 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建设463
第二节 监测站标准化建设465
第三节 监测技术水平466
第六章 环境信息化建设467
第一节 环境信息机构建设467
第二节 网络系统建设468
第三节 办公自动化及电子政务建设470
第四节 环境管理数据库建设与信息安全472
第八篇 环境宣传与教育477
第一章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机构477
第一节 省、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477
第二节 中国环境报记者站478
第二章 环境保护宣传与活动480
第一节 环境保护宣传481
第二节 绿色系列创建活动487
第三节 环保志愿者联合会、协会及活动489
第三章 环境保护教育492
第一节 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493
第二节 中小学环境教育495
第三节 高等院校环境教育497
第四节 成人环境教育498
第九篇 环境国际合作与交流503
第一章 国际互访503
第一节 国外来访503
第二节 出访506
第二章 国际交流508
第一节 国际研讨会509
第二节 技术培训511
第三章 国际合作513
第一节 欧盟合作项目514
第二节 世界银行合作项目519
第三节 日本合作项目520
第四节 德国合作项目521
第五节 其它国家合作项目521
第十篇 环保机构与队伍525
第一章 环境保护管理机构525
第一节 省环境保护行政机构525
第二节 省环保局直属事业单位528
第三节 市级环境保护行政机构539
第四节 县(区)、乡镇(街道)环境保护行政机构544
第二章 环境保护队伍544
第一节 行政干部队伍建设545
第二节 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建设545
第三节 人员培训548
第一节 党组织建设551
第三章 党团(群团)组织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551
第二节 机关群团组织建设与活动556
第三节 精神文明与行风建设558
第四章 环境保护档案建设563
第一节 档案基础建设564
第二节 档案管理与科研566
第三节 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571
第五章 环境统计与环境状况公报574
第一节 环境统计574
第二节 环境状况公报576
附 录579
一、大事年表579
二、重要文件辑存596
三、编纂始末628
热门推荐
- 2750336.html
- 3616132.html
- 2710544.html
- 3075638.html
- 3027414.html
- 2460484.html
- 3668103.html
- 1717821.html
- 153683.html
- 2756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60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72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78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6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5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5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19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5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10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2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