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传统技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医传统技法
  • 韩冰凌,史百成,王振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751521641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传统技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传统技法概论2

第一章 中医传统技法2

第一节 针灸疗法2

第二节 拔罐疗法5

第三节 揪捋疗法7

附:口吮疗法8

第四节 绿色健身疗法8

第五节 火手指针气功疗法10

第六节 中医传统舒适性疗法12

第二章 中医传统针法14

第一节 古今针具14

第二节 针刺的禁忌19

第三节 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20

第四节 针刺前的准备与要求23

第五节 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26

第六节 针刺中的补泻27

第三章 中医传统灸法29

第一节 灸法概论29

第二节 艾炷灸30

第三节 艾条灸31

第四节 其它灸法32

第二篇 经络系统理论35

第一章 经络系统理论35

第一节 经络系统35

一、经络概要35

经络系统简述图36

(一)经脉的分布与走向36

十四经气血流注图37

(二)从经脉别出的经别与别络37

(三)经络系统中的经筋与皮部38

(四)人体经络的内外联系38

人体经络内外联系简述图39

(1)气街39

(2)腠理39

(3)溪谷39

(4)开阖枢39

(5)四关八虚40

(6)标本四街40

二、经络气血43

(一)人体正气43

(1)营气43

(2)卫气43

(3)宗气44

(4)原气44

(5)经气44

(6)神44

(二)精血津液45

(1)精45

(2)血45

(3)津液45

(4)经水46

三、经络气穴49

气穴分类简述图49

(一)经脉根结49

(1)根结49

(2)根溜注入50

(3)出溜注行入52

(二)特定穴一55

(1)五腧穴55

(2)八会穴57

(3)交会穴57

(4)下合穴57

(5)背俞穴58

(6)募穴59

(三)特定穴二59

(1)十二原穴59

(2)十六络穴60

(3)十六郄穴61

(4)八脉交会穴61

(5)四总穴61

(6)经外奇穴62

(四)不定穴62

(1)阿是穴62

(2)扶助穴62

四、经络诊治系统64

(一)实用理论64

(1)经络相通理论64

(2)经络感传理论64

(二)诊治系统64

(1)人体诊病系统64

人体诊病系统简述图65

(2)人体治病系统65

人体治病系统简述图65

(三)经络疗法66

(1)针刺治病的奥秘66

(2)灸熨治病的奥秘66

附:中药与食疗66

(1)中药治病理论66

(2)食疗祛病理念66

第二节 十四经脉71

一、手太阴肺脉71

(一)【循布】71

(二)【病候】77

(三)【针灸】77

二、手阳明大肠脉79

(一)【循布】80

(二)【病候】84

(三)【针灸】84

三、足阳明胃脉85

(一)【循布】85

(二)【病候】89

(三)【针灸】89

四、足太阴脾脉90

(一)【循布】90

(二)【病候】94

(三)【针灸】94

五、手少阴心脉95

(一)【循布】95

(二)【病候】98

(三)【针灸】98

六、手太阳小肠脉99

(一)【循布】99

(二)【病候】103

(三)【针灸】103

七、足太阳膀胱脉106

(一)【循布】106

(二)【病候】110

(三)【针灸】110

八、足少阴肾脉112

(一)【循布】112

(二)【病候】113

(三)【针灸】116

九、手厥阴心包经117

(一)【循布】117

(二)【病候】121

(三)【针灸】121

十、手少阳三焦脉121

(一)【循布】121

(二)【病候】125

(三)【针灸】125

十一、足少阳胆经125

(一)【循布】125

(二)【病候】129

(三)【针灸】130

十二、足厥阴肝经131

(一)【循布】131

(二)【病候】134

(三)【针灸】134

十三、任脉138

(一)【循布】138

(二)【病候】142

(三)【针灸】142

十四、督脉142

(一)【循布】142

(二)【病候】145

(三)【针灸】148

第二章 腧穴定位方法150

第一节 经脉循布的平面展示150

一、经脉循布的平面认识150

二、经脉图示的基本内容150

第二节 腧穴定位的基本方法151

一、解剖标志定位法151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151

三、同身尺寸定位法153

第三节 实用型针灸解剖挂图154

第三篇 绿色健身疗法156

第一章 体贴健身疗法156

第一节 动摩手法与动揉手法156

一、动摩手法156

(一)操作要点156

(二)派生手法164

1.抓摩手法164

2.搓捋手法164

二、动揉手法165

第二节 推挤手法与夹挤手法166

一、推挤手法166

(一)要点说明166

(二)派生手法167

二、夹挤手法168

(一)要点说明168

(二)派生手法169

第三节 捋捏手法与捏拿手法171

一、捋捏手法171

二、捏拿手法173

第四节 扣拍手法与击打手法175

一、扣拍手法175

二、击打手法175

第五节 指力点穴与重力指针175

一、指力点穴175

二、重力指针176

第二章 扶助健身疗法179

第一节 被动屈伸法179

第二节 护体升降法181

第三节 被动旋转法182

第四节 推拉坐卧法184

第三章 自力健身疗法186

第一节 整体功能恢复法186

第二节 肢节功能恢复法187

第三节 颈项功能恢复法195

第四节 自力健身保健操198

第四篇 传统针刺疗法与家庭实用灸法208

第一章 治理、治则与治法208

第一节 治理209

第二节 治则209

第三节 治法210

第二章 针刺运用理论212

第一节 病质理论212

第二节 针刺基理212

第三节 分部刺法213

第四节 针刺调理217

第五节 刺手押手218

第六节 补泻手法224

第七节 针刺要求233

第三章 针刺操作236

第一节 毫针操作236

第二节 三棱针操作238

第三节 员利针操作240

第四节 长针与粗针241

第五节 毛针与扁柄针241

第六节 温针与暖针242

第四章 灸熨基理与家庭实用灸法243

第一节 灸熨基理243

第二节 家庭实用灸法243

附篇 中华传统医学民间奇效医疗的收集整理及推广工程246

第一部分 中华传统医学民间奇效医疗的收集整理及推广工程247

一、《工程》简介247

二、《工程》作品247

第二部分 韩冰凌的创新理论248

一、中医病质理论248

二、脉体四纲理论249

三、中医象素理论249

四、脉诊公式化理论249

第三部分 中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250

第四部分 客观对待“中西医结合”251

一、中西医结合的科学内涵251

二、中医药的特色优势251

三、促进中西医结合的文化动力252

第五部分 韩冰凌的医学文章253

一、有关创新理论的文章(文章整理:史百成郑成奇)253

文章1.中医病质理论及经络感传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地位253

文章2.对针刺“关节痹证”的探究256

文章3.痔灶的“治疗-护理-保健”理论257

文章4.正确的“瘦身减肥”理念259

文章5.正确的“面部祛痘”理念260

文章6.正确的“中医降糖”理念263

文章7.关节痛证的“中医治疗”理念267

二、有关针灸临床的文章(文章整理:史百成何宝忠)272

文章1.中医治疗“亚健康证”272

文章2.针刺治疗“七十二番痧”274

文章3.被猪琏球菌感染人群的针灸救治275

文章4.针灸治疗“初中风偏枯”277

文章5.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78

文章6.针灸治疗“股骨头坏死”280

文章7.针灸治疗“胃肠疾病”282

文章8.针刺治疗“风瘾疹症”2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