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修订版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贾建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2935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痴呆-诊疗-指南;认知障碍-诊疗-指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修订版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痴呆诊断1
1.1 痴呆概述1
1.1.1 痴呆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定义1
1.1.2 痴呆分型1
1.1.3 痴呆临床诊断思路2
1.1.4 诊断标准4
1.1.5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鉴别和诊断14
1.2 病史16
1.3 体格检查17
1.4 认知评估18
1.4.1 总体认知功能18
1.4.2 记忆力20
1.4.3 注意/执行功能20
1.4.4 语言21
1.4.5 视空间和结构能力22
1.4.6 运用23
1.4.7 社会认知23
1.5 精神行为症状的评估24
1.6 日常能力的评估25
1.7 神经心理量表使用27
1.8 伴随疾病的评估29
1.8.1 伴随全身性内科疾病的评估29
1.8.2 伴随脑血管病的评估29
1.8.3 伴随营养不良的评估30
1.8.4 伴随精神疾病的评估30
1.9 体液检测30
1.9.1 血液检测31
1.9.2 尿液标记物检测32
1.9.3 脑脊液标记物检测32
1.10 影像学检查34
1.10.1 头颅CT34
1.10.2 头颅MRI35
1.10.3 功能显像40
1.11 电生理检查43
1.11.1 脑电图43
1.11.2 诱发电位和事件相关电位43
1.12 基因检测44
1.13 其他检测46
2 治疗47
2.1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47
2.1.1 胆碱酯酶抑制剂47
2.1.2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49
2.1.3 中药及其他治疗药物50
2.2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52
2.2.1 胆碱酯酶抑制剂52
2.2.2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52
2.2.3 其他治疗53
2.3 帕金森病痴呆和路易体痴呆的治疗54
2.3.1 非药物治疗54
2.3.2 药物治疗54
2.4 其他类型痴呆的治疗59
2.4.1 额颞叶痴呆59
2.4.2 其他类型痴呆60
2.5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61
2.5.1 精神病样症状治疗62
2.5.2 抑郁焦虑症状治疗62
2.5.3 睡眠障碍治疗63
2.6 药物治疗的疗效监测64
2.6.1 认知功能测评64
2.6.2 非认知功能测评65
2.6.3 临床试验外周标志物测评65
3 MCI诊断与治疗67
3.1 MCI诊断标准和诊断流程67
3.1.1 MCI诊断标准67
3.1.2 MCI的诊断流程67
3.2 病史68
3.2.1 现病史采集68
3.2.2 既往史采集68
3.3 体格检查69
3.4 神经心理评估70
3.4.1 认知功能评估70
3.4.2 日常和社会能力的评估72
3.4.3 精神行为症状的评估73
3.5 体液检测74
3.5.1 血液检查74
3.5.2 脑脊液检查74
3.6 影像学检查75
3.6.1 CT和MRI75
3.6.2 PET和SPECT76
3.7 治疗76
3.7.1 识别及控制危险因素77
3.7.2 MCI的治疗77
3.8 主观认知障碍79
3.8.1 概念79
3.8.2 SCI、MCI与痴呆区别79
3.8.3 SCI预后80
4 VCI诊断和治疗81
4.1 VCI诊断标准和诊断流程81
4.1.1 VCI诊断标准81
4.1.2 VCI的诊断流程81
4.2 病史82
4.2.1 现病史82
4.2.2 既往史82
4.3 体格检查82
4.4 神经心理评估82
4.4.1 认知功能评估82
4.4.2 日常和社会能力的评估83
4.4.3 精神行为症状的评估84
4.5 体液检测84
4.5.1 血液检查84
4.5.2 脑脊液检查84
4.6 影像学检查85
4.6.1 CT和MRI85
4.6.2 PET和SPET85
4.7 治疗86
4.7.1 识别及控制危险因素86
4.7.2 VCI的治疗87
5 AD痴呆前阶段89
5.1 概念89
5.2 诊断89
5.3 预警91
5.4 干预91
6 对照料者提供咨询和支持93
6.1 痴呆照料者指导93
6.2 照料者定期的精神健康检查94
6.3 对照料者的支持94
6.3.1 对痴呆照料者的心理和躯体健康的支持94
6.3.2 普及痴呆及其相关知识、加强护理技能的培训至关重要95
6.3.3 医生应鼓励痴呆照料者寻求沟通和帮助95
6.3.4 建立支持机构和体系95
7 记忆障碍疾病诊疗中心(门诊)设立96
7.1 建立记忆门诊意义96
7.2 中心具备条件96
7.2.1 记忆门诊人员96
7.2.2 诊疗室97
7.2.3 神经心理测评室97
7.2.4 影像学检查设施97
7.2.5 能开展血液或脑脊液检查的化验室97
7.2.6 腰穿检查室(三甲医院建议配备)98
7.3 中心诊疗工作流程98
7.3.1 注册登记及家属/患者自评98
7.3.2 记忆门诊初诊98
7.3.3 记忆门诊复诊100
7.3.4 数据库建立和数据录入101
7.3.5 记忆门诊会诊制度101
7.3.6 患者定期随访及转诊制度101
7.4 痴呆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102
7.4.1 痴呆的伦理问题102
7.4.2 痴呆的法律问题102
参考文献104
8 附录:诊断标准165
8.1 痴呆和AD诊断标准165
8.2 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170
8.3 额颞叶变性172
8.4 路易体痴呆诊断标准174
8.5 帕金森痴呆诊断175
8.6 MCI诊断标准178
8.7 VCI诊断标准178
参考文献181
9 附件183
9.1 阿尔茨海默病流行病学及研究进展183
9.1.1 阿尔茨海默病最新流行概况183
9.1.2 中国社会老龄化与我国AD的流行病学特点183
9.1.3 轻度认知障碍阶段是防治AD的关键时期184
9.1.4 国际最新研究进展185
9.1.5 国内最新研究进展187
9.2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的演变190
9.2.1 第一代AD诊断标准191
9.2.2 第二代AD诊断标准191
9.2.3 IWG与NIA-AA诊断标准的比较193
9.3 痴呆的分类195
9.3.1 按照起病年龄的分类195
9.3.2 按照病情轻重的分类195
9.3.3 按照病变部位的分类195
9.3.4 按照疾病病程的分类195
9.3.5 按照疾病遗传性的分类196
9.3.6 按照治疗反应的分类196
9.3.7 按照痴呆病因的分类196
9.3.8 按照疾病进展的分类197
9.3.9 按照诊断可靠性的分类197
9.4 AD的危险因素及其早期干预197
9.4.1 AD的危险因素197
9.4.2 AD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早期干预202
9.5 认知障碍及痴呆诊疗中常用的神经心理测验205
9.5.1 神经心理测验的概念和分类205
9.5.2 神经心理测验的特点206
9.5.3 神经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206
9.5.4 神经心理测验在认知障碍与痴呆诊治中的作用208
9.5.5 认知障碍与痴呆诊疗中神经心理测验的内容209
9.5.6 认知障碍与痴呆诊疗中常用的神经心理测验212
9.5.7 神经心理测验的选择245
9.6 痴呆的影像学诊断246
9.6.1 痴呆的结构影像学检查247
9.6.2 功能影像学检查250
9.6.3 非传统MRI256
9.6.4 AD脑脊液研究258
9.6.5 AD与脑电260
9.6.6 事件相关电位261
9.6.7 图论261
9.6.8 脑磁图(MEG)261
9.6.9 EEG、MEG和影像多种模式分析262
9.7 痴呆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和实验室检查262
9.7.1 血液、尿液、脑脊液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262
9.7.2 分子遗传学标记物检测266
9.8 痴呆的药物治疗268
9.8.1 胆碱酯酶抑制剂268
9.8.2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271
9.8.3 影响自由基代谢的药物272
9.8.4 脑代谢增强剂272
9.8.5 中药272
9.8.6 其他药物273
9.8.7 展望273
9.9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274
9.9.1 常用痴呆精神和行为症状检测工具274
9.9.2 痴呆病程、严重程度与BPSD275
9.9.3 早发AD与晚发AD的BPSD及差异276
9.9.4 男性与女性BPSD差异276
9.9.5 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痴呆患者BPSD的差异276
9.9.6 社区记忆门诊与照料机构患者BPSD差异276
9.9.7 抑郁症状与BPSD277
9.9.8 BPSD的分类及演变277
9.9.9 脑影像改变与BPSD278
9.9.10 BPSD与治疗、照料负担和机构化279
9.10 痴呆的疗效评估279
9.10.1 总体评估279
9.10.2 神经心理评估281
9.10.3 神经精神症状评估282
9.10.4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284
9.10.5 生活质量的评估285
9.11 MCI的研究现状286
9.11.1 MCI的定义286
9.11.2 MCI的分类287
9.11.3 MCI的病因病理289
9.11.4 MCI的诊断289
9.11.5 MCI的治疗293
9.12 血管性认知障碍分类及诊断进展295
9.12.1 VCI的分类296
9.12.2 VCI的诊断301
9.12.3 神经影像学检查305
9.12.4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308
9.12.5 核医学成像309
9.12.6 危险因素与生物学标志物309
9.13 血管性认知损害的神经影像学诊断及其进展310
9.13.1 血管性脑损伤的影像学检查311
9.13.2 血管性认知损害的影像学诊断要求314
9.13.3 混合性痴呆的影像学诊断315
9.13.4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316
9.13.5 血管性认知损害的影像学诊断标准316
9.13.6 总结319
9.14 血管性认知损害防治进展319
9.14.1 VCI的预防319
9.14.2 VCI的治疗320
9.14.3 VCI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322
9.15 痴呆的病理322
9.15.1 AD病理改变323
9.15.2 路易体病(包括帕金森病和DLB)325
9.15.3 额颞叶变性325
9.16 老年痴呆分子影像学326
9.16.1 FDG-PET在AD中的研究326
9.16.2 淀粉样蛋白PET和AD328
9.16.3 Tau蛋白PET与AD329
9.16.4 结语330
9.17 快速进展性痴呆330
9.17.1 克雅病331
9.17.2 自身免疫性脑病332
9.17.3 非朊蛋白变性病333
9.17.4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34
9.17.5 血管性病334
9.17.6 中毒代谢性脑病334
9.17.7 肿瘤334
9.17.8 非器质性疾病334
9.18 神经电生理检测在痴呆诊断中的作用334
9.18.1 脑电图在痴呆诊断中的作用335
9.18.2 诱发电位和事件相关电位在痴呆诊断中的作用336
参考文献338
缩略词表393
热门推荐
- 2346970.html
- 2992313.html
- 2455505.html
- 2611712.html
- 268158.html
- 2481828.html
- 881493.html
- 545683.html
- 3879332.html
- 2437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57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01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9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25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6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82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35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7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9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4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