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建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会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声雄,徐韵发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002699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党史/党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创建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创建理论篇5
第一章 学习型社会概念的提出5
一、党的十六大把创建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5
二、学习型社会是时代的产物8
(一)面时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成了振兴中华的核心问题9
(二)变革的时代,惟有学习才能适9
(三)以10倍的速度变化的时代,要求学习速度大于变化速度10
(四)“居危思进”的时代更需要学11
(五)以学习力取胜的时代,学习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养料12
三、朗格朗的终身教育与赫钦斯的《学习型社会》13
(一)保罗 朗格朗与终身教育思潮13
(二)赫钦斯与《学习型社会》21
第二章 学习型社会的特征28
一、从终身教育的视角,学习型社会有六大学习特征28
(一)全过程学习特征28
(五)个性创意特征29
(四)相对意义特征29
(三)生活方式特征29
(二)全方位学习特征29
(六)即时学习特征30
二、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学习型社会有六大文化特征30
(一)学习力文化30
(二)快乐生活文化30
(三)创新文化31
(四)反思文化31
(五)共享文化32
(六)速度文化32
三、发达国家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特点33
(一)新加坡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特点33
(二)瑞典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特点35
(三)美国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特点38
(四)英国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特点41
(五)日本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特点44
(一)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根据本国国情,选定适合自己国家的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载体47
四、发达国家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比较分析与思考47
(二)发达国家以能使广大国民“活出生命意义”为根本宗旨48
(三)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建立立法保障机制,确保创建学习型社会持续有效地实施49
第三章 学习型社会的基石——学习型组织51
一、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社会的关系51
二、学习型组织在管理上的地位54
(一)学习型组织的要点57
(二)学习型组织的特征57
三、学习型组织的含义57
(三)学习型组织的技术59
(四)学习型组织的行为准则61
(五)学习型组织的评估标准62
第四章 学习型组织与传统组织的比较64
一、世界500强中两类组织的效益比较64
(一)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作用65
(二)管理重心与创造力67
二、两类组织的学习比较69
(二)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强调持久的、终身的学习70
(一)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强调自主学习70
(三)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强调“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71
(四)学习型组织强调“双环学习”71
(五)学习型组织强调学会学习73
(六)学习型组织强调学后要有新行为73
(七)学习型组织强调组织学74
三、两类组织的管理比较75
中篇 创建策略篇81
第一章 抓住“变革”与“创新”两个核心环节81
一、以变革为主题创建学习型组织81
(一)变革是学习型组织永恒的主题81
(二)将变革作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主旋律83
二、在创新中发展学习型组织89
(一)创新是学习型组织发展的灵魂89
(二)将学习目标指向创新91
第二章 创建的三个关键问题94
(一)什么是生态学观点95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需要改变思维方式——树立生态学变革观95
(二)运用生态学变革观指导创建工作96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应该由谁领导——由三种人组成的领导群98
(一)领导群的新概念98
(二)组成领导群的三种人99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要应对十项挑战——值得重视的“五三一策略”101
(一)创建面临的十项挑战101
(二)值得关注的“五三一策略”104
第三章 方案设计及策略思想106
一、方案的基本框架106
(一)关于指导思想106
(二)关于现状分析107
(三)关于学习原则108
二、创建的切入定位110
(一)从组织发展战略切入定110
(二)确立全方位的学习流程111
(三)突出阶段性创建重点112
(四)营造创新的空间113
三、创建的策略思想114
(一)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队而不是个人114
(二)辨识组织的学习智障114
(三)与开创性的学习结合起来114
(四)找出杠杆点,提出杠杆解114
(五)找到适合的起跑点115
第四章 建设学习型的企业文化117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117
二、创建学习型企业必须同步建设相匹配的、有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119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119
(二)企业文化的五大组成要素122
(三)企业文化的作用128
(四)学习型企业文化特色的主要体现130
(五)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操作思路135
第五章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学习管理架构140
(一)信息化的哲学观——从二元世界到三元世界141
一、什么是信息化141
(二)信息化的系统动力学观143
(三)信息化的企业机构观145
二、学习型组织和企业信息化的结合部146
(一)建立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管理体制模型147
(二)建立团队协作关系149
三、在企业信息化的实践中发挥学习型组织的作用150
(一)学习型组织是信息化的开路先锋152
(二)业务流程再造工程——学习型组织的同盟军153
(三)用共同愿景来帮助建立企业的ERP和cSCW系统158
(四)能力成熟度模型CMM161
四、一个采用学习型组织实现过程信息化的案例162
第六章 高度重视学习型组织的时间管理164
一、学习型组织的时间观165
(一)不再与时间为敌165
(三)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效益166
(二)给学习与反思留下时间166
二、学习型组织的时间管理167
(一)创造时间168
(二)行动中反思169
(三)合理把握自己的生物钟171
下篇 创建方法篇177
第一章 按照六大特征审视自己的组织177
(一)组织运营流程方面的精简178
一、精简的特征178
(二)组织结构方面的精简179
二、扁平化的特征181
(一)扁平化必须根除“恐龙症”181
(二)扁平化必须“以基层为主”182
三、有弹性的特征183
(一)有弹性的组织具有柔性、适应性183
(二)如何增强组织的弹性184
四、不断自我创造的特征185
(二)不断自我创造的对策186
(一)不断自我创造的意义186
五、善于学习的特征187
(一)善于学习的五方面含义187
(二)传统型组织与学习型组织学习特征的区别189
六、自主管理的特征190
(一)自主管理的效能190
(二)上海宝钢自主管理经验192
第二章 开展五项修炼195
一、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197
(一)自我超越是个人成长的学习修炼197
(二)自我超越需要良好的组织环境199
二、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200
(一)什么是心智模式200
(二)怎样改善心智模式200
三、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202
(一)共同愿景的三要素203
(二)怎样建立共同愿景203
四、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204
(一)团队学习的关键是深度汇谈205
(二)团队学习的智障是“习惯性防卫”206
(三)团队学习的目标是形成“向上发展型共识”206
五、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207
(一)系统思考是从根本上改变思考问题的方法207
(二)系统思考的原理:结构影响行为208
(三)系统思考与其他四项修炼的关系210
第三章 领导者要当好“三个角色”213
一、设计师214
(一)设计师的重要作用214
(二)设计内容216
二、仆人219
(一)当共同愿景的仆人219
(二)选择好愿景,才能成为真正的仆人219
三、教练220
(一)什么是教练220
(二)教练的作用221
(四)教练的四种能力222
(三)教练的核心原理222
(五)教练的教练内容223
(六)教练与传统管理者的特色区别225
第四章 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226
一、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是时代的呼唤226
(一)新时代对各级领导班子提出新挑战226
(二)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初获成果229
二、怎样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232
(一)形成共识,班子成员齐投入233
(二)愿景导向,不断超越明方向234
(三)围绕中心,学以致用求实效235
(四)把握灵魂,创新变革迎挑战236
(五)建立制度,持之以恒促成果237
一、什么是组织学习的三大系统239
(一)组织学习的三大要素239
第五章 设计与建立组织学习的三大系统239
(二)建立组织学习三大系统的作用241
二、设计与建立组织学习三大系统的举措242
(一)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组织学习系统242
(二)以反思为基础的组织学习系统244
(三)以共享为基础的组织学习系统246
第六章 全面开发与提升员工的学习力248
一、学习力的组成要素及其系统分析248
(一)学习力的三要素249
(二)学习力的两个子系统251
二、员工学习力对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性252
(一)市场竞争说到底是学习力的竞争252
(二)怎样鉴定领导的学习力255
三、开发员工学习力的操作思路与案例256
(一)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257
(二)科学有效地挤兑学习时间258
(三)重视内源、外源学习并设立信息主管261
(四)选择紧扣实际的现代学习内容263
(五)定期召开领导干部“述学”报告会和员工学习成果汇报会265
(六)要重视运用学习策略,开展研究性学习266
(七)建立激励机制267
第七章 以创建高效的学习型团队为基础268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为何要以学习型团队为基础269
(一)团队是实现组织扁平化运作的最好途径269
(二)团队是最佳学习单位269
(三)团队是所有组织改进业绩的关键270
(二)团队的类型271
二、把握团队建设的基本要素,培育高效的学习型团队271
(一)什么是团队271
(三)团队的基本要素272
三、抓住学习型团队基本特征,努力做好创建工作275
(一)内部结构特275
(二)外部环境特征276
(三)文化特征277
(一)权力的七个基石278
四、努力提高素质,当好学习型团队领导278
(二)学习型团队领导的六项职责279
(三)学习型团队领导的素质要求281
五、加强团队学习修炼,不断追求团队高绩效282
(一)抓好团队学习的几个环节282
(二)检验团队学习的三条标准284
第八章 以掌握系统思考的“十一项秘诀”为基本功285
一、今日的问题来自昨天的解——系统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286
二、愈用力推,系统反弹力量愈大——非系统的“补偿性回馈”287
三、渐糟之前先渐好——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288
四、显而易见的解往往无效——“刻舟求剑”式的非系统思考结果289
五、对策可能比问题更糟——舍本逐末的解决方案290
六、欲速则不达——组织的系统有其自身规律290
七、因与果在时空上并不紧密相连——“归罪于外”与系统思考有悖291
八、寻找小而有效的高杠杆解——最省力的解292
九、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动态流程思考293
十、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管理中的系统整体294
十一、没有绝对的内外——内外是相互转化的295
第九章 以消除组织的“七大智障”为抓手297
一、“七大智障”现象299
(一)局限思考299
(二)归罪于外300
(三)缺乏整体思考的主动积极性300
(四)专注个别事件301
(五)煮青蛙的故事301
(六)从经验中学习的错觉302
(七)管理团体的迷思303
二、重塑组织文化,消除“七大智障”304
第十章 创建学习型家庭309
一、什么是学习型家庭310
(一)学习型家庭的六大特征310
(二)创建学习型家庭,家长要坚持“十要十不要”313
(一)莱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创建学习型家庭方案315
二、创建学习型家庭方案315
(二)上海市延吉新村街道创建学习型家庭方案317
三、学习型家庭评估方案319
(一)上海市青浦区学习型家庭评估方案319
(二)上海市闵行区华坪小学“五个一”星级评估方案321
第十一章 使用正确的理念和方法进行评估322
一、评估依据324
三、关于评估报告325
二、评估程序325
第十二章 中国创建学习型城市选例328
一、国内已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城市一览329
二、创建学习型城市选例329
选例一:上海市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六大目标329
选例二:大连市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四个强调331
选例三:青岛市创建学习型城市强化三方面工作332
选例四:常州市创建学习型城市,精心组织创新工程332
参考文献336
后记338
热门推荐
- 83631.html
- 2412339.html
- 3481956.html
- 3550496.html
- 390979.html
- 687691.html
- 2523130.html
- 1970139.html
- 1331701.html
- 7389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06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95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90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3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4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5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56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00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9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