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AutoCAD 2000与建筑绘图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AutoCAD 2000与建筑绘图
  • 覃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31572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775页
  • 文件大小:215MB
  • 文件页数:796页
  • 主题词:制图程序 计算机辅助制图 建筑制图 AutoCAD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AutoCAD 2000与建筑绘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AutoCAD 2000的基本知识与操作1

1.1 Autodesk公司的发展与AutoCAD1

1.1.1 Autodesk 公司发展历史简介1

1.1.2 Autodesk 公司的成就2

1.1.3 Autodesk 公司成功的经验3

1.1.4 AutoCAD与DOS、Windows操作系统4

1.2 AutoCAD 2000的新特性4

1.3 AutoCAD 2000对系统的要求及安装简介6

1.3.1 系统需求6

1.3.2 安装简介7

1.4 AutoCAD 2000的启动7

1.4.1 使用向导开始一幅新图(Use a Wizard)9

1.4.2 使用样板开始一幅新图(Use a Template)11

1.4.3 使用缺省设置开始一幅新图(Start from Scratch)12

1.4.4 从启动对话框中打开一幅旧图(Open a Drawing)13

1.5 AutoCAD 2000的工作界面13

1.5.1 标题栏14

1.5.2 图形窗口14

1.5.3 工具栏15

1.5.4 下拉菜单21

1.5.5 鼠标右击快捷菜单21

1.5.6 屏幕菜单23

1.5.7 命令窗口24

1.6.4 工具栏25

1.6.5 快捷菜单25

1.6.3 屏幕菜单25

1.6.6 功能键25

1.6 AutoCAD 2000的命令执行方式及比较25

1.6.2 下拉菜单25

1.6.1 命令行输入命令25

1.5.8 状态栏25

1.6.7 控制键26

1.7 AutoCAD 2000的图形文件管理26

1.7.1 创建新图形文件(New)26

1.7.2 打开已有的图形文件(Open)28

1.7.3 使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打开已有的图形文件31

1.7.4 打开多个已有的图形文件31

1.7.5 已有图形文件的部分打开、部分加载(Partiaload)32

1.7.6 图形文件的存盘(Qsave,Saveas,Save,Savetime)34

1.7.7 关闭当前图形文件(Close)37

1.7.8 退出AutoCAD 2000(Quit,Exit)37

1.8 AutoCAD 2000的帮助系统38

1.8.1 帮助命令(Help)38

1.8.2 在某个命令的对话框中拾取“Help”按钮41

第二章 绘图环境与辅助工具44

2.1 AutoCAD的坐标系简介44

2.2 图形单位设置(Units,DDunits)45

2.3 图形界限的设置(Limits)49

2.4 图层的设置与管理(Layer)50

2.5 对象特性工具栏中的图层管理操作63

2.6 用Purge命令删除未引用项66

2.7 重新命名命令(Rename)67

2.8 快捷工具下拉菜单中的图层操作命令68

2.8.1 图层管理器(Lman)69

2.8.2 图层匹配(Laymch)74

2.8.3 改变至当前图层(Laycur)74

2.8.4 图层隔离(Layiso)74

2.8.5 图层冻结(Layfrz)75

2.8.6 解冻所有图层(Laythw)76

2.8.7 图层关闭(Layoff)77

2.8.8 打开所有图层(Layon)77

2.8.9 图层锁定(Laylck)77

2.8.10 图层解锁(Layulk)77

2.8.11 图层合并(Laymrg)78

2.8.12 图层删除(Laydel)79

2.9 图形显示79

2.9.1 视图缩放(Zoom)79

2.9.2 视图平移(Pan,-Pan)83

2.10 鸟瞰视图(Dsviewer)84

2.10.1 View(视图)下拉菜单85

2.10.2 Option(选项)下拉菜单86

2.11 重画与重新生成命令86

2.11.1 重画命令(Redraw)87

2.11.2 生新生成命令(Regen)87

2.12 精确定位点的工具——坐标输入和点过滤87

2.12.1 坐标输入方法88

2.12.2 点过滤90

2.13.1 栅格(Grid)92

2.13 精确定位点的工具——栅格和栅格捕捉92

2.13.2 栅格捕捉(Snap)93

2.13.3 正交模式(Ortho)94

2.13.4 “草图设置”对话框的“捕捉和栅格”选项卡(Dsettings)95

2.14 精确定位点的工具——对象捕捉97

2.14.1 单点对象捕捉模式97

2.14.2 自动对象捕捉模式的设置105

2.14.3 在“选项”对话框“草图”选项卡中设置自动捕捉106

2.15 精确定位点的工具——自动追踪108

2.15.1 极轴追踪108

2.15.2 极轴追踪的设置109

2.15.4 对象捕捉追踪111

2.15.3 覆盖追踪角度111

2.15.5 自动追踪的设置112

2.16 构造选择集113

2.16.1 对象选择方式113

2.16.2 设置对象选择模式118

2.16.3 对象编组(Group)120

2.16.4 快速选择(Qselect)125

2.17 用夹点进行对象的快速编辑129

2.17.1 夹点的设置129

2.17.2 对象夹点的基本操作130

2.17.3 用对象夹点编辑对象131

2.17.4 夹点编辑的特殊情形135

3.1 直线命令(Line)137

第三章 二维绘命令137

3.2 射线命令(Ray)138

3.3 构造线命令(Xline)139

3.4 多线的绘制与设置142

3.4.1 多线命令(Mline)142

3.4.2 多线样式命令(Mlstyle)144

3.5 圆命令(Circle)150

3.6 圆弧命令(Arc)153

3.7 多段线命令(Pline)156

3.8 矩形命令(Rectang)161

3.9 宽线命令(Trace)164

3.10 多边形命令(Polygon)165

3.11 椭圆及椭圆弧命令(Ellipse)167

3.12 样格曲线命令(Spline)171

3.13 创建点对象173

3.13.1 放置点命令(Point)173

3.13.2 设置点显示类型和大小命令(Ddptype)175

3.13.3 放置等分点命令(Divide)175

3.13.4 等间距放置点命令(Measure)175

3.14 填充圆环命令(Donut)177

3.15 二维填充命令(Solid)178

3.16 云线命令(Revcloud)180

3.17 图案的填充与编辑182

3.17.1 图案填充命令(Bhatch)182

3.17.2 图案填充编辑命令(Hatchedit)192

3.17.3 超级图案填充命令(Superhatch)193

第四章 图形编辑与修改命令199

4.1 删除命令(Erase)200

4.2 复制命令(Copy)200

4.3 移动命令(Move)202

4.4 镜像命令(Mirror)203

4.5 偏移复制命令(Offset)204

4.6 阵列命令(Array)206

4.7 旋转命令(Rotate)208

4.8 比例命令(Scale)209

4.9 拉伸命令(Stretch)210

4.10 长度命令(Lengthen)211

4.11 修剪命令(Trim)214

4.12 延伸命令(Extend)215

4.13 切断命令(Break)216

4.14 倒圆角命令(Fillet)217

4.15 倒角命令(Chamfer)219

4.16 分解命令(Explode)222

4.17 多段线编辑命令(Pedit)222

4.18 多线编辑命令(Mledit)226

4.19 样格曲线编辑命令(Splinedit)234

4.20 对齐命令(Align)239

4.21 快捷下拉菜单中的图形编辑命令240

4.21.1 多重图元拉伸命令(Mstretch)240

4.21.2 移动、复制、旋转命令(Mocoro)241

4.21.3 特定边界修剪命令(Extrim)243

4.21.4 多重多段线编辑命令(Mpedit)244

4.21.5 多重多段线合并命令(Pljoin)245

4.21.6 封闭命令(Wipeout)246

4.21.7 扩展修剪命令(Clipit)248

4.21.8 开头框架命令(Tframes)249

第五章 文字处理命令251

5.1 文字样式命令(Style)251

5.2 绘制单行文字命令(Text)256

5.3 绘制多行文字命令(Mtext)260

5.4 编辑文字命令(Ddedit)268

5.5 控制文字显示方式命令(Qtext)269

5.6 拼写检查命令(Spell)270

5.7 查找与替换命令(Find)272

5.8.1 文本自适应命令(Textfit)276

5.8 快捷下拉菜单中的文本编辑命令276

5.8.2 文本屏蔽命令(Textmask)277

5.8.3 解除文本屏蔽命令(Textunmask)279

5.8.4 分解文本命令(Txtexp)279

5.8.5 圆弧对齐文本命令(Arctext)279

5.8.6 远程文本命令(Rtext)283

5.8.7 转换为多行文本命令(Txt2mtxt)285

5.9 使用对象特性管理器编辑文字(Properties)287

第六章 图形块及外部参照291

6.1 图形块的概念291

6.2 创建块(Block,Bmake)292

6.3 块存盘(Wblock)295

6.4 基准点命令(Base)297

6.5 插入块和图形文件298

6.5.1 插入命令(Insert,Ddinsert)298

6.5.2 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选择图形文件插入到当前图形的方法301

6.5.3 多重块插入命令(Minsert)302

6.6 块的属性及其应用303

6.6.1 定义属性命令(Attdef)303

6.6.2 插入一个带属性的块示例304

6.6.3 控制属性的可见性(Attdisp)307

6.6.4 属性编辑命令I(Attedit)307

6.6.5 属性编辑命令II(-Attedit)309

6.6.6 提取属性命令(Attext)312

6.7 外部参照的概念316

6.8 外部参照的控制(Xref)318

6.9 外部参照从属符号322

6.10 外部参照绑定命令(Xbind)324

6.11 外部参照及块裁剪命令(Xclip)325

6.12 外部照管理的系统变量330

6.13 外部参照和块的在位编辑332

6.13.1 Refedit命令333

6.13.2 其他外部参照在位编辑命令335

6.14 快捷工具下拉菜单中的块和外部参照命令336

6.14.1 列表显示外部参照或块图元(Xlist)337

6.14.2 复制嵌套图元(Ncopy)338

6.14.3 块图元裁剪(Btrin)339

6.14.4 延伸到块图元(Bextend)339

6.14.5 编辑全局属性(Gatte)340

6.14.6 分解属性文本(Burst)341

第七章 尺寸标注与编辑命令342

7.1 尺寸标注的基础知识342

7.1.1 尺寸标注元素342

7.1.2 尺寸标注系统变量343

7.1.3 关联/非关联尺寸标注344

7.2 尺寸标注的类型344

7.3 尺寸标注命令的执行方式346

7.4 标注线性尺寸348

7.4.1 标注水平、垂直和旋转尺寸(Dimlinear)348

7.4.2 标注对齐尺寸(Dimaligend)352

7.4.3 标注基线尺寸(Dimbaseline)353

7.4.4 标注连续尺寸(Dimcontinue)354

7.5 标注角度尺寸(Dimangular)356

7.6 标注直径尺寸(Dimdiameter)357

7.7 标注半径尺寸(Dimradius)358

7.8 标注圆心标记(Dimcenter)359

7.9 标注引线(Qleader)359

7.10 标注坐标尺寸(Dimordinate)366

7.11 快速标注尺寸(Qdim)367

7.12 标注公差370

7.12.1 形位公差命令(Tolerance)370

7.12.2 尺寸公差的标注373

7.13 尺寸标注样式374

7.13.1 概述374

7.13.2 标注样式命令375

7.13.3 “新建、修改和替代标注样式”对话框379

7.14.1 Dimedit命令392

7.14 尺寸标注的编辑392

7.14.2 Dimtedit命令394

7.14.3 尺寸界线倾斜命令(Oblique)395

7.14.4 Dimoverride命令396

7.14.5 更新尺寸标注397

7.14.6 应用特性匹配命令更新尺寸标注(Matchprop)397

7.14.7 应用对象夹点编辑尺寸标注对象398

7.15 使用对象特性管理器编辑尺寸标注(Properties)398

7.16 快捷工具下拉菜单中的尺寸标注编辑命令400

7.16.1 附着引线到注释命令(Qlattach)400

7.16.2 从注释拆离引线命令(Qldetachset)401

7.16.4 标注样式输出命令(Dimex)402

7.16.3 全局附着引线到注释命令(Qlaatachset)402

7.16.5 标注样式输入命令(Dimin)403

第八章 查询命令405

8.1 面积与周长测量命令(Area)405

8.2 距离测量命令(Dist)409

8.3 点坐标测量命令(Id)409

8.4 列表显示命令(List)410

8.5 数据库列表显示命令(Dblist)411

8.6 质量特性命令(Massprop)412

8.7 状态显示命令(Status)414

8.8 时间显示命令(Time)415

8.9 系统变量设置命令(Setvar)415

9.1 启动AutoCAD 2000设计中心417

第九章 AutoCAD 2000设计中心417

9.2 设计中心工具栏421

9.3 查找426

9.4 设计中心“内容窗口”显示图形文件时的鼠标右键快捷菜单操作433

9.5 设计中心“内容窗口”显示内容时的鼠标右键快捷菜单操作435

9.6 从设计中心标准件图形文件中插入块到当前图形的方法437

第十章 工作标签与打印出图443

10.1 工作标签与工作空间的概念443

10.2 模型标签和布局标签的切换445

10.3 创建新布局446

10.3.1 以向导方式创建新布局(Layoutwizard)446

10.3.2 Layout命令创建新布局453

10.4 布局标签的页面设置与打印出图456

10.4.1 “页面设置”对话框—“打印设备”选项卡460

10.4.2 命名打印样式的使用491

10.4.3 “页面设置”对话框—“布局设置”选项卡与打印出图493

10.4.4 命名和保存页面设置496

10.4.5 从其他图形文件中输入页面设置到当前图形命令(Psetupin)496

10.5 打印出图命令(Plot,Print)497

10.6 视口501

10.6.1 模型标签和布局标签中的视口命令(Vports)501

10.6.2 创建非矩形视口508

10.6.3 布局标签中视口的管理511

10.6.4 模型标签中视口的管理514

10.6.5 Redrawall和Regenall515

10.7 布局标签中的图层控制命令(Vplayer)516

10.8 批量打印工具(Batch Plot Utility)518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图的绘制527

11.1 建筑总平面图527

11.1.1 作图准备528

11.1.2 绘制拟建建筑物529

11.1.3 绘制周围原有建筑物530

11.1.4 绘制道路及周围环境530

11.1.5 标注尺寸、绘制标高及说明文字531

11.2.1 作图准备531

11.2 建筑平面图532

11.2.2 根据设计方案绘制轴线533

11.2.3 绘制柱子534

11.2.4 绘制墙线和开门、窗洞535

11.2.5 定义窗、门块538

11.2.6 插入窗、门块538

11.2.7 绘制阳台538

11.2.8 绘制内楼梯、文字和标高540

11.2.9 镜像对面单元平面图,绘制公共楼窗和楼梯541

11.2.10 编辑修改图形和镜像复制543

11.2.11 绘制轴线编号和标注尺寸544

11.3 建筑立面图545

11.3.1 作图准备545

11.3.2 绘制辅助线551

11.3.3 绘制一、二层楼的背立面图形552

11.3.4 完善背立面图形552

11.4 其余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556

11.5 建筑详图的绘制557

11.6 添加图框和标题栏558

11.6.1 图纸幅面国家标准简介558

11.6.2 创建标准图框图形文件558

11.6.3 创建布局标签及打印出图560

11.6.4 模型标签与布局标签打印出图的比较564

第十二章 三维绘图环境566

12.1 用户坐标系566

12.1.1 创建用户坐标系命令(UCS)566

12.1.2 管理用户坐标系命令(Ucsman,Dducs)573

12.1.3 控制UCS图标的显示方式命令(Ucsicon)577

12.2.1 用Vpoint命令观察模型578

12.2 三维图形的显示578

12.2.2 用Ddvpoint命令观察模型581

12.2.3 平面视图命令(Plan)582

12.2.4 用Dview命令观察模型582

12.2.5 三维动态观察器588

12.2.6 三维动态观察器的鼠标右键快捷菜单593

12.2.7 用-View命令观察模型593

12.2.8 用View命令观察模型599

第十三章 创建与编辑3D表面模型602

13.1 概述602

13.2 创建简单3D表面对象603

13.2.1 设置当前高度和厚度命令(Elev)603

13.2.2 创建面域对象(Rengion)605

13.3.1 创建3D表面(3Dface)606

13.3 创建其他3D表面对象606

13.3.2 控制3D面边界的可见性(Edge)609

13.3.3 创建3D网格(3Dmesh)610

13.3.4 创建3D拓扑网格(Pface)611

13.3.5 创建直纹面(Rulesurf)613

13.3.6 创建平移曲面(Tabsurf)614

13.3.7 创建旋转曲面(Revsurf)614

13.3.8 使用四个邻接边创建边界曲面(Edgesurf)615

13.3.9 网格曲面的分解(Explode)616

13.4 用基本形体表面构造函数生成3D对象616

13.4.1 创建长方体表面(Ai_Box)616

13.4.2 创建棱锥体表面(Ai_Pyramid)618

13.4.4 创建上半球面(Ai_Dome)620

13.4.3 创建楔形体表面(Ai_Wedge)620

13.4.5 创建下半球面(Ai_Dish)621

13.4.6 创建球形表面(Ai_Sphere)621

13.4.7 创建圆锥形表面(Ai_Cone)622

13.4.8 创建圆环形表面(Ai_Torus)623

13.4.9 创建网格表面(Ai_Mesh)623

13.5 三维空间编辑命令624

13.5.1 三维旋转命令(Rotate3D)624

13.5.2 三维镜像命令(Mirror3D)626

13.5.3 三维阵列命令(3Darray)628

13.5.4 延伸(Extend)和剪切(Trim)命令在三维空间中的应用630

14.2 使用基本实体单元创建实体模型632

14.1 概述632

第十四章 创建与编辑三维实体模型632

14.2.1 创建长方体实体(Box)633

14.2.2 创建球体实体(Sphere)635

14.2.3 创建圆柱体实体(Cylinder)636

14.2.4 创建圆锥体实体(Cone)637

14.2.5 创建楔体实体(Wedge)638

14.2.6 创建圆球体实体(Torus)641

14.3 由二维对象创建三维实体641

14.3.1 将二维对象拉伸成三维实体(Extrude)641

14.3.2 将二维对象旋转成三维实体(Revolve)643

14.4 实体剖切命令(Slice)645

14.6 干涉命令(Interfere)647

14.5 创建实体的剖面(Section)647

14.7 创建多面视图(Solview)649

14.8 生成截面轮廓图(Soldraw)652

14.9 创建三维实体图像的轮廓(Soldprof)653

14.10 三维实体的布尔运算654

14.10.1 并集(Union)654

14.10.2 差集(Subtract)655

14.10.3 交集(Intersect)656

14.11 三维实体的编辑656

14.11.1 倒直角(Chamfer)656

14.11.2 倒圆角(Fillet)657

14.11.3 分解(Explode)657

14.11.4 编辑三维实体的面、边和体(Solidedit)658

15.1.1 Shade命令669

第十五章 三维模型的着色与渲染669

15.1 创建三维模型的着色阴影图669

15.1.2 Shademode命令670

15.2 创建三维模型的渲染图(Render)673

15.3 光源命令(Light)679

15.4 场景命令(Scene)685

15.5 材质命令(Matlib)686

15.6 材质设置命令(Rmat)688

15.7 贴图命令(Setuv)697

15.8 背景命令(Background)697

15.9 配景698

15.9.1 新建配景命令(Lsnew)698

15.9.3 配景库命令(Lslib)700

15.9.2 编辑配景命令(Lsedit)700

15.10 雾化/深度设置命令(Fog)701

15.11 渲染配置命令(Rpref)703

15.12 渲染统计信息命令(Stats)704

第十六章 三维建筑效果图的绘制方法与示例705

16.1 概述705

16.2 建筑物单体建模705

16.3 组装建筑物的单体736

16.4 创建地面736

16.5 渲染738

附录一 AutoCAD 2000命令集744

附录二 AutoCAD 2000系统变量一览表758

附录三 AutoCAD 2000尺寸标注系统变量一览表(共69个)7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