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建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8601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69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483页
- 主题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问题提出1
1.2 文献综述4
1.3 研究界定18
2 中国共产党环境保护思想的来源26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26
2.1.1 人类双重属性的本质26
2.1.2 人类的自然属性及需求29
2.1.3 人类的社会属性及需求31
2.1.4 双重属性下的生态保护33
2.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自然观39
2.2.1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然哲学观40
2.2.3 万物平等、尊重生命的自然伦理观41
2.2.3 顺应自然、永续利用的自然保护观42
2.3 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44
2.3.1 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出现45
2.3.2 发达国家在理论方面的探索49
2.3.3 发达国家在实践方面的探索57
2.4 社会主义国家环境治理的成败得失61
2.4.1 苏联环境治理的成败得失61
2.4.2 中国环境治理的成败得失65
2.5 结论66
3 萌芽期:开展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68
3.1 新中国成立初的政治口号及环境影响69
3.1.1 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及环境影响70
3.1.2 “大跃进”运动及环境影响76
3.1.3 “除四害”运动及环境影响82
3.1.4 农业学大寨运动及环境影响85
3.1.5 “以粮为纲”口号及环境影响87
3.2 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及影响90
3.2.1 爱国卫生运动及环境影响90
3.2.2 绿化祖国运动及环境影响93
3.2.3 增产节约、综合利用运动及环境影响99
3.3 评价106
3.3.1 基本特点106
3.3.2 存在不足112
4 探索期: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艰难抉择122
4.1 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恶化现状122
4.1.1 环境持续恶化,污染严重123
4.1.2 资源存量减少,浪费过大124
4.1.3 生态破坏突出,形势严峻125
4.2 环境治理的理念、制度和措施127
4.2.1 环境问题认识的转变128
4.2.2 环境法律制度的建设140
4.2.3 环境管理体制的构建147
4.2.4 环境教育与宣传的开展149
4.2.5 植树造林活动的推广151
4.2.6 乡镇企业的环境监管154
4.3 评价158
4.3.1 取得成就158
4.3.2 主要特点162
4.3.3 存在不足167
5 转折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实践175
5.1 影响中国环境保护战略转变的因素175
5.1.1 环境议题国际化175
5.1.2 自然资源市场化178
5.1.3 生态环境持续恶化179
5.2 环境治理的理念、制度和措施182
5.2.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实践182
5.2.2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197
5.2.3 环境治理经济手段的运用200
5.2.4 环境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202
5.2.5 清洁生产理念的提出和实施204
5.3 评价207
5.3.1 基本特点208
5.3.2 存在不足216
6 成熟期:人与自然和谐成为党的指导思想219
6.1 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219
6.2 环境治理的理念、制度和措施222
6.2.1 系列战略思想的提出222
6.2.2 环境治理理念的突破232
6.2.3 循环经济模式的推行241
6.2.4 节能减排成约束指标249
6.2.5 环境治理体系的完善251
6.2.6 生态保护工作的推进257
6.3 评价258
6.3.1 基本特点258
6.3.3 存在不足268
7 完善期: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到行动272
7.1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意义272
7.2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确立275
7.2.1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确立的过程275
7.2.2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确立的意义278
7.3 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280
7.3.1 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地位的明确281
7.3.2 生态环境治理规律遵循的强化286
7.3.3 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体系的构建291
7.3.4 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模式的打造299
7.3.5 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责任担当300
7.3.6 党和政府主体责任的监督考核303
7.4 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维308
7.4.1 体现时代要求、强化规律遵循的战略思维308
7.4.2 掌握主要矛盾、推进协同治理的辩证思维310
7.4.3 强化刚性约束、注重执行绩效的法治思维312
7.4.4 恪守生态红线、维护生态安全的底线思维313
7.5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新布局317
7.6 评价319
8 中国共产党环境保护思想中蕴含的价值理念330
8.1 以人为本330
8.1.1 以人为本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体现330
8.1.2 从退耕还林政策变迁看以人为本338
8.2 环境正义340
8.2.1 环境正义是环境治理的内在要求340
8.2.2 中国共产党追求环境正义的体现343
8.3 环境民主350
9 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特点和经验355
9.1 基本特点355
9.1.1 经济发展、增进民生、保护环境相融合355
9.1.2 理念设计、规划实施和制度推进相统一367
9.1.3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和典型示范相结合372
9.2 基本经验377
9.2.1 党的领导是优势377
9.2.2 创新改革是灵魂384
9.2.3 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调整是主线389
9.2.4 制度体系建设是保障396
9.2.5 环境科技是推动力403
9.2.6 环境伦理秉承是特色413
9.2.7 群众主体作用发挥是关键421
9.2.8 及时总结经验是方法423
9.2.9 接轨全球治理是条件429
10 结论与展望441
10.1 结论441
10.2 展望450
后记464
热门推荐
- 1153010.html
- 3044029.html
- 840522.html
- 1765382.html
- 2286160.html
- 2917699.html
- 556097.html
- 62090.html
- 966769.html
- 9547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06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5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96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9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4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90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4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92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