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动控制系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自动控制系统
  • 清华大学,陈伯时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3·5070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自动控制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前言关于编写和使用本书的说明常用符号表第一章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1

§1-1 直流调速系统的主要方案1

§1-2 可控硅-直流电动机系统(KZ-D系统)及其开环机械特性5

一、电流连续时可控硅-电动机系统的机械特性6

二、电流断续时可控硅-电动机系统的机械特性9

三、小结15

§1-3 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15

一、转速控制的要求和调速指标15

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静特性17

三、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的基本特征22

四、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的动态分析24

五、调速系统的限流保护——电流截止负反馈28

六、小结32

§1-4 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的其它方案33

一、电压负反馈调速系统和电压检测33

二、电流正反馈——扰动量的补偿控制37

三、小容量有静差调速系统实例41

四、采用线性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的调速系统49

五、小结56

§1-5 无静差调速系统56

一、积分控制规律56

二、积分调节器(I调节器)57

三、比例积分调节器(PI调节器)58

四、采用PI调节器的无静差调速系统及其动态特征59

五、小结61

习题62

参考文献63

第二章多环调速系统和励磁控制65

§2-1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65

一、问题的提出65

二、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静、动态品质66

三、限幅输出的PI调节器的动态响应66

四、双闭环调速系统突加给定时的动态过程——两个调节器的作用之一68

五、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抗扰性能——两个调节器的作用之二70

六、电流检测装置71

七、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典型线路及反馈系数计算75

八、小结75

§2-2 电流断续对动特性的影响和电流自适应调节器77

§2-3 带电流变化率调节器的三环调速系统79

§2-4 带电压调节器的三环调速系统82

§2-5 带有励磁控制的调速系统84

习题87

参考义献87

第三章可逆调速系统88

§3-1 可控硅-电动机系统的可逆运行和回馈制动88

一、可控硅-电动机系统的可逆线路88

二、怎样利用可控硅装置的逆变状态实现回馈制动90

三、小结91

二、配合控制的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93

一、两组可控硅可逆线路的环流问题93

§3-2 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93

三、给定环流和可控环流的可逆调速系统99

四、小结102

§3-3 逻辑控制的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103

一、可逆系统对逻辑切换装置的要求103

二无环流逻辑切换装置105

三、逻辑无环流系统的一些改进方案112

四、小结113

§3-4 错位控制的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113

一、错位控制原理113

二、错位无环流系统结构和电压环的作用116

三、错位选触无环流系统119

四、小结120

习题120

参考文献121

§4-1 位置随动系统的构成和基本类型123

第四章位置随动系统及其稳态分析123

§4-2 位置随动系统的特殊部件126

一、自整角机126

二粗-精测装置128

三、功率放大——脉冲调宽型开关放大器132

四、伺服电动机及减速器143

§ 4-3 随动系统的稳态分析147

一、典型输入信号147

二随动系统的典型结构148

三、随动系统的稳态误差148

四、稳态品质因数150

五、扰动输入的影响151

六、稳态计算举例153

七、小结154

§4-4 高精度随动系统155

一、旋转变压器和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155

二、脉冲-相位调制式随动系统结构图157

三、脉冲-相位调制式随动系统工作原理159

四、相位随动系统主要部件的线路160

五、系统分析163

习题165

参考文献166

第五章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169

§5-1 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与典型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170

一、动态性能指标170

二、典型系统171

三、典型Ⅰ型系统频率特性与跟随性能指标的关系173

四、典型Ⅱ型系统频率特性与跟随性能指标的关系175

五、小结180

§5-2 非典型系统的典型化——调节器校正181

一、调节器的选择182

二、低频段大惯性环节的近似处理183

三、高频段小惯性环节的近似处理184

§5-3 反馈校正及其参数选择185

§5-4 调速系统的调节器设计189

一、双环调速系统电流调节器的设计189

二、双环调速系统转速调节器的设计196

三、设计举例203

§ 5-5 随动系统的调节器设计204

一、PI和PID位置调节器205

二、转速反馈和转速微分反馈并联校正208

三、复合控制216

四、机械谐振问题218

五、小结222

习题223

参考文献224

第六章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一些非线性问题226

§6-1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典型非线性的影响226

一、饱和的影响226

二、间隙的影响231

三、摩擦的影响237

§ 6-2 快速随动系统242

一、问题的提出242

二、快速定位的开环最优控制系统242

三、快速定位的闭环最优控制系统245

四、快速随动系统的双模控制249

五、小结251

§6-3 一些简单的非线性控制方法251

一、线性开关控制251

二、非线性阻尼控制253

三、非线性积分器254

习题256

参考文献256

附录1 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257

附录Ⅱ 典型^型系统的Mpmin准则——(5-17)、(5-18)及(5-19)式的证明261

附录Ⅲ 典型Ⅱ型系统按Mpmin准则选择参数与“三阶最佳”参数的比较2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