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永平县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永平县志
  • 云南省永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2201702X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739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7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永平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1

概述1

序一1

序二2

大事记7

卷一 地理31

第一章 政区31

第一节 建置沿革31

第二节 境域32

第三节 县城33

第四节 行政区划34

第五节 乡镇38

第六节 村落41

第一节 地质42

第二章 自然环境42

第二节 地形43

第三节 水文45

第四节 气候48

第五节 土壤50

第六节 动植物52

第七节 矿产53

第三章 自然灾害55

第一节 洪涝 干旱55

第二节 低温 霜冻56

第三节 冰雹 大风56

第四节 崩塌 滑坡 泥石流57

第一章 农业经济制度59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59

卷二 农业59

第二节 土地改革60

第三节 农业互助合作61

第四节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62

第二章 农业生产64

第一节 主要资源64

第二节 主要农作物66

第三节 经济效益71

第四节 生产技术72

第三章 水利81

第一节 资源81

第二节 水利建设82

第三节 河道治理89

第五节 水利管理90

第四节 渔业90

附:农业、水利主要事业单位简介91

卷三 林业94

第一章 森林资源94

第一节 资源调查94

第二节 资源状况95

第二章 山林权属99

第一节 权属演变99

第二节 林权纠纷调处100

第三章 林业生产101

第一节 植树造林101

第二节 资源利用107

第三节 林业效益114

第四章 森林保护114

第一节 护林防火114

第三节 封山育林121

第二节 防治森林病虫害121

第四节 自然保护区122

第五节 退耕还林123

附124

一 永平县林业局企事业单位简介124

二 云台山林业局125

三 漾江林业局四林场126

卷四 畜牧127

第一章 资源127

第一节 畜禽种类及数量127

第二节 草山草坡131

第三节 饲料132

第一节 饲养134

第二章 畜禽生产134

第二节 产品产量136

第三章 畜牧科研138

第一节 良种推广138

第二节 疫病防治142

第三节 民间兽医148

卷五 工业151

第一章 经营体制151

第一节 全民所有制151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152

第三节 个体所有制153

第二章 工业门类155

第一节 矿业155

第二节 电力158

第四节 食品162

第三节 机械162

第五节 建材164

第六节 缝纫 制鞋 皮革165

第七节 其他工业167

第三章 企业管理170

第一节 管理机构170

第二节 管理体制171

第三节 经济效益173

卷六 交通 邮电178

第一章 交通178

第一节 驿道 乡村道178

第二节 公路179

第三节 桥梁 渡口184

第四节 运输188

附:运输企业简介191

第二章 邮电192

第一节 机构192

第二节 网络194

第三节 业务198

第四节 电信200

卷七 商业204

第一章 经营体制204

第一节 私营商业204

第二节 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06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210

第四节 国营商业210

第五节 经营体制改革212

第二章 粮油214

第一节 粮食购销214

第二节 油脂(料)购销220

第三节 饲料供应222

第四节 储运223

第三章 生产资料采购供应227

第一节 化肥 农药 农药械227

第二节 机电设备229

第三节 钢材 水泥229

第四节 其它232

第四章 日用工业品购销234

第一节 针纺 百货235

第二节 五金 交电 化工238

第三节 石油 煤炭239

第四节 医药 医疗器械242

第五节 其它日用品243

第五章 农副产品购销244

第一节 土特产品245

第二节 副食品250

第六章 饮食 服务 修理业258

第一节 饮食业258

第二节 服务业260

第三节 修理业260

第七章 对外贸易262

第一节 出口商品262

第二节 经营方式263

附:永平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择年统计表265

卷八 工商行政 物价 标准计量267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267

第一节 集市267

第二节 工商登记与管理272

第三节 经济合同与商标管理276

第四节 经济监督检查278

第二章 物价280

第一节 价格管理280

第二节 价格变动282

第三节 工农业商品比价289

第三章 标准计量290

第一节 计量制度290

第二节 计量监督强制检定292

第三节 标准化292

第四节 质量监督293

卷九 财税 金融294

第一章 财政294

第一节 财政体制294

第二节 财政收入295

第三节 财政支出300

第四节 监督与管理304

第二章 税务306

第一节 税制 税种306

第二节 税目 税率307

第三节 税收312

第四节 征管与减免316

第三章 金融318

第一节 机构318

第二节 货币320

第三节 贷款325

第四节 存款330

第五节 金库 公债 保险331

第一节 总体规划336

第一章 县城建设336

卷十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336

第二节 街道建设337

第三节 房屋建设338

第四节 供水 排水 照明340

第二章 乡村建设342

第一节 集镇建设342

第二节 农村建设347

第三章 建筑业348

第一节 建筑队伍348

第二节 设计施工349

第三节 建筑材料350

第四节 建筑管理350

第一节 房产管理351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351

第二节 土地管理352

第五章 环境保护353

第一节 环境污染353

第二节 保护措施354

卷十一 党群 政协355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355

第一节 组织355

第二节 活动356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357

第一节 机构组织357

第二节 县党代会362

第三节 党务工作363

第四节 纪律检查373

第一节 工会377

第三章 群众团体377

第二节 共青团380

第三节 妇联385

第四节 农会387

第四章 人民政协389

第一节 组织概况389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389

第三节 主要工作391

卷十二 政权395

第一章 明、清、民国政权395

第一节 明、清政权395

第二节 民国政权399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403

第一节 代表选举403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404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408

第四节 提案处理410

第五节 干部任免411

第六节 代表联系制度411

第三章 人民政府412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及其工作机构412

第二节 乡(镇)、村政权420

卷十三 人事劳动423

第一章 编制423

第一节 管理423

第二节 机构编制424

第三节 人员编制424

第二章 干部426

第一节 干部状况426

第二节 干部管理427

第三节 干部制度429

第三章 工人433

第一节 工人状况433

第二节 用工制度433

第三节 劳动就业434

第四节 劳动保护与保险436

第四章 工资待遇438

第一节 薪俸438

第二节 工资438

第三节 福利442

第四节 奖金444

卷十四 政法446

第一章 公安446

第一节 机构446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447

第三节 取缔一贯道448

第四节 打击刑事犯罪449

第五节 监所管理450

第六节 治安管理451

第七节 综合治理458

第二章 检察459

第一节 机构459

第二节 刑事检察460

第三节 经济检察461

第四节 法纪检察461

第五节 监所检察462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463

第三章 法院463

第一节 机构463

第二节 刑事审判465

第三节 民事审判466

第四节 经济审判467

第五节 行政审判467

第六节 案件复查468

第四章 司法行政468

第一节 机构468

第二节 法制宣传469

第三节 人民调解470

第四节 律师工作471

第五节 公证工作472

卷十五 军事473

第一章 永平县地方武装473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地方武装473

第二节 人民武装475

第一节 兵役478

第二章 兵役 驻军478

第二节 驻军480

第三章 战事482

第一节 军事地位及关隘482

第二节 重要战斗484

第三节 永平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贡献489

卷十六 教育493

第一章 旧制教育493

第一节 私塾493

第二节 社学494

第三节 书院495

第二章 学校教育497

第一节 幼儿教育497

第二节 小学教育498

第三节 中学教育505

第四节 职业教育513

第三章 成人教育516

第一节 扫盲教育516

第二节 职工教育518

第三节 函授 电大 自学考试518

第四章 师资519

第一节 来源519

第二节 队伍建设520

第三节 待遇522

第五章 经费、设施及勤工俭学527

第一节 教育经费527

第二节 教学设备527

第三节 勤工俭学529

第一节 组织531

卷十七 科技531

第一章 机构 队伍531

第二节 队伍533

第二章 研究与推广536

第一节 科研项目536

第二节 成果与推广537

第三节 科技测报541

第三章 科技宣传普及545

第一节 科普宣传545

第二节 技术培训545

卷十八 文化547

第一章 文学艺术547

第一节 机构 团体547

第二节 创作 表演549

第三节 民间文艺556

第一节 图书发行563

第二章 图书 档案563

第二节 图书阅览565

第三节 档案管理566

第三章 新闻 电影 广播 电视567

第一节 新闻567

第二节 电影568

第三节 广播 电视569

第四章 文物 名胜570

第一节 文物570

第二节 名胜575

第五章 地方志576

第一节 县志576

第二节 部门志577

第一节 医疗单位579

卷十九 卫生579

第一章 医疗579

第二节 中医582

第三节 西医584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585

第五节 医疗制度585

第二章 防疫586

第一节 机构设施586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587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591

第四节 计划免疫593

第五节 公共卫生594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595

第一节 机构设施596

第三章 妇幼保健596

第二节 新法接生597

第三节 妇女保健598

第四节 儿童保健599

第四章 药品生产和管理600

第一节 药品经营600

第二节 药品生产600

第三节 药政管理600

附604

一 民间医疗轶事604

二 民间中药验方604

第一章 机构设施606

第一节 机构组织606

卷二十 体育606

第二节 场地设施607

第二章 体育运动608

第一节 运动项目608

第二节 体育竞赛609

第三章 人才培养与输送615

第一节 “达标”活动615

第二节 “三员”培养616

第三节 体师队伍616

第四节 人才输送617

卷二十一 民族618

第一章 民族人口分布618

第一节 人口618

第二节 分布620

第一节 汉族622

第二章 民族状况622

第二节 彝族625

第三节 回族627

第四节 白族629

第五节 苗族630

第六节 傈僳族632

第三章 民族工作633

第一节 贯彻落实民族政策633

第二节 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635

第三节 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636

第四节 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639

卷二十二 社会641

第一章 人口641

第一节 数量641

第二节 分布643

第三节 构成644

第四节 计划生育651

第二章 人民生活654

第一节 基本状况654

第二节 农民生活655

第三节 职工生活662

第三章 民政事务664

第一节 优抚安置664

第二节 灾害救济668

第三节 社会救济669

第四节 社会福利671

第五节 婚姻登记672

第六节 地名工作672

第四章 方言 姓氏673

第一节 方言673

第七节 残疾人及残疾人联合会673

第二节 姓氏680

第五章 宗教681

第一节 佛教681

第二节 伊斯兰教682

第三节 天主教 基督教683

第四节 道教683

附:帮会683

人物685

一 传记685

张化枢685

朱铸成685

罗汉彩686

马智富686

契珍富687

杨自培688

方海程688

马超群689

李炽690

江逢僧691

龙玉春691

周德培692

陶双银693

侯茂祺693

蒋家耀694

喻荣695

杨芬烈695

杨建章696

(一)抗日战争阵亡、病故官兵名录698

二 名录698

(二)革命烈士英名录705

(三)获省、军、部级以上先进、模范、功臣称号人员名录709

附录716

一 史籍节录716

(一)范烨《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一则716

(二)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二则716

(三)樊绰《蛮书》一则716

(四)杨慎《滇程记》节选716

(五)《徐霞客游记》五则717

(六)王昶《滇行日录》节选720

(七)记张结巴焚劫曲硐事721

二 文献辑录721

(一)(辛亥、壬子)李根源电蔡都督增设弥渡、漾濞两县文(节录)721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军区滇西卫戍司令部布告722

(二)云南和平起义通电及永平复电722

三 重要碑文723

(一)大明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永平守御指挥佥事明威将军吴公之墓(志)723

(二)重修永平县文庙碑724

(三)永平迁筑县城碑725

(四)博南山(碑)725

(五)云五罗公创办永平县立简易师范学校碑铭725

四 旧诗、对联选辑726

(一)旧诗选726

(二)对联选732

本志协作单位、个人题名734

云南省地州市县志审查验收小组名单736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验人员736

编纂始末7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