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 2000-2001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 2000-2001
  • 马洪,王梦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780087457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 2000-200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200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01年经济发展展望1

一、2000年经济形势分析1

(一) 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1

(二) 经济运行特点的主要变化2

(三) 经济运行状态改变的原因分析4

二、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环境下的常态运行5

(一) 经济内生的增长能力仍然不强6

(二) 经济运行对外部因素的依赖度提高7

(三) 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8

(一) 积极的财政政策:重视改善支出政策的效果,同时开始关注税收方面的有关措施9

三、2000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努力寻求可以中期维持的政策模式9

(二) 货币政策:重点从扩大货币总量转向完善货币供求的机制10

(三) 结构政策:以存量结构调整为主,兼顾产业升级目标11

(四) 改革政策:明确经济规则、规范经济秩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3

四、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5

五、2001年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展望16

(一) 2001年的经济走势16

(二) 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分析18

2000年农业经济形势与2001年展望21

一、2000年农业生产的情况21

二、2000年农村主要的政策调整与体制改革25

三、2000年农村经济发展状况28

四、农民收入增幅下降原因及农村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30

(二) 乡镇企业的增长减缓与融资手段的缺乏密切相关32

(一) 乡镇企业增长减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重要因素之一32

(三) 税费改革需要考虑农村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36

五、2001年农村发展展望37

(一) 农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37

(二) 解决融资问题,乡镇企业才能吸纳更多就业38

(三) 密切关注粮食供求变化39

(四) 农民收入增长与非农产业发展相关39

(五) 税费改革的影响深远39

一、2000年工业经济发展的回顾40

(一) 工业生产快速稳定增长40

2000年工业经济形势与2001年展望40

(二)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42

(三)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43

二、当前制约工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分析45

(一) 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与非农产业发展缓慢的矛盾45

(二) 工业发展集约化与扩大就业的矛盾47

(三) 生产资源和一般消费品相对过剩与公共消费品供给不足的矛盾48

(四) 煤炭产量过剩与优质能源短缺的矛盾49

三、2001年工业经济形势预测50

(一) 2001年的宏观经济环境能够保证工业快速增长50

(二) 2001年工业发展趋势预测52

(三) 对策建议52

(一) 平稳运行是消费品市场的基本格局55

2000年商品市场形势与2001年展望55

一、消费品市场流通55

(二) 影响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因素分析59

(三) 2001年消费品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62

(四) 稳定市场的政策建议63

二、生产资料市场形势66

(一) 2001年生产资料需求转旺,销售平稳增长,价格呈止跌回升趋势66

(二) 2001年生产资料市场将继续平稳回升,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价格总水平稳中有升70

2000年物价形势与2001年展望75

一、2000年物价形势及其基本特征75

(一)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止跌回升,零售商品价格总水平降幅减小76

(二) 工业品价格小幅上扬77

(三) 食品和工业消费品价格在低位回稳79

二、价格形势变动的因素分析80

(一) 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政策作用是价格止跌回稳的主要因素80

(二) 市场供过于求的格局决定了一些商品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83

三、2000年价格政策的实践与成效85

(一) 实施积极的价格政策,促进价格总水平合理回升85

(二) 深化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86

(三) 运用价格杠杆刺激消费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87

(四) 规范价格行为,整顿市场价格秩序87

四、2001年物价形势展望及政策建议88

(一) 2001年物价形势仍将保持上升的趋势,但内在动力不足,物价水平将小幅攀升88

(二) 价格调控政策要为扩大内需创造良好的价格环境91

(一) 2000年预算及执行结果94

2000年财政形势与2001年展望94

一、2000年财政形势良好94

(二)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分析96

(三) 财政支出进行了结构调整,保证了重点支出97

(四) 继续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98

(五) “两个比重”得到进一步提高99

二、2000年财政改革迈出坚实步伐99

(一) 部门预算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99

(二) 做好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准备工作101

(三) 进一步推进了政府采购制度102

(四) 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拉开序幕并取得初步成效102

(一) 2001年预算安排及主要特点104

三、2001年财政展望104

(二) 200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105

(三) 继续稳步推进以建立公共财政为目标的各项财政改革105

(四) 财政形势总体乐观,但不应忽视财政潜伏的风险和问题108

2000年金融形势与2001年展望111

一、2000年金融政策与改革措施回顾111

(一) 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改革外币利率管理体制111

(二) 加强信贷政策,引导资金流向111

(三) 货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银行间同业市场日趋活跃112

(四) 规范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12

(六) 加强行业自律,强化金融监管113

(七) 加大呆坏账核销力度,强化银行外部监管113

(五) 改革居民储蓄存款制度,建立个人信用制度113

(八) 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增加货币供应量114

二、2000年金融运行状况与存在问题115

(一) 金融运行基本状况115

(二) 2000年金融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8

三、2000年证券市场运行状况122

(一) 2000的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123

(二) 2000年中国证券市场运行及2001年展望126

四、2001年金融政策走向与金融形势展望132

(一) 2001年金融工作的指导思想132

(二) 金融体制改革与政策走向133

一、2000年投资基本状况137

2000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与2001年展望137

二、2000年投资中的主要问题142

三、2001年投资发展趋势148

(一) 财政扩张仍是投资增长的重要前提149

(二) 民间投资的启动关系到投资的可持续发展150

(三) 利用外资规模与全社会投资增长有很强的相关性150

(四) 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将为投资扩张提供资金保障152

2000年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形势与2001年展望154

一、2000年居民收入增长及消费的基本形势154

(一)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基本形势154

(二) 消费总需求的基本形势157

(三) 居民消费形势的基本特点159

二、2001年居民收入增长及消费的基本形势展望162

(一) 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162

(二) 消费总需求的增长163

(三) 消费的基本特征164

三、居民收入和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165

(一)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居民消费整体能力的提高,从而影响了经济增长的速度165

(二) 收入差距扩大,改革步伐加快,降低了居民整体消费倾向166

(三)供需结构不匹配,居民的部门消费需求不能满足166

(四) 消费环境不良,一些居民消费难以实现167

(五) 居民生活环境恶化,生产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68

(一) 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整体水平,使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相适应169

四、2001年居民收入和消费领域的政策重点169

(二) 合理调节收入差距,提高全社会的消费倾向170

(三) 尽快完成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稳定居民支出预期171

(四) 建立宽松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增长171

(五) 创造消费品供给,满足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172

(六)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善居民生活环境172

2000年人口、就业形势与2001年展望173

一、2000年人口、就业形势的回顾173

(一) 2000年人口普查的基本数据173

(二) 2000年影响中国人口发展的三件大事175

(三) 重视人口老龄化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影响176

(四) 2000年全国就业人数增加较快,城镇下岗职工总量增长趋缓180

(一) “两个确保”工作继续得到巩固182

二、2000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182

(二) 失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183

(三)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183

三、2001年人口、就业形势展望184

(一) 2001年人口状况展望184

(二) 2001年就业形势展望185

(三) 努力贯彻与完善中国人口、就业政策185

2000年对外经济贸易形势与2001年展望197

一、2000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概况197

二、“十五”时期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203

(一) “九五”时期中国外经贸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204

(二) “十五”期间中国外经贸发展面临良好机遇206

三、2001年对外经济贸易前景展望和发展重点207

(一) 2001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面临的形势207

(二) 2001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主要业务调控目标和发展重点210

2000年信息产业形势与2001年展望218

一、2000年信息产业发展基本概况218

二、2000年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230

(一) 信息产业中结构性矛盾依然如故,缺乏对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入渗透230

(二) 信息技术总体水平落后,基础研究投入缺乏的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变231

(三) 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核心技术依旧匮乏231

(四) 信息服务业竞争力低下,企业经营机制不适应发展要求232

(五) 信息服务业市场准入规则亟待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仍不完善233

(六) 信息产业保障体系缺乏,法制法规建设亟待完善234

(七) 信息业管理体制存在着制约因素,体制障碍仍待解决235

三、2001年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展望236

(八) 信息市场体系尚未健全,信息人才缺乏局面尚待扭转236

(一) 促进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和各行各业的共识237

(二) 网络基础设施将获得快速发展237

(三) 基于网络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成为先导行业238

(四) 西部地区将成为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地区239

(五) 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将对信息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240

(六) 充分竞争的基础电信业务市场格局将有望加快形成241

(七) 涉及信息产业的法律法规将进一步完善242

(八) 信息产业发展所需的行业监管体系将日趋完善243

(九) 信息产业发展所需的产业保障体制将尽早纳入研究范畴244

(十) 激烈市场竞争将促使信息产业增强活力与竞争力245

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47

附录247

200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统计指标263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263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4

2000年全国工业增加值265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65

200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66

2000年交通运输业务总量269

2000年固定资产投资270

200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

2000年36个大中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271

2000年36个大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