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类与森林共生 中日森林文化和森林环境教育之思考 中日双语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人类与森林共生 中日森林文化和森林环境教育之思考 中日双语
  • 吴守蓉,(日)宫林茂幸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7766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森林-文化-对比教育-中国、日本;森林-生态环境-环境教育-对比教育-中国、日本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类与森林共生 中日森林文化和森林环境教育之思考 中日双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 日本篇25

第一章 日本森林文化概念25

第一节 日本森林与森林利用历史25

一、森林大国日本25

二、日本森林利用历史27

三、日本文化与森林的交融28

第二节 森林文化的概念“山、木与人的融合”30

第三节 森林文化理念模式33

第四节 日本式森林文化建设模式34

第二章 日本森林文化论37

第一节 日本著名学者森林文化论研究成果37

一、日本人的自然观38

二、森林与人类的文化史39

三、森林型思考与沙漠型思考39

第二节 森林文化宗教论42

一、森林文化之平等原理和循环的思想42

二、阿伊努人送熊仪式与泛灵论42

三、古树是神43

四、日本佛教变成了森林的宗教44

五、日本文化论与森林文化论45

第三节 森林文化政策论46

一、森林文化政策的研究46

二、传统的“林野入会”制度47

三、日本森林管理三大制度支柱47

第四节 森林多种功能论49

一、森林三大原理与八大功能50

二、森林的双重特性51

第五节 森林文化价值论52

一、环境经济学对森林价值的分类52

二、从时空动态视角看森林价值52

三、森林文化的经济价值53

第六节 森林文化技术论——森林经营与管理53

一、森林经理学中蕴藏着森林文化创造技术与思想53

二、景观林业(landscape forestry)的实践54

三、日本森林经营研究与实践最前沿一森林团地法人化经营54

四、森林团地法人化经营文化论55

第七节 森林文化环境教育论56

第三章 典型的日本森林文化59

第一节 日本照叶林文化59

一、照叶林的特征与分布59

二、照叶林文化的概念60

三、照叶林文化的发展过程与特色61

四、绫町照叶林及其文化的保护62

第二节 中国照叶林以及照叶林文化63

第三节 枹栎树林文化65

一、枹栎树林带的特征65

二、白神山地66

三、青秋林道建设反对运动67

第四节 里山杂木林文化与人工美林文化68

一、里山杂木林文化68

二、人工美林文化69

第四章 日本森林环境教育72

第一节 日本环境教育与发展历程72

一、环境的定义72

二、环境教育的定义72

三、日本环境教育发展历程73

第二节 日本森林环境教育的概念75

一、森林环境教育的概念75

二、森林教育与野外教育75

三、森林环境教育学76

第三节 日本森林环境教育的发展过程与借鉴77

第四节 中日森林环境意识比较研究81

一、环境意识研究现状与方法81

二、中日森林环境意识问卷调查比较81

三、中日森林环境意识问卷调查的多重比较检验83

第五章 现代社会与森林环境教育88

第一节 现代社会88

第二节 教育改革89

第三节 环境教育的方法90

第四节 森林环境教育实践:农村地域森林文化体验91

第五节 森林文化与环境教育结合的新实践:多摩川源流大学92

第六章 富裕生活与森林共生社会94

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思考94

第二节 地域建设与森林共生社会95

第三节 森林利用的变迁与人类生活98

第四节 山村地域开发与森林环境保护100

第五节 城市与山村共建的森林共生理论104

第六节 追求人类与森林共生的社会104

第二部 中国篇109

第七章 中国森林与森林政策109

第一节 中国森林荒废历史及其原因109

一、农业的发展109

二、历史上的两次人口剧增110

三、薪炭材与棺材用材等导致木材大量消耗112

第二节 植树造林与森林资源变化113

第三节 森林、林业政策的生态转向114

一、重视生态环境效益的森林与林业政策114

二、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116

第八章 中国森林文化119

第一节 森林文化与人类文明119

第二节 人类与森林的关系在博弈中发展120

第三节 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122

第四节 古代森林文化124

第五节 森林文化的结构系统125

第六节 中国学术界研究森林文化、生态文化的热潮127

第九章 中国环境教育与森林环境教育129

第一节 斯德哥尔摩会议——中国环境保护的开始129

第二节 中国环境教育的发展过程130

一、高校设置相关环境专业130

二、中小学环境教育制度化131

三、课程改革推进环境教育131

第三节 中小学环境教育主要的政策制度132

一、“绿色学校”项目132

二、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132

三、《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的制订与颁布132

第四节 学校开展环境教育主要方式——渗透式与实践133

一、课程渗透133

二、自然课教材中环境教育的渗透134

三、社会课教材中环境教育的渗透134

四、小学教科书中树木学习的渗透教育135

五、实践型环境教育135

第五节 影响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因素135

第六节 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NGO在环境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37

第七节 中国森林环境教育之路138

一、把森林作为环境教育场所的可能性138

二、建立联合运行机制139

三、培养专业森林指导员139

四、创建人类与森林共生的社会1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