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华南沿海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环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华南沿海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环境
  • 张虎男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7502804013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华南沿海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环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华南沿海新构造运动研究的回顾1

附表1 华南沿海地区第四系C14断代数据1

第二节 近代和现代构造运动与地震3

附表2 华南沿海地区温泉一览表8

第三节 新构造运动研究的实践意义8

一、矿产普查与勘探8

二、港口和水利建设12

三、道路和管道铺设13

四、城市建设14

五、环境保护15

二、构造运动单元的研究16

三、特殊地区的研究16

四、力源、应力场及其演化16

第四节 新构造运动研究的理论意义16

一、构造运动阶段性的研究16

五、能量转换规律17

六、历史时期的环境变迁17

参考文献17

第二章 地理环境与地质基础18

第一节 地理环境18

一、自然地理概况18

二、全新世自然地理环境变迁21

一、前第四纪地层24

第二节 地质基础24

二、区域地质构造概况34

三、地壳深部构造37

四、前第四纪地质构造发展简史42

参考文献43

第三章 第四纪地质与构造地貌45

第一节 第四纪地质45

一、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的影响因素45

二、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的划分48

三、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61

第二节 构造地貌概述66

一、构造地貌类型66

二、海底地形及海岸地貌轮廓77

三、构造地貌发育简史83

第三节 海平面变化85

一、关于华南海平面变化的几种看法…………………………………………………………… (86 )二、海平面变化的标志及其识别90

三、华南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海平面变化的基本模式95

四、海平面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104

一、第四纪地史及古地理109

第四节 第四纪地质发展简史109

二、历史时期的古地理变迁112

参考文献116

第四章 主要的活动断裂带119

第一节 北东向断裂带119

一、台湾岛断裂带119

二、长乐—惠来断裂带123

三、福安—普宁断裂带132

四、政和—海丰断裂带135

五、河源断裂带142

六、从化—恩平断裂带144

七、四会—吴川断裂带146

八、北流—合浦断裂带151

九、灵山—东兴断裂带152

一、佛冈—丰良断裂带155

第二节 近东西向断裂带155

二、高要—惠来断裂带156

三、廉江—阳江断裂带160

四、雷琼断裂带161

五、琼中南断裂带162

第三节 北西向断裂带164

一、观前—三都澳断裂带164

二、顺昌—福清断裂带164

三、永安—晋江断裂带165

四、九龙江断裂带165

五、上杭—诏安断裂带166

六、韩江断裂带167

七、榕江断裂带167

八、练江断裂带168

九、隆江断裂带168

十、 兴宁断裂带168

十一、三水断裂带168

十二、茂名断裂带169

十三、铺前—清澜断裂带171

第四节 不同方向断裂构造带的相互关系171

参考文献172

第五章 活动断块构造173

第一节 以断块构造运动为主的新构造运动173

一、断块构造特征173

二、其它新构造运动综述178

第二节 断块相对运动的幅度和速率183

一、各级地貌面的对比184

二、文物考古方法186

三、C14放射性年代测定186

四、地壳垂直形变测量191

第三节 活动断块构造划分的依据和原则192

二、各类动态指标193

一、继承性与新生性193

一、台湾褶断区195

第四节 断块构造各论195

二、闽粤东部沿海差异性明显的断块活动区199

三、闽中粤东以间歇性抬升为主的掀斜断块隆起区211

四、闽西粤东差异性断块隆起区214

五、珠江三角洲断陷区216

六、粤西间歇性断块隆起区223

七、雷琼断陷区224

八、琼中南拱断隆起区230

九、粤西桂东断块隆起区231

十、桂东南断块隆起区233

第五节 南海北部大陆架的断块构造特征234

一、自然地理概况235

二、新构造运动特征236

三、现代构造运动237

参考文献238

第六章 地震活动性240

第一节 空间分布的特点240

一、板缘地震与板内地震的关系240

二、沿海断块与内陆断块地震活动的关系244

三、大华南地震被屏护区245

第二节 时间分布的特点248

第三节 能量释放特点250

第四节 主要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及其所反映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256

第五节 本区的历史强震257

一、1604年泉州海外8级地震257

二、1605年琼山7.5级地震259

三、1918年南澳7.25级地震262

四、1936年灵山6.75级地震264

五、1962年河源6.1级地震266

六、1969年阳江6.4级地震269

参考文献271

一、主要的火山活动地区272

第一节 火山活动272

第七章 火山、温泉与地热272

二、火山岩的划分280

三、火山活动的特点282

四、火山活动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283

第二节 温泉与地热283

一、温泉的空间分布特征283

二、温泉热释放特征285

三、地热场与地质构造的关系289

四、温泉热释放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291

参考文献292

结束语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