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凝聚力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 王江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978750353870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民族精神-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凝聚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古老传统与现代课题2

一 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的提出2

二 既有研究成果的整理和总结5

三 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和方法6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凝聚力理论研究1

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基础上的民族凝聚力1

(一)唯物史观中的民族及其凝聚力1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生存方式理论与民族凝聚力8

二 民族凝聚力:基本概念的界定和概括14

(一)概念的界定14

(二)民族凝聚力的基本内容和构成17

(三)影响民族凝聚力的主要因素21

(四)民族凝聚力的功能26

第二章 现代化进程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轨迹30

一 古代社会中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奠定和曲折发展30

(一)中华民族及其凝聚力形成的历史原因31

(二)民族融合和力量壮大的成功经验36

(三)民族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作用39

二 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凝聚力的嬗变46

(一)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现代化对中华民族的冲击47

(二)近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消解的文化原因分析52

(三)民族危机与近代文化民族主义55

三 民族民主革命: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强化和升华61

(一)现代化的追求与革命道路的选择61

(二)辛亥革命:民族力量的重新组合66

(三)中国共产党:新的民族凝聚核心69

(四)抗日战争:民族团结与大国地位的确立73

第三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选择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变迁77

(一)实现民族复兴和统一团结的历史选择77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更新84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飞跃89

(一)毛泽东思想:中华民族凝聚力飞跃的历史丰碑和现实动力89

(二)邓小平理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94

(三)新时期凝聚中华民族的改革理念100

三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本质飞跃106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有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107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有了积极的制度保障111

(三)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表现形式和程度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115

第四章 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凝聚力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一 现代化发展对民族凝聚力提出的客观要求120

(一)民族文化与民族凝聚力面临的激烈竞争121

(二)冷战后国际环境对中国的现实压力127

(三)前苏联解体在民族凝聚力方面的启示131

二 全球化进程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意义134

(一)增强民族凝聚力是改革关键时期的紧迫要求135

(二)增强民族凝聚力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作用139

(三)增强民族凝聚力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使命142

三 改革进程中弱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因素分析145

(一)西方文化冲击对民族凝聚力的挑战146

(二)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分化对民族凝聚力的削弱151

(三)执政党党内负面现象对民族凝聚力的消解153

(四)社会转型中价值观念错乱对民族凝聚力的消解155

(五)分裂主义潜流对民族凝聚力的危害158

第五章 现代化进程中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对策研究一 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凝聚核心地位164

(一)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仍然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唯一核心165

(二)党的凝聚核心作用要靠不断增强自身的先进性和活力来实现167

(三)高度重视全球环境下的民族问题,完善党的民族宗教政策170

二 坚持改革开放是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由之路173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物质文明发展173

(二)建设政治文明: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时代要求177

(三)文化体制改革与中华民族凝聚力180

三 先进文化: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核心要素184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184

(二)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189

(三)吸收与借鉴:先进文化的提升之路195

(四)发扬全球化时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200

四 实施统一战线凝聚力工程,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夯实基础206

(一)统一战线凝聚力工程:新时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具体途径207

(二)实现对多层次政治资源的整合,把凝聚力工程引向深入214

结束语:回应时代挑战 促进民族凝聚224

主要参考文献228

后记2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