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曹万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2126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756页
- 文件大小:126MB
- 文件页数:768页
- 主题词:现代文学-文学史-中国-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编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先导期(1898-1916)11
第一章 文学改良11
第一节 传教士、留学生、翻译与中国现代汉语文学之思想渊源12
第二节 从经学启蒙到文学启蒙14
第三节 晚清白话文运动16
第二章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诸文体之发端19
第一节 “诗界革命”及近代诗歌之语言困境20
第二节 “小说界革命”与现代汉语小说之滥觞22
第三节 梁启超的“文界革命”与现代汉语散文创作之勃兴28
第四节 王国维的“理论革命”与近代话剧之起伏29
第二编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成形期(1917-1927)37
第三章 “文学革命”与现代汉语文学成形37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人道主义诸思潮38
第二节 “文学革命”与中国现代汉语文学成形41
第三节 西方文艺思想传播与初期革命文学倡导46
第四章 现代汉语文学文体的成形51
第一节 杂感的“热风”52
第二节 “尝试”的新诗53
第三节 小说的“呐喊”56
第四节 “难产”的话剧60
第五章 纯文学社团的蜂起和文学流派的产生64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65
第二节 创造社66
第三节 新月社与现代评论派69
第四节 其他文学社团及刊物71
第六章 鲁迅(上)75
第一节 生平、思想和文学道路76
第二节 《呐喊》与《彷徨》80
第三节 《阿Q正传》85
第四节 前期杂文与散文90
第七章 郭沫若98
第一节 生平、思想和文学道路99
第二节 《女神》102
第三节 历史剧106
第八章 成形期的小说创作109
第一节 叶绍钧的小说110
第二节 郁达夫的小说113
第三节 文学研究会作家群的小说117
第四节 乡土文学及其小说创作120
第五节 创造社作家群的小说123
第九章 成形期的诗歌创作128
第一节 自由体诗129
第二节 象征诗派与李金发132
第三节 格律诗派135
第四节 闻一多与徐志摩137
第十章 成形期的散文与戏剧143
第一节 朱自清和冰心的散文144
第二节 周作人和郁达夫等人的散文147
第三节 成形期的话剧运动与创作151
第三编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成熟期(1928-1949)159
第十一章 成熟期的文学运动与思潮159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左翼、右翼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160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人道主义文学思潮167
第三节 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解放区文艺运动与论争170
第十二章 鲁迅(下)176
第一节 鲁迅杂文的历史地位177
第二节 鲁迅杂文的思想成就178
第三节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质181
第四节 《故事新编》184
第十三章 茅盾186
第一节 茅盾的生平与文学道路187
第二节 《蚀》190
第三节 《子夜》193
第四节 《林家铺子》等短篇小说200
第五节 《霜叶红似二月花》等203
第十四章 巴金209
第一节 巴金的文学道路210
第二节 《家》212
第三节 《憩园》与《寒夜》215
第四节 《随想录》217
第十五章 老舍220
第一节 老舍的文学道路221
第二节 《月牙儿》224
第三节 《骆驼祥子》225
第四节 《四世同堂》228
第五节 《茶馆》230
第十六章 李劼人233
第一节 李劼人的生平和文学道路234
第二节 《死水微澜》237
第三节 李劼人其他小说及其文学史意义241
第十七章 左翼作家小说244
第一节 左翼作家小说概貌245
第二节 张天翼的小说248
第三节 沙汀的小说250
第四节 艾芜的小说253
第五节 丁玲的小说255
第六节 叶紫等作家的小说258
第七节 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创作259
第八节 萧红的小说262
第十八章 沈从文265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266
第二节 《边城》与《长河》269
第三节 短篇小说272
第十九章 京派小说275
第一节 京派276
第二节 京派小说作家及其创作278
第二十章 海派小说与20世纪30年代其他小说282
第一节 新感觉派小说283
第二节 其他海派小说291
第二十一章 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沦陷区、“孤岛”文学296
第一节 国统区、沦陷区、“孤岛”文学概貌297
第二节 张爱玲306
第三节 钱钟书310
第四节 路翎与师陀的小说312
第五节 徐訏与无名氏316
第二十二章 解放区小说321
第一节 赵树理322
第二节 解放区的其他小说326
第二十三章 现代派诗歌与其他诗歌333
第一节 左翼诗与乡土诗334
第二节 现代派诗歌336
第三节 戴望舒与卞之琳340
第四节 何其芳与其他诗人348
第二十四章 40年代的诗歌分野354
第一节 艾青355
第二节 七月诗派359
第三节 西南联大诗人群362
第四节 解放区的民歌体诗与国统区的政治讽刺诗366
第二十五章 成熟期的散文创作371
第一节 散文创作372
第二节 杂文创作377
第三节 报告文学的发展380
第二十六章 曹禺388
第一节 曹禺的文学道路389
第二节 《雷雨》390
第三节 《日出》和《原野》395
第四节 《北京人》399
第二十七章 成熟期的戏剧与电影404
第一节 左翼戏剧运动与夏衍的话剧405
第二节 田汉的话剧创作407
第三节 陈白尘的话剧创作409
第四节 吴祖光与其他喜剧创作410
第五节 国统区其他话剧创作413
第六节 解放区的戏剧415
第七节 20世纪上半叶电影文学419
第四编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转型期(1949-1976)427
第二十八章 制度、组织与话语领导427
第一节 文学的组织与生产428
第二节 会议与运动429
第三节 批评与传媒431
第四节 “两结合”434
第五节 “双百方针”与人性论、现实主义深化435
第六节 从《大辩论》到《纪要》436
第七节 “造神”文艺437
第二十九章 红色历史文学的高潮440
第一节 红色历史文学的出现与审美规范的形成441
第二节 红色历史起源的建构:《红旗谱》442
第三节 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444
第四节 战争文化规范下的审美模式:从《保卫延安》到《红日》446
第五节 红色传奇与大众化追求:《林海雪原》448
第六节 红色历史中的知识分子叙事:《青春之歌》与《三家巷》450
第七节 短篇中的红色历史叙事452
第三十章 现实的典型叙事457
第一节 山药蛋派458
第二节 柳青及其《创业史》461
第三节 周立波与其他乡村叙事465
第四节 城市题材叙事468
第三十一章 红色颂歌473
第一节 郭小川、贺敬之诗歌及政治抒情诗474
第二节 其他诗歌476
第三节 天安门诗歌运动483
第三十二章 转型期的散文与戏剧、电影485
第一节 散文与报告文学486
第二节 戏剧489
第三节 电影文学492
第三十三章 人文性的早春气候496
第一节 反官僚主义的创作497
第二节 人性与婚恋498
第三节 新诗的暗流502
第三十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506
第一节 食指与“白洋淀诗群”507
第二节 黄翔和“贵州诗人群”509
第三节 成都“野草”诗歌群体510
第四节 手抄本小说512
第五编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繁荣期(1976-1989)518
第三十五章 繁荣期文学运动、理论批评与创作主潮517
第一节 文学运动、理论与论争518
第二节 创作思潮的变化524
第三十六章 1985年以前的小说529
第一节 伤痕小说530
第二节 反思小说531
第三节 改革小说533
第四节 都市小说的兴起534
第五节 乡土叙事的多种追求539
第六节 历史与军旅小说542
第七节 知青小说544
第三十七章 1985年以后的小说548
第一节 寻根小说549
第二节 现代派小说551
第三节 先锋小说553
第四节 莫言的小说556
第五节 贾平凹的小说559
第六节 王安忆的小说561
第三十八章 朦胧诗运动565
第一节 朦胧诗、“三个崛起”与当代诗歌革命566
第二节 舒婷与北岛的诗568
第三节 顾城等人的诗571
第四节 其他诗人的诗与流行歌词创作573
第三十九章 后朦胧诗运动580
第一节 第三代诗581
第二节 现代主义诗584
第三节 翟永明与海子等人的诗和流行歌词586
第四十章 繁荣期的散文和报告文学590
第一节 散文创作591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热潮594
第四十一章 话剧的复兴、试验与衰落599
第一节 话剧的复兴600
第二节 苏叔阳等人的话剧605
第三节 高行健的实验话剧606
第四节 沙叶新的话剧608
第四十二章 繁荣期的影视文学611
第一节 电影的变革612
第二节 电视与文学618
第六编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多元期(1989-2009)623
第四十三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文学论争与创作思潮623
第一节 文学理论与文艺论争624
第二节 创作思潮631
第四十四章 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636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语境及小说创作潮流的变化637
第二节 新写实小说639
第三节 新历史主义小说641
第四节 新生代小说644
第五节 女性主义小说646
第六节 王朔与余华649
第七节 《白鹿原》等长篇小说651
第八节 通俗文学的泛滥654
第四十五章 90年代诗歌657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诗歌总貌及评价658
第二节 王家新等“知识分子写作”661
第三节 于坚等“民间写作”664
第四节 “身体写作”及其他诗歌创作665
第五节 流行歌词创作666
第四十六章 90年代散文、戏剧、影视669
第一节 90年代散文670
第二节 90年代戏剧675
第三节 90年代影视676
第四十七章 21世纪文学685
第一节 21世纪小说创作概貌与中短篇小说686
第二节 21世纪长篇小说690
第三节 21世纪散文与戏剧693
第四节 21世纪诗歌699
第五节 21世纪影视705
第六节 网络文学709
第四十八章 台湾文学717
第一节 台湾文学思潮发展与小说718
第二节 台湾的诗歌和散文725
第三节 台湾的戏剧与电影731
第四十九章 港澳文学734
第一节 香港文学思潮发展与文学概貌735
第二节 香港代表作家736
第三节 澳门文学概貌739
第五十章 旅外华人现代汉语文学742
第一节 旅外华人现代汉语小说744
第二节 旅外华人现代汉语散文746
第三节 旅外华人现代汉语诗歌749
初版后记754
再版后记755
热门推荐
- 2877590.html
- 826814.html
- 3718135.html
- 1856665.html
- 1152518.html
- 2065970.html
- 2142836.html
- 1548484.html
- 3126541.html
- 4436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79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04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05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96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3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68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67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8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4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