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法继承新论 修订10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棋炎,黄宗乐,郭振恭著 著
- 出版社: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57146048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35页
- 文件大小:171MB
- 文件页数:4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法继承新论 修订10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继承法基本问题1
第一节 继承法之由来与现代法上继承之根据1
一、继承法之由来1
二、现代法上继承之根据4
第二节 继承形态与现行法上继承之意义6
一、继承形态6
二、现代法上继承之意义12
第三节 继承权14
第一项 继承权之意义14
第二项 继承开始前之继承权——期待权性质之继承权15
第三项 继承开始后之继承权17
一、形成权性质之继承权17
二、支配权性质之继承权18
第四节 继承法之性质19
第五节 继承法之编订20
一、继承法之内容20
二、继承法之编制21
三、继承法之法源23
第二章 遗产继承人25
第一节 继承之开始25
第一项 继承开始之原因25
第二项 继承开始之时期26
第三项 继承开始之处所28
第二节 遗产继承人之资格、种类及其顺序29
第一项 遗产继承人之资格29
一、须继承人于继承开始时生存(同时存在之原则、继续之原则)29
二、须有继承能力30
三、须位居继承顺序者,始得为继承人31
四、须非丧失继承权者,始得为继承人31
第二项 遗产继承人之种类及其顺序32
第三节 各种继承人33
第一项 直系血亲卑亲属33
第二项 父母36
第三项 兄弟姊妹38
第四项 祖父母39
第五项 配偶41
第四节 代位继承43
第一项 代位继承之意义及其依据43
第二项 代位继承之要件44
一、被代位继承人须于继承开始前死亡,或丧失继承权45
二、被代位继承人须为被继承人之直系血亲卑亲属49
三、代位继承人须为被代位继承人之直系血亲卑亲属51
第三项 代位继承之性质58
第四项 代位继承之效力59
第五节 应继分60
第一项 总说60
第二项 指定应继分62
第三项 法定应继分65
一、配偶之法定应继分66
二、同一顺序继承人之应继分68
第六节 继承权之丧失69
第一项 总说69
第二项 继承权丧失之原因70
第三项 继承权丧失之效力75
第七节 继承回复请求权76
第一项 总说76
第二项 继承回复请求权之法律上性质80
第三项 继承回复请求权之行使83
一、当事人83
二、行使方法88
三、行使效果89
第四项 继承回复请求权之消灭及消灭效果94
一、短期时效94
二、除斥期间96
三、抛弃98
第三章 遗产之继承101
第一节 继承之效力101
第一项 继承之标的101
第一款 总说101
第二款 继承财产103
一、财产法上之权利义务103
二、一身专属之权利义务113
第三款 法律关系之继承与诉讼之承受114
第二项 继承之费用115
一、继承费用之意义115
二、继承费用之负担116
第三项 遗产酌给请求权117
一、总说117
二、遗产酌给请求权之要件119
三、遗产酌给方法及标准121
四、遗产酌给请求权之性质122
第四项 共同继承126
第一款 总说126
一、共同继承在我国法制上之意义126
二、共同继承之立法主义127
三、我民法上共同继承遗产为公同共有之本质129
第二款 共同继承财产有关行为131
一、共同继承财产之管理、使用及收益131
二、共同继承财产之处分132
三、共同继承不动产之登记134
第三款 共同继承人就继承债务所负责任134
一、立法主义134
二、共同继承人继承债务时之对外关系135
三、共同继承人继承债务时之内部关系138
第四款 遗产之分割139
第一目 总说139
一、遗产分割之意义139
二、遗产分割之立法主义140
三、我国固有法制上之遗产分割141
四、我国现行民法上之遗产分割141
第二目 遗产分割请求权143
一、分割之自由——原则143
二、分割之限制——例外144
第三目 遗产分割之方法147
一、依被继承人之遗嘱147
二、协议分割148
三、裁判分割149
四、胎儿应继分之保留150
第四目 分割之实行151
一、总说151
二、继承人对被继承人负有债务时之扣还152
第五目 生前特种赠与之归扣153
一、总说153
二、归扣内容与效力154
三、归扣之免除158
四、我民法上之特留分扣减制度159
五、特种赠与之归扣与扣减161
六、结论170
第六目 分割之效力172
一、分割之创设的(移转的)效力172
二、共同继承人应互负担保责任174
三、担保责任之分担及加重、减免177
四、连带债务之免除178
第二节 继承人之限定责任、抛弃继承及法定单纯承认180
第一项 总说180
第一款 继承之态样180
第二款 新法施行后之继承态样182
第三款 继承财产之管理184
第二项 继承人之限定责任186
第一款 概说186
第二款 遗产清册之开具188
第三款 限定责任之效力192
一、概说192
二、继承人对继承债务负有限责任192
三、财产之分离194
四、共同继承人与限定责任之关系195
第四款 遗产之清算196
一、公示催告196
二、清偿债务及交付遗赠之时期198
三、清偿债务及交付遗赠之顺序200
四、继承人之赔偿责任及不当受领人之返还义务207
五、未经公示催告之遗产清算212
第三项 继承之抛弃214
第一款 继承抛弃之意义214
第二款 继承抛弃之方式215
一、抛弃继承权之继承人215
二、得为抛弃继承之期间216
三、以书面向法院为之218
第三款 法院之审查219
第四款 继承抛弃之效力221
一、总说221
二、对于抛弃继承人之效力223
三、对于其他继承人之效力224
第四项 法定单纯承认227
第三节 无人承认之继承231
第一项 总说231
第一款 无人承认继承之意义231
第二款 无人承认继承之遗产之性质232
第二项 无人承认继承之遗产管理及清算233
第一款 遗产管理人之选任233
第二款 遗产管理人之职务234
第三项 继承人之搜索与剩馀遗产之归属237
第一款 继承人之搜索237
第二款 剩馀遗产之归属239
第四章 遗嘱241
第一节 总说241
第一项 遗嘱之概念241
一、遗嘱制度之沿革241
二、遗嘱制度之存在理由244
三、遗嘱之意义及特质245
四、遗嘱之内容246
五、遗嘱之解释247
六、现代遗嘱制度之机能249
第二项 遗嘱能力251
一、概说251
二、有遗嘱能力人252
三、无遗嘱能力人253
四、决定遗嘱能力之时期253
第二节 遗嘱之方式254
第一项 总说254
一、遗嘱之要式性254
二、遗嘱方式之种类255
三、各种方式之特征255
四、共同遗嘱256
第二项 见证人之资格257
一、总说257
二、见证人之缺格257
三、缺格者参与时之遗嘱效力259
第三项 普通方式之遗嘱260
第一款 自书遗嘱260
一、自书遗嘱之沿革260
二、自书遗嘱之方式260
三、增减或涂改264
四、自书遗嘱之得失265
第二款 公证遗嘱265
一、公证遗嘱之沿革265
二、公证遗嘱之方式266
三、公证人职务之代行270
四、公证遗嘱之得失274
第三款 密封遗嘱274
一、密封遗嘱之沿革274
二、密封遗嘱之方式274
三、密封遗嘱之转换276
四、密封遗嘱之得失277
第四款 代笔遗嘱277
一、概说277
二、代笔遗嘱之方式277
三、代笔遗嘱之得失278
第四项 特别方式之遗嘱——口授遗嘱279
一、总说279
二、口授遗嘱之要件280
三、口授遗嘱之方式281
四、口授遗嘱之有效期间286
五、口授遗嘱之认定287
第三节 遗嘱之撤回290
第一项 总说290
一、遗嘱撤回之意义290
二、遗嘱撤回之性质291
第二项 遗嘱撤回之方法及效力292
一、总说292
二、明示撤回292
三、法定撤回293
四、物质撤回(遗嘱之废弃)297
第三项 遗嘱撤回之撤回300
一、总说300
二、个别检讨301
第四节 遗嘱之效力304
第一项 遗嘱之一般效力304
一、概说304
二、遗嘱效力之发生时期305
三、附条件或期限之遗嘱306
第二项 遗嘱之无效、不生效与撤销308
一、遗嘱之无效308
二、遗嘱之不生效308
三、遗嘱之撤销309
第三项 遗嘱内容之承认、抛弃309
第五节 遗嘱之执行310
第一项 遗嘱执行之意义310
一、遗嘱之执行310
二、遗嘱之内容310
第二项 遗嘱执行之准备程序311
一、遗嘱之提示311
二、遗嘱之开视313
第三项 遗嘱执行人315
第一款 总说315
一、遗嘱执行人之概念315
二、遗嘱执行人之性质317
第二款 遗嘱执行人之产生321
一、外国立法例321
二、我民法之规定322
第三款 遗嘱执行人之资格326
一、缺格之事由326
二、缺格之效果328
第四款 遗嘱执行人之职务328
一、编制遗产清册328
二、管理遗产并为执行上必要之行为330
三、继承人妨害之排除334
四、数遗嘱执行人执行职务之方法338
五、遗嘱执行人之权责340
第五款 遗嘱执行人职务之终了343
一、遗嘱执行人职务终了之原因343
二、遗嘱执行人之解职343
三、遗嘱执行人之辞职345
四、遗嘱执行人职务终了时之特则346
第六节 遗赠346
第一项 总说346
一、遗赠之意义346
二、遗赠与类似概念之比较347
三、遗赠之种类349
四、遗赠之要件351
五、遗赠之效力353
六、遗赠义务人355
七、遗赠之无效、不生效与撤回356
第二项 遗赠之标的357
一、特定物之遗赠357
二、不特定物之遗赠364
三、用益权之遗赠365
第三项 附负担之遗赠366
一、附负担遗赠之意义366
二、负担之内容367
三、负担履行义务人与负担履行请求权人368
四、附负担遗赠之效力371
第四项 遗赠之承认及抛弃373
一、承认、抛弃之自由373
二、承认、抛弃之时期374
三、承认、抛弃之方法374
四、承认、抛弃之限制375
五、承认、抛弃之能力及权利人376
六、承认与否之催告377
七、遗赠承认及抛弃之效力379
第七节 特留分381
第一项 总说381
一、遗产之处分与特留分制度381
二、特留分制度之沿革382
三、特留分制度之存在理由385
四、特留分之性质387
五、特留分之抛弃389
第二项 特留分权利人及特留分之比例额390
一、特留分权利人390
二、特留分之比例额391
第三项 特留分之算定396
一、总说396
二、特留分基本数额之算定396
三、积极财产、生前特种赠与及债务之估价399
四、计算之顺序及特留分之算定400
第四项 特留分之扣减401
一、扣减权之概念401
二、扣减权之性质403
三、扣减权之发生405
四、扣减之标的406
五、扣减权人及其相对人411
六、扣减权之行使412
七、扣减之方法412
八、扣减之限度414
九、扣减之顺序414
一○、扣减之效力415
一一、扣减权之消灭420
第五项 实例421
一、特留分基本额之算定421
二、继承人特留分额之算定422
三、特留分受侵害额之算定423
四、特留分扣减权之行使426
五、综合实例研习428
主要参考文献433
担当部分435
热门推荐
- 2415066.html
- 631394.html
- 500854.html
- 2658350.html
- 1468802.html
- 420997.html
- 3040030.html
- 2207152.html
- 196143.html
- 17414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85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73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17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31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97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59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40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0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40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9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