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共党史 (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共党史 (下册)
  • 胡邦宁主编 著
  •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627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共党史 (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六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五六年十二月)359

第一节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恢复国民经济359

一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党的七届三中全会359

——建国初期的形势和任务359

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361

没收官僚资本362

稳定物价和统一全国财经工作364

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366

二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369

——抗美援朝运动369

土地改革运动372

镇压反革命运动373

三 “三反”、“五反”运动和国民经济的恢复375

——“三反”、“五反”运动375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学习运动380

建国初期的整风和整党运动381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384

第二节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385

一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385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385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388

二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390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390

党的外交政策的重大胜利393

三 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高岗、饶漱石反党篡权阴谋的被粉碎395

—高岗、饶漱石反党事件的出现395

党的七届四中全会。粉碎高、饶反党活动的斗争396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401

一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01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401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初步开展402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404

农业合作化的经验和问题406

二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06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和步骤408

手工业合作化的高潮409

三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10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410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和过程411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高潮413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经验和问题415

第四节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转变418

一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毛泽东《论十大关系》418

——党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418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420

二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423

——八大召开的基本情况423

八大的历史功绩和意义425

三 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429

——各条战线的重大成就429

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432

第七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一九五七年一月——一九六六年四月)436

第一节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436

一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436

——“讲话”发表的历史背景436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437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及其区别和处理方法439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441

二 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和反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斗争444

——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444

反右派斗争及其扩大化的错误446

三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448

——一九五七年经济建设上的重大成就448

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450

第二节 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和在纠“左”中的曲折452

一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大跃进”、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452

——“八大”二次会议。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452

北戴河会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455

全民大炼钢铁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459

二 党对已经觉察到的一些具体错误的努力纠正461

——第一次郑州会议。武昌会议和八届六中全会461

第二次郑州会议。党的八届七中全会465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的调整468

三 党的庐山会议和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470

——第一阶段:总结经验,继续纠“左”471

第二阶段:中断纠“左”会议转向473

第三阶段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475

庐山会议反“右倾”的前因和后果476

第三节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胜利完成477

一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477

——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势的发生477

八届九中全会的召开和八字方针的确定479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项工作条例的制定481

二 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八字方针的全面贯彻484

——一九六二年初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484

西楼会议和五月政治局常委工作会议488

八字方针的全面贯彻执行及其成效490

三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492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492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498

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500

四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胜利完成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502

——国民经济调整的巨大成就502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的经验教训505

第八章“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九六六年五月——一九七六年十月)508

第一节“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大动乱508

一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508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508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510

二 “文化大革命”的准备。对《海瑞罢官》的批判和《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炮制513

——对《海瑞罢官》的批判513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炮制515

三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516

——五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五·一六通知》516

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和《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十六条》的制定522

全国大动乱的出现525

四 上海“一月风暴”和北京二月抗争528

——上海“一月风暴”528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二月抗争529

全面内乱。林彪、江青等煽动“打倒一切”532

五 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535

——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535

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536

第二节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各方面工作的转机539

一 林彪反革命集团抢班夺权的阴谋活动及其被挫败539

——林彪反革命集团抢班夺权的阴谋活动539

林彪反革命集团抢班夺权的阴谋被挫败540

二 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及其被粉碎542

——《“571工程”纪要》的炮制542

林彪反革命集团武装政变被粉碎543

三 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545

——批林整风和批判极左思潮545

国内各项工作的转机546

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549

第三节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551

一 江青反革命集团组阁阴谋及其被挫败551

——“批林批孔”运动551

党的十届二中全会和届人大的召开553

二 邓小平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和全面整顿的开始。形势明显好转556

——铁路交通的整顿557

工业企业的整顿557

农业的整顿558

军队的整顿558

科学、教育、文艺等领域的整顿559

三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全国再度陷入混乱560

四 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声讨“四人帮”的人民革命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564

——周恩来逝世。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声讨“四人帮”的人民革命运动564

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567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及主要历史教569

第九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创(一九七六年十月——一九八二九月)578

第一节 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揭发批判。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578

一 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党在纠正“左”倾错误中遇到严重障碍578

——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国运动的开展578

党在纠正“左”划错误中遇到严重障碍580

二 党的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582

——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582

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585

三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586

——真理标准讨论的由来和发展586

真理标准讨论的意义589

四 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和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590

——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590

党的工作仍在徘徊中前进591

第二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的转折591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59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中全会前的重要思想做备591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历史的伟大转折593

二 各条战线全面拨乱反正的伟大成就。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596

——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各条战线全面拨乱反正的伟大成就596

新八字方针的提出。国民经济开始调整599

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初步总结602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604

三 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经济上进一步调整和政治上进一步安定方针的确定607

——八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讲话607

五届人大三次会议608

党的十二月中央工作会议和经济上进一步调整、政治上进一步安定方针的确定610

第三节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和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612

一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612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613

改选和增选中央领导成员。胡耀帮任中央主席616

胡耀帮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617

二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619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619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任务的提出620

新党章的通过和中央委员会的选举产生6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