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起飞阶段的工资水平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经济起飞阶段的工资水平研究
  • 胡放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6965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工资水平-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起飞阶段的工资水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导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1.1 问题的提出1

目录1

1.1.2 现实意义2

1.2 工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4

1.2.1 工资水平的含义4

1.2.2 影响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7

1.2.3 工资水平的趋势11

1.3 工资水平与经济起飞12

1.3.1 经济起飞的含义12

1.3.2 工资水平与经济起飞15

1.4 本文的思路与方法19

2.1 古典经济学家的工资决定理论23

2.工资水平决定的理论回顾23

2.2 马克思的工资决定理论27

2.3 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29

2.4 现代制度学派的工资理论33

2.5 凯恩斯的工资理论34

2.6 分享工资论36

2.7 人力资本工资决定论38

2.8 效率工资论39

3.刘易斯工资不变假说与李嘉图生存工资的经验分析43

3.1 刘易斯模型与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的决定43

3.1.1 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与工资水平43

3.1.2 刘易斯以工资为传导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44

3.1.3 刘易斯模型下的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的特征46

3.2 李嘉图生存工资经验分析——以18~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为例47

4.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阶段工资水平的决定及特点——以拉美、东亚为例61

4.1 拉美国家经济起飞阶段工资水平的决定及特点62

4.1.1 拉美国家工业化发展模式62

4.1.2 拉美城市化、非正规经济部门与就业66

4.1.3 拉美国家劳动力市场与工资水平的决定及特点69

4.2 东亚“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工资水平的决定及特点74

4.2.1 东亚工业化发展的客观条件与比较优势75

4.2.2 东亚“四小龙”的工业化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78

4.2.3 东亚“四小龙”工业化进程中工资水平的决定及其特点84

4.3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模式对要素相对价格的影响89

4.4 启示与反思91

5.1 我国计划体制下工资水平的决定及其影响95

5.1.1 我国计划体制下工资制度95

5.我国计划体制下的工资水平与市场化改革95

5.1.2 我国计划体制下的低工资、高就业政策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98

5.1.3 我国计划体制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及其影响100

5.1.4 传统的工资机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02

5.2 工资决定机制和就业机制的市场化106

5.2.1 工资决定机制的变革106

5.2.2 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15

5.2.3 劳动力市场化进程测度116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121

6.1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进程与绩效121

6.2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效应124

6.2.1 中国经济增长的收入分配效应124

6.2.2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效应分析131

6.3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138

7.1 改革开放以来工资水平的变化143

7.2 工业化进程中的就业水平150

7.3 工资与劳动力配置159

7.4 现阶段我国工资水平的决定及特点163

8.现阶段我国工资水平高低的判断与分析169

8.1 现阶段工资水平高低的判断169

8.1.1 工资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169

8.1.2 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水平174

8.1.3 我国公务员的工资水平180

8.2 我国工资水平偏低的原因分析184

8.2.1 工资水平较低的客观原因184

8.2.2 高积累政策是导致工资水平长期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185

8.2.3 分配制度不健全是导致工资水平偏低的又一个主要原因188

8.2.4 劳动力市场不健全是导致工资水平偏低的第三个主要原因190

9.1.1 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195

9.工资水平高低对经济起飞的影响195

9.1 工资水平与扩大内需195

9.1.2 低工资、低收入对消费需求的影响197

9.2 工资水平与产业结构的演进200

9.2.1 需求的变动与产业结构的调整200

9.2.2 收入水平及其差异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202

9.2.3 低工资水平、产业结构与国际竞争力207

9.3 工资水平与对外贸易209

9.3.1 比较优势理论解释209

9.3.2 客观评价中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209

9.3.3 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正相关关系体现了劳动力价格低廉的负面影响212

9.4 工资水平与社会保障213

9.4.2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215

9.4.3 低工资水平是社会保障乏力的重要因素之一217

9.5.1 农民市民化的成因与动力218

9.5 工资水平与农民市民化218

9.5.2 农民市民化制约因素220

9.5.3 低工资和低福利待遇阻碍着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及其后果222

9.6 工资水平与环境成本223

9.6.1 经济增长与环境223

9.6.2 环境破坏的代价224

9.6.3 低工资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26

10.经济起飞阶段工资水平的决定227

10.1 适度工资水平的确定227

10.1.1 适度的工资水平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27

10.1.2 适度的工资水平必须与我国国情相适应230

10.1.3 劳动力无限供给与适度工资水平的确定231

10.2.1 公务员与私企职工工资水平平衡比较234

10.2 工资水平的宏观调控——平衡比较制度与公务员工资水平234

10.2.2 借鉴平衡比较机制,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237

10.3 工资水平的微观决定——集体协商制度与工资水平238

10.3.1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及其内涵238

10.3.2 工资集体协商制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239

10.3.3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240

10.4 经济发展与工资政策调整242

10.4.1 积极工资政策的含义242

10.4.2 实施积极工资政策的现实前提和经济基础243

10.4.3 实施积极工资政策的积极效应244

10.4.4 实施积极工资政策需要考虑的其他效应问题246

参考文献249

致谢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