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草原管理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草原管理学 第2版
  • 内蒙古农牧学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16366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草原管理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草原与草原管理学1

二、草原管理对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意义4

三、我国草原管理的历史阶段5

四、我国的草原立法8

五、国外草原管理的概况11

六、草原管理学的发展简史15

第一章 草地植物的生物学19

第一节 草地植物的类别及其生物学特点19

一、饲用植物的生活型19

二、饲用植物的株丛类型20

三、多年生草类的发育速度和寿命20

四、多年生草类枝条形成的类型21

第二节 多年生草类枝条的生长发育25

一、禾本科草类枝条的生长发育26

二、豆科草类枝条的生长发育31

三、蒿属植物枝条的生长发育特点31

第三节 多年生草类的繁殖、更新及再生32

一、种子繁殖与更新32

二、营养繁殖与更新33

三、多年生草类的再生35

第四节 多年生草类根系的生长发育38

第五节 多年生草类贮藏营养物质积累的动态41

第六节 多年生草类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动态44

一、多年生草类的产量动态44

二、多年生草类营养价值的动态46

第七节 多年生草类的饲用评价50

一、多年生草类的可食性评价50

二、多年生草类的化学成分与营养价值51

三、多年生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率54

第八节 草地植物的经济类群55

一、禾本科草类56

二、豆科草类57

三、莎草科草类58

四、杂类草58

第二章 草原管理的理论基础60

第一节 草地的形成60

一、影响草地形成的诸因素60

二、草地形成与气候因素的关系61

三、草地形成与土地因素的关系63

四、草地与生物因素64

五、草地与人类经济活动65

第二节 草地的发展演替66

一、草地演替的基本概念66

二、草地的自然演替67

三、草地的利用演替69

第三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转化流程76

一、草地生态系统的概念76

二、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77

三、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过程78

四、草地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转化流程80

五、矿物质的再分布81

第四节 草地生态平衡83

一、能量平衡83

二、营养平衡84

三、水分平衡85

四、生物平衡86

第三章 放牧地的合理利用88

第一节 放牧利用草地的基本要求88

一、放牧地合理利用的概念88

二、合理的载畜量90

三、适宜的放牧强度90

四、正确的放牧时期90

五、畜群均匀分布92

第二节 放牧家畜的一般特性93

一、放牧的意义93

二、家畜的牧食习性94

三、放牧家畜的营养需要及调节94

四、放牧家畜对草地的影响97

第三节 放牧制度及其评价100

一、自由放牧100

二、划区轮牧101

第四节 划区轮牧制度103

一、划分季节放牧地103

二、划区轮牧的基本原则108

三、各地实行划区轮牧的情况与经验116

四、地段轮牧制119

五、更换营盘的分段放牧120

第五节 放牧地的轮换126

一、放牧地轮换的意义126

二、放牧地轮换应包括的基本环节126

三、各种放牧地轮换的方案127

第六节 放牧的组织与管理132

一、畜群组织与结构133

二、饮水134

三、补饲134

四、作息时间135

五、放牧卫生135

六、棚圈设施137

七、冬季放牧管理138

第四章 割草地的合理利用139

第一节 割草地的意义及现状139

一、割草地的重要性139

二、割草地应具备的条件139

三、天然割草地的类型、利用及存在的问题140

四、人工、半人工割草地及其培育142

第二节 牧草的刈割技术145

一、适宜的刈割时期145

二、刈割次数、再生草的利用和刈割高度148

三、刈割方法和割草的机械化149

第三节 割草地轮刈制154

一、草地轮刈制的概念及其意义154

二、割草地的主要轮刈方案154

第五章 干草的调制贮藏和牧草的青贮157

第一节 调制贮藏干草的意义157

一、打贮饲草对发展畜牧业的意义157

二、干草的特点及其调制技术要求159

第二节 牧草干燥的基本原理160

一、牧草干燥时从植物体内散发水分的规律161

二、牧草干燥时营养物质成分变化的规律163

三、牧草干燥时营养物质损失的原因165

第三节 牧草的干燥方法167

一、自然干燥法168

二、人工干燥法174

第四节 干草的堆垛与贮藏179

一、垛草的重要性和干草含水量的判断标准179

二、干草的堆垛方法180

三、贮藏期间干草的管理和估重183

四、干草的品质鉴定187

第五节 牧草的青贮191

一、牧草半干青贮的优点和意义192

二、牧草青贮的种类和基本原理193

三、制作牧草青贮料应当坚持的原则195

四、牧草青贮料的调制技术196

第六章 草地改良的一般原理198

第一节 草地退化198

一、草地退化的概念和现况198

二、草地退化的原因199

第二节 草地现况200

一、草地现况的概念及其演变趋势200

二、草地现况的分级201

三、草地现况的评定方法202

第三节 草地改良206

一、草地改良的意义及其与利用的关系206

二、草地改良与草地现况的关系208

三、草地的生产特性209

四、草地改良的生产措施211

五、草原管理的生产综合措施212

第七章 草地培育的土壤改良213

第一节 草地土壤结构及其透气性的改善213

一、土壤耕作改良的原理213

二、耙地214

三、耕翻耙216

四、划破草皮218

五、撂荒地的改良219

第二节 草地土壤水分的调节220

一、调节草地水分的意义220

二、土壤水分来源及其作用222

三、人畜饮水和草地灌溉对水质、水量的要求224

四、草地灌溉226

五、草地排水243

第三节 草地土壤养分的补充——施肥245

一、植物营养与土壤养分的关系245

二、土壤营养元素的循环250

三、草地营养元素缺乏的诊断253

四、科学计量施肥原理256

五、肥料的种类、性质与施用256

六、草地施肥技术与特点264

七、豆科牧草与生物固氮267

第八章 草地植被的改善和管理271

第一节 草地的封育271

一、封育草地的意义271

二、草地封育的方法273

三、封育期内应采取的其他措施275

四、草库伦建设276

第二节 草地的人工补播281

一、补播的意义281

二、补播的方法283

三、补播草地的管理297

第三节 建立人工草地298

一、建立人工草地的意义298

二、建立人工草地的方法299

三、牧草的混播306

四、草田轮作310

第四节 草地杂草的防除313

一、防除草地杂草的意义313

二、草地上的有毒植物314

三、草地杂草和枯草的防除332

第九章 几种特殊草地的培育技术342

第一节 林间草地342

一、分布及特点342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343

三、培育措施343

第二节 黄土丘陵草地346

一、分布及特点34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347

三、培育措施348

第三节 沙地草地352

一、形成及其分布352

二、特点及存在问题352

三、培育措施353

第四节 盐碱草地356

一、分布及特点356

二、形成与危害357

三、培育措施358

第五节 高山、亚高山絮结草地361

一、分布及特点36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361

三、培育措施362

第六节 南方草山、草坡、滩涂草地366

一、分布366

二、特点及利用上存在的问题366

三、主要培育措施368

参考文献372

植物中名、学名对照表3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