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洪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3788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860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875页
- 主题词:内经(学科: 研究) 内经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内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绪论篇3
第1章 《黄帝内经》的成书与流传3
第1节 《内经》的成书年代3
一、《内经》成书古今说3
(一)古代《内经》成书说3
(二)近现代《内经》成书说7
二、《内经》书中的时代标志14
(一)社会背景14
(二)科学技术17
(三)语言文字20
(一)史志记载22
三、与《内经》相关的史志、著作、文物22
(二)相关著作27
(三)出土古佚书34
四、《内经》的成篇与成编36
(一)《内经》各篇撰写时间的大体分期36
(二)《内经》成编年代53
五、《内经》书名考证57
(一)《黄帝内经》57
(二)《素问》58
(三)《灵柩》59
第2节 《内经》的版本与流传60
一、《素问》传(版)本系统60
二、《灵柩》传(版)本系统62
第1节 藏象学说65
一、《内经》解剖学的发展65
第2章 《黄帝内经》学术发展概要65
二、《内经》脏腑理论的发展66
(一)脏腑功能66
(二)脏腑相关72
(三)三焦、命门、相火73
(四)奇恒之府78
(二)血79
(三)津液79
(一)精79
三、《内经》精气神理论的发展79
(四)气80
(五)气血精神关系83
第2节 经络与针灸理论84
一、《内经》经络学说的发展84
(一)经络功用和实质84
(二)奇经八脉概念、循行、功能和奇经理论的应用86
(三)络脉的概念、功用和络脉理论的应用89
(四)经筋的特点和经筋理论的应用90
二、《内经》腧穴理论的发展91
(一)腧穴数目方面91
(二)腧穴名称及取穴方法方面91
三、《内经》针灸理论的发展92
(一)关于针具92
(三)五输穴的阴阳属性及其主治方面92
(二)关于针刺大法93
(三)关于灸法94
(四)针灸处方94
(五)针药并重与针药配合95
第3节 病因病机学说95
一、《内经》病因学说的发展95
(一)古代医家对《内经》病因学说的阐发95
(一)发病机理97
(二)发病类型97
二、《内经》发病学说的发展97
(二)近现代医家对《内经》病因学说的阐发97
三、《内经》病机学说的发展98
(一)阴阳失调病理98
(二)邪正盛衰病理100
(三)精气神病理101
(四)六气病理104
(五)脏腑病机106
四、《内经》病传学说的发展107
(一)外感病传变模式107
(二)内伤杂病传变模式108
中篇 理论篇113
第1章 《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113
(一)本体论方面114
一、理论体系的内涵和结构114
第1节 《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114
(二)认识论方面116
(三)方法论方面116
二、理论体系的特点117
(一)独特的医学理论117
(二)独特的临床诊治方法118
(三)独特的医学发现和发明119
(四)独特的自身发展形式119
第2节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119
一、理论体系的形成120
(一)解剖学基础120
(三)医疗实验的反复验证121
(二)长期的生活观察121
(四)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古代哲学的作用122
(五)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诸子百家多学科的影响122
二、理论体系的完善125
(一)医经注疏125
(二)专题发挥125
(三)学派论争125
(四)临床实践126
第3节 《内经》理论体系的认识论126
一、理论体系认识论形成的文化背景126
二、理论体系认识论的唯物基础127
(一)天人可知论127
(二)唯物生命观128
(三)唯物反映论129
三、直觉思维方式130
(四)医学实践论130
四、辩证思维方式133
(一)藏象、经络学说中的辩证思维133
(二)病因病机学说中的辩证思维135
(三)诊法学说中的辩证思维137
(四)诊治学说中的辩证思维138
第4节 《内经》理论体系的方法论140
一、观察方法141
(一)《内经》观察方法的特点141
(二)《内经》观察方法的内容142
(一)病理探查法143
二、医疗实践法143
(二)治疗实验法144
(三)身心观控法144
三、系统方法145
(一)天人内外整体性原则145
(二)有机联系性原则145
(三)自组织原则146
四、逻辑方法146
(一)比较法147
(二)类比法147
(三)三段论法148
(四)分析法与综合法148
五、数学方法149
(一)以数学语言和思维论述中医学理论150
(二)以数学模型建构中医学理论框架151
(三)以活的动态数学关系量化诊治指标151
第5节 《内经》理论体系主要学术思想152
一、“四时五脏阴阳”观152
二、辨证论治观154
三、方药系统观156
(一)药物功效系统观156
(二)方剂组合系统观157
第6节 对《内经》理论体系的评价158
一、世界两大医学理论体系之对立与统一159
二、中医学的科学形态和科学技术发展阶段定位159
三、运用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方法研究和发展《内经》理论体系161
第2章 《黄帝内经》的医学原理163
第1节 《内经》的生命观163
一、《内经》对生命活动的基本认识163
(一)生命的起源163
(二)人体生命的内涵166
(三)人体生命的特征167
二、《内经》生命观的主要内容169
(一)人是阴阳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169
(二)人体生命功能的核心理论--脏腑学说171
(三)人体生命要素的集中概括--精气神学说172
(四)联络全身、运行气血的通道--经络学说175
(一)疾病的概念177
第2节 《内经》的疾病观177
一、《内经》对疾病的基本认识177
(二)疾病的形成179
二、《内经》疾病观的主要内容181
(一)病因学说181
(二)发病学说184
(三)总体病机186
(四)精气神病机189
(五)脏腑病机192
(六)经络病机193
(七)疾病的演变196
(八)病证的概念及分类197
第3节 《内经》的疾病诊治观201
一、《内经》的疾病诊断观201
(一)独特的诊断理论201
(二)《内经》的诊法特点209
(三)关于“证”的内涵210
二、《内经》的疾病治疗观211
(一)《内经》论治的基本思想211
(二)《内经》的治疗原则213
(三)《内经》的治疗大法218
(四)《内经》论治疗手段220
一、《内经》的养生观225
(一)生命发展规律与人类寿限225
第4节 《内经》的养生康复观225
(二)人体寿夭的原因227
(三)养生的基本原则228
(四)《内经》论养生大法229
二、《内经》的康复观234
(一)康复医疗的理论基础234
(二)康复医疗的基本原则236
(三)《内经》论康复医疗大法237
第3章 《黄帝内经》的哲学思想242
第1节 《内经》哲学的基本内容242
一、天、人242
(一)先秦的天人之辨242
(二)《内经》的天人合一思想243
二、气250
(一)气的渊源250
(二)气的概念253
(三)气的性质和作用254
三、阴阳五行256
(一)阴阳五行的渊源257
(二)阴阳五行的内容262
四、别异、比类、正名274
(一)名辩的含义275
(二)别异、比类、正名是古代名辩学的基础275
(三)《内经》正名、别异、比类的名辩学内容及其特征278
一、方法论的启示283
(一)意象思维的含义283
第2节 《内经》哲学思想在建构理论体系中的作用283
(二)意象思维的过程284
(三)意象思维的应用285
二、原理借鉴286
(一)《内经》哲学与藏象理论的形成286
(二)《内经》哲学与病机理论的形成290
(三)《内经》哲学与诊法理论的形成292
(四)《内经》哲学与治疗理论的形成293
(五)《内经》哲学与摄生理论的形成294
三、对《内经》哲学思想的评价295
(一)对《内经》天人关系理论的评价295
(二)对《内经》气哲学的评价296
(三)对《内经》阴阳哲学的评价297
(四)对《内经》五行哲学的评价297
(五)对《内经》比类的评价298
第4章 《黄帝内经》理论专题发挥300
第1节 《内经》的天文历法思想300
一、《内经》的古天文学内容300
(一)《内经》的宇宙结构理论300
(二)《内经》的天球思想301
(三)北斗星301
(四)二十八宿302
(五)日月五星304
(六)《内经》古天文的占星术内容308
(一)二十八宿的医学意义310
二、《内经》古天文学思想的医学意义310
(二)北斗星的医学意义312
(三)日、月、五星的医学意义312
三、《内经》的历法思想及其医学意义314
(一)六十干支历314
(二)四分历315
第2节 《内经》的地理医学思想316
一、《内经》的地理医学内容317
(一)地理与气候317
(二)地理与体质317
(三)地理与发病318
(一)在辨证论治中的意义319
二、《内经》地理医学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意义319
(四)地理与治疗319
(二)在防病保健中的意义320
三、《内经》地理医学思想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320
(一)在体质诊断中的应用320
(二)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320
第3节 《内经》的气象医学思想321
一、《内经》的气象学内容321
(一)《内经》古气象学研究的对象和特点321
(二)《内经》古气象学研究的内容321
二、《内经》气象医学思想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326
(一)《内经》气象医学思想与藏象326
(二)《内经》气象医学思想与发病327
(二)气象与疾病的治疗329
三、《内经》气象医学思想与临床应用329
(一)气象与疾病的诊断329
(三)气象与养生330
四、对《内经》气象医学思想的评价331
第4节 《内经》的时间医学思想331
一、《内经》的时间医学内容331
(一)亚日节律331
(二)周日节律332
(三)周月节律332
(四)周年节律333
(三)养生防病334
(二)疾病治疗334
(一)病情预测334
二、《内经》时间医学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意义334
三、《内经》时间医学思想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335
(一)择时用药335
(二)择时针刺336
第5节 《内经》的体质医学思想336
一、《内经》体质医学的基本内容336
(一)体质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客观基础336
(二)体质的藏象学说基础340
(三)体质的分类及特点340
二、《内经》体质医学思想在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中的意义344
三、《内经》体质医学思想的临床应用344
(一)体质与诊断344
(二)体质与治疗345
(三)体质与养生347
四、对《内经》体质医学思想的评价348
第6节 《内经》心理医学思想349
一、《内经》心理医学的基本内容349
(一)神与心理349
(二)《内经》心理理论的藏象学说基础351
(三)心理与病因病机357
(四)心理与诊断360
(五)心理与治疗361
二、《内经》心理医学思想在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中的意义364
(一)促进医学模式转变365
三、对《内经》心理医学思想的评价365
(二)促进病因学研究366
(三)提高诊治疾病效果366
(四)加强心理保健,提高心身素质366
(五)创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心理医学体系366
第7节 《内经》的社会医学思想367
一、《内经》社会医学的基本内容367
(一)《内经》中的社会分期及医学源流说367
(二)《内经》有关社会善与人群疾病的记载368
(三)《内经》善于医患关系社会意义的议论370
二、《内经》社会医学思想的学术价值371
(一)丰富了中医病因学理论371
(一)诊病须察社会因素374
(二)完善了中医学防治理论374
三、《内经》社会医学思想的应用374
(二)社会因素相关疾病375
(三)以人为本,强调治疗个体化378
四、对《内经》社会医学思想的评价378
(一)《内经》社会医学思想的历史作用378
(二)《内经》社会医学思想的现实意义380
第8节 《内经》的运气学说381
一、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382
(一)干支甲子382
(二)五运386
(三)六气390
(四)运气同化394
二、运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396
(一)推测每年的气候变化396
(二)预测疾病的发生及流行398
(三)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399
三、正确对待运气学说399
下篇 原文导读405
《素问》部分405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405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415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424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442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460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477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节选)483
五脏生成篇第十488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492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497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500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505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512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518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530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535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547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555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559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565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570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579
热论篇第三十一584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589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596
咳论篇第三十八599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603
风论篇第四十二612
痹论篇第四十三616
痿论篇第四十四628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637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642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650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660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666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692
《灵柩》部分697
九针十二原第一法天697
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法时706
寿夭刚柔第六法律717
本神第八法风721
经脉第十725
营耳生会第十八740
热病第二十三751
决气第三十757
海论第三十三761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767
本脏第四十七771
天年第五十四777
水胀第五十七780
贼风第五十八786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788
邪客第七十一799
通天第七十二806
九针论第七十八810
岁露论第七十九818
大惑论第八十(节选)829
附篇 导研篇837
第1章 《黄帝内经》音韵校勘研究837
第1节 字误失韵837
第2节 字倒失韵845
第3节 字衍失韵847
第4节 字脱失韵848
第5节 句读误而失韵849
第2章 《黄帝内经》的研究思路与方法850
第1节 《内经》研究现状评850
一、运用文献学方法研究《内经》850
三、运用实验方法研究《内经》852
二、运用临床方法研究《内经》852
第2节 《内经》理论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853
一、把握《内经》理论的学术内涵与特征853
(一)从整体考察与把握生命活动规律853
(二)从功能考察与把握生命活动规律854
(三)从活体动态考察与把握生命规律854
二、确立《内经》理论的研究思想与原则855
三、探讨《内经》理论的研究方法857
(一)运用文献方法研究857
(二)运用临床方法研究858
(三)运用实验方法研究858
(四)《内经》理论的多学科研究859
热门推荐
- 3704647.html
- 1014272.html
- 1115249.html
- 323400.html
- 3651116.html
- 1919813.html
- 3617033.html
- 2364846.html
- 528052.html
- 21647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72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59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89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57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70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55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1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37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75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8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