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音的历程 现代音乐声学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韩宝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ISBN:978710305100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音乐声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音的历程 现代音乐声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章后思考与讨论题7
第一章 听觉系统8
第一节 听觉系统的生理构成与功能8
第二节 骨传导在音乐中的作用12
第三节 听觉损伤13
第四节 听力检测17
第五节 保护你的听觉19
章后思考与讨论题21
第二章 听觉系统对音高的识别22
第一节 音高识别机制的假说22
第二节 人耳感知音高的范围25
第三节 主观音高与客观音高之关系26
第四节 最小音高差的分辨28
第五节 音乐家的音准感29
第六节 音准感与律学研究31
章后思考与讨论题33
第三章 听觉系统对音强的识别34
第一节 音强感知机理34
第二节 外耳道共鸣与等响曲线36
第三节 音强变化对音高感觉的影响38
第四节 音乐的声强范围39
第五节 音乐中的“掩蔽效应”41
章后思考与讨论题44
第四章 听觉系统对音色的识别45
第一节 定义及评价体系45
第二节 听觉系统对音色的感知机理48
第三节 影响音色感的客观因素51
第四节 影响音色感的主观因素53
第五节 人耳在音色识别上的“特异功能”56
章后思考与讨论题58
第五章 音长识别、非线性及协和感问题59
第一节 听觉对音长的识别59
第二节 音乐时间的伸缩性61
第三节 音乐听觉中的非线性现象63
第四节 拍音66
第五节 与协和感有关的理论68
章后思考与讨论题72
第六章 音乐声的物理基础73
第一节 振动73
第二节 共振75
第三节 介质77
第四节 声波与波长78
第五节 声波传播的基本性质79
第六节 驻波与多普勒效应82
章后思考与讨论题84
第七章 音乐声的基础知识85
第一节 音乐声的定义85
第二节 纯音与复合音85
第三节 基音与泛音87
第四节 泛音列与频谱88
第五节 乐音与噪音90
章后思考与讨论题95
第八章 音乐声学测量96
第一节 音乐声学测量的作用96
第二节 音乐声学测量的历史98
第三节 音乐声学测量项目100
第四节 主观评价101
第五节 常用测量设备103
第六节 音乐声学测量需要注意的问题106
章后思考与讨论题111
第九章 乐器声学构成与乐器改良112
第一节 乐器的声学构成112
第二节 乐器的分类113
第三节 乐器改良规律117
第四节 我国民族乐器的改良简况119
第五节 民族乐器改良中存在的问题122
章后思考与讨论题125
第十章 管乐器声学特征126
第一节 管乐器发音原理概述126
第二节 管口校正128
第三节 边棱音管乐器130
第四节 簧管乐器132
第五节 唇管乐器135
第六节 几种常见管乐器的频谱特征139
章后思考与讨论题143
第十一章 弦乐器声学特征144
第一节 弦乐器发音原理概述144
第二节 弦振动的一般特性145
第三节 擦弦乐器149
第四节 拨弦乐器153
第五节 击弦乐器156
章后思考与讨论题159
第十二章 打击乐器声学特征160
第一节 打击乐器发音原理概述160
第二节 膜体打击乐器162
第三节 棒体打击乐器164
第四节 板体打击乐器167
第五节 类板体打击乐器170
第六节 双音钟音乐性能之检测174
章后思考与讨论题178
第十三章 电乐器声学特征179
第一节 电乐器发展概述179
第二节 电乐器发声原理概述182
第三节 MIDI与MIDI乐器185
第四节 MIDI接口与信息解释193
第五节 家庭MIDI音乐制作系统201
章后思考与讨论题204
第十四章 歌唱声学研究205
第一节 嗓音构造概述205
第二节 歌唱发声特性209
第三节 “歌手共振峰”理论212
第四节 歌唱方法215
第五节 中西唱法的声音特征220
章后思考与讨论题228
第十五章 空间音乐声学229
第一节 空间音乐声学研究的问题229
第二节 空间音乐声学的基本概念231
第三节 音乐环境的隔声与隔振234
第四节 音乐与空间环境的匹配237
第五节 小型音乐制作室239
第六节 人工音效与杜比环绕声系统241
章后思考与讨论题246
附录247
常用乐器频率范围一览表247
常用乐器的峰值声压级与动态范围一览表250
噪音的种类253
男中音不同声区正确发声共振峰数据255
参考文献256
再版后记257
热门推荐
- 1289677.html
- 2086236.html
- 2106098.html
- 3391470.html
- 719054.html
- 3735902.html
- 3117653.html
- 2430653.html
- 430901.html
- 36824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62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1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8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49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31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20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08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34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0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