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烧伤治疗大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烧伤治疗大全
  • 徐荣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0465181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815页
  • 文件大小:175MB
  • 文件页数:838页
  • 主题词:烧伤-治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烧伤治疗大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烧伤皮肤原位再生技术总论3

第一章 烧伤医学发展历程与烧伤皮肤再生医学的创立3

第一节 古代经验烧伤医学发展历程3

第二节 近代烧伤实验医学发展历程5

第三节 现代烧伤医学发展历程6

第四节 烧伤湿性医疗技术与烧伤皮肤再生医学发展历程9

第五节 烧伤皮肤系统再生治疗技术病例介绍12

第二章 烧伤局部发病与治疗焦点18

第一节 烧伤的局部发病与治疗焦点18

第二节 局部发病学19

第三节 烧伤创面的治疗焦点22

第三章 烧伤全身性发病与系统治疗24

第一节 烧伤疼痛24

第二节 烧伤休克29

第三节 主要脏器的病理生理变化35

第四节 系统治疗39

第四章 烧伤皮肤原位再生技术的核心技术48

第一节 湿润烧伤膏的研制与药效作用48

第二节 烧伤皮肤原位再生技术51

第三节 烧伤创面坏死组织液化排除与实施方法57

第四节 烧伤创面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机制62

第五节 烧伤创面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的技术程序65

第五章 皮肤的组织结构与烧伤深度界定68

第一节 皮肤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68

第二节 烧伤深度界定——“三度六分法”77

第三节 “三度六分法”的临床特点80

参考文献81

第二篇 烧伤皮肤原位再生技术各论85

第一章 诊断标准与治疗学属性85

第一节 烧伤诊断标准85

第二节 烧伤病理生理特点88

第三节 烧伤治疗学科属性91

第二章 烧伤评估与急救技术94

第一节 烧伤初期处理程序94

第二节 现场评估与急救技术97

第三节 后送技术100

第四节 院内再评估与处置技术102

第三章 成批烧伤病人救治技术105

第一节 成批烧伤伤员急救方案105

第二节 成批烧伤病人后送技术107

第三节 成批烧伤伤员的收容与处理109

第四节 成批大面积烧伤病人治疗方案112

第五节 成批烧伤病人的救治技术113

第六节 成批烧伤伤员护理计划114

第四章 烧伤治疗学理论研究与进展118

第一节 烧伤治疗学理论118

第二节 MEBT/MEBO治疗作用原理120

第三节 烧伤治疗学研究进展125

第五章 烧伤湿润暴露疗法131

第一节 表皮浅层损伤治疗技术131

第二节 表皮深层损伤治疗技术132

第三节 真皮浅层损伤治疗技术141

第四节 真皮深层损伤治疗技术177

第五节 真皮全层损伤治疗技术186

第六节 皮肤全层并皮下组织损伤治疗技术199

第六章 烧伤湿润辅助治疗技术217

第一节 烧伤清创术217

第二节 烧伤湿润半暴露技术218

第三节 烧伤湿润包扎技术221

第七章 烧伤湿润微创减压技术223

第一节 真皮浅层烧伤腐皮刮除减压术223

第二节 真皮深层烧伤痂皮划痕减压术225

第三节 全层皮肤烧伤焦痂搔刮减压术227

第四节 浅筋膜烧伤“格状”切开减压术230

第五节 深筋膜烧伤“沟状”切开术233

第六节 肌肉烧伤筋膜切开减压术236

第七节 骨烧伤死骨凿除钻孔术238

第八节 骨、关节烧伤肉芽培植术245

第八章 湿润创缘皮簇内植培养技术249

第一节 创缘皮簇内植培养关键技术249

第二节 创缘供区取皮技术251

第三节 受区皮簇内植术方法253

第四节 受区皮簇内植相关技术与疗效259

第五节 受区皮簇内植临床观察263

第九章 头部烧伤治疗技术277

第一节 头皮深Ⅱ度浅型烧伤治疗技术277

第二节 头皮深Ⅱ度深型烧伤治疗技术278

第三节 头皮Ⅲ度浅型烧伤治疗技术279

第四节 头皮Ⅲ度深型烧伤治疗技术280

第十章 面部烧伤治疗技术281

第一节 面部深Ⅱ度浅型烧伤治疗技术281

第二节 面部深Ⅱ度深型烧伤治疗技术282

第三节 面部Ⅲ度浅型烧伤治疗技术283

第四节 面部Ⅲ度深型烧伤治疗技术284

第十一章 眼烧伤治疗技术287

第一节 眼睑烧伤治疗技术287

第二节 眼球烧伤治疗技术288

第十二章 鼻烧伤治疗技术293

第一节 外鼻烧伤治疗技术293

第二节 鼻腔烧伤治疗技术294

第十三章 口、咽、喉烧伤治疗技术295

第一节 口周烧伤治疗技术295

第二节 口腔烧伤治疗技术296

第三节 咽部、会厌高温液体烧伤治疗技术296

第四节 咽部、会厌化学物质烧伤治疗技术297

第五节 喉烧伤治疗技术298

第十四章 耳烧伤治疗技术300

第一节 耳廓深Ⅱ度浅型烧伤治疗技术300

第二节 耳廓深Ⅱ度深型烧伤治疗技术301

第三节 耳廓Ⅲ度烧伤治疗技术301

第四节 耳垂深度烧伤治疗技术302

第五节 化脓性耳软骨炎治疗技术302

第六节 外耳道烧伤治疗技术304

第七节 中耳(鼓膜)烧伤治疗技术305

第十五章 颈部烧伤治疗技术308

第一节 颈部深Ⅱ度浅型烧伤治疗技术308

第二节 颈部深Ⅱ度深型烧伤治疗技术309

第三节 颈部Ⅲ度烧伤治疗技术309

第十六章 胸腹壁烧伤治疗技术311

第一节 胸壁全层烧伤治疗技术311

第二节 腹壁全层烧伤治疗技术313

第三节 女性乳房烧伤治疗技术314

第十七章 会阴部烧伤治疗技术317

第一节 会阴部浅度烧伤治疗技术317

第二节 会阴部深度烧伤治疗技术319

第十八章 消化道烧伤治疗技术323

第一节 上消化道烧伤治疗技术323

第二节 直肠、结肠烧伤治疗技术326

第三节 消化道烧伤护理技术328

第四节 应激性溃疡防治技术330

第十九章 吸入性损伤治疗技术335

第一节 声门以上吸入性损伤治疗技术335

第二节 气管隆突以上吸入性损伤治疗技术336

第三节 支气管以下吸入性损伤治疗技术338

第四节 吸入性损伤护理技术342

第二十章 骨、关节烧伤治疗技术345

第一节 骨、关节烧伤治疗技术345

第二节 骨、关节烧伤的治疗护理技术346

第二十一章 手部烧伤治疗技术353

第一节 手部浅Ⅱ度烧伤治疗技术353

第二节 手部深Ⅱ度浅型烧伤治疗技术354

第三节 手部深Ⅱ度深型烧伤治疗技术355

第四节 手部Ⅲ度浅型烧伤治疗技术357

第五节 手部Ⅲ度深型烧伤治疗技术359

第六节 手部烧伤护理技术362

第二十二章 足部烧伤治疗技术366

第一节 足部浅Ⅱ度烧伤治疗技术366

第二节 足部深Ⅱ度浅型烧伤367

第三节 足部深Ⅱ度深型烧伤治疗技术368

第四节 足部Ⅲ度浅型烧伤治疗技术369

第五节 足部Ⅲ度深型烧伤治疗技术371

第二十三章 热挤压伤373

第一节 热挤压伤治疗技术373

第二节 四肢热挤压伤治疗技术375

第三节 热挤压综合征临床特征及救治技术380

第二十四章 热贯通伤386

第一节 热贯通伤治疗技术386

第二节 热盲管伤的治疗技术387

第二十五章 烧伤复合伤390

第一节 烧伤复合伤初期处理技术390

第二节 化学毒物致烧冲毒复合伤的救治392

第三节 瓦斯爆炸伤治疗技术398

第四节 粉尘爆炸伤治疗技术403

第二十六章 电烧伤的治疗技术406

第一节 电烧伤急诊治疗技术406

第二节 电弧烧伤治疗技术410

第三节 低压电烧伤治疗技术413

第四节 高压电烧伤治疗技术415

第二十七章 各部位电烧伤的治疗技术419

第一节 头颅电烧伤的治疗技术419

第二节 颜面部电烧伤治疗技术420

第三节 颈部电烧伤治疗技术422

第四节 胸部电烧伤治疗技术423

第五节 腹部电烧伤治疗技术424

第六节 会阴部电烧伤治疗技术425

第七节 背部电烧伤治疗技术427

第八节 电击伤致脊髓损伤治疗技术428

第九节 四肢电烧伤治疗技术430

第十节 手及腕部电烧伤治疗技术432

第十一节 足部电烧伤治疗技术433

第二十八章 电烧伤护理技术435

第一节 电击伤病人护理435

第二节 电弧烧伤病人护理437

第三节 电烧伤换药技术与心理护理442

第二十九章 化学烧伤的治疗技术447

第一节 化学烧伤急救技术447

第二节 酸烧伤急救技术451

第三节 硫酸烧伤治疗技术453

第四节 硝酸烧伤治疗技术457

第五节 氢氟酸烧伤治疗技术458

第六节 铬酸烧伤治疗技术459

第七节 溴烧伤治疗技术460

第八节 碱烧伤治疗技术463

第九节 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烧伤治疗技术464

第十节 石灰烧伤治疗技术466

第十一节 氨烧伤治疗技术467

第十二节 电石及乙炔烧伤治疗技术468

第十三节 沥青烧伤治疗技术469

第十四节 磷烧伤治疗技术470

第十五节 汽油浸泡烧伤治疗技术474

第十六节 天然气烧伤治疗技术475

第十七节 石油液化气烧伤治疗技术476

第十八节 工业废水烫伤治疗技术477

第三十章 放射性烧伤治疗技术482

第一节 急性放射性烧伤治疗技术482

第二节 慢性放射烧伤治疗技术486

第三节 放射性烧伤护理技术487

第三十一章 冷伤治疗技术490

第一节 冷伤急救技术490

第二节 局部冷伤治疗技术492

第三节 全身冷伤治疗技术496

第四节 冻疮治疗技术498

第五节 冷伤护理技术501

第三十二章 小儿烧伤治疗技术504

第一节 小儿烧伤预防技术504

第二节 小儿烧伤急救技术506

第三节 小儿烧伤治疗技术507

第四节 小儿头面颈部烧伤治疗技术513

第五节 小儿手烧伤治疗技术515

第六节 小儿会阴部烧伤治疗技术518

第七节 小儿足烧伤治疗技术519

第八节 小儿烧伤的护理技术522

第三十三章 老年人烧伤治疗技术526

第一节 老年人烧伤预防技术526

第二节 老年人烧伤急救技术527

第三节 老年人烧伤治疗技术530

第四节 老年人烧伤护理技术532

第三十四章 家庭烧伤治疗技术536

第一节 家庭烧伤预防技术536

第二节 家庭烧伤急救538

第三节 家庭烧伤治疗技术540

第四节 家庭烧伤护理技术542

第三十五章 烧伤病人防瘢治疗技术547

第一节 烧伤瘢痕预防技术547

第二节 烧伤瘢痕防治与功能康复技术560

第三十六章 烧伤瘢痕及手术小创口治疗技术565

第一节 烧伤瘢痕防治技术565

第二节 面部瘢痕手术小创口治疗技术571

第三节 颈部瘢痕手术小创口治疗技术573

第四节 上肢瘢痕手术小创口治疗技术575

第五节 下肢瘢痕手术小创口治疗技术578

第六节 会阴部瘢痕手术小创口治疗技术581

第三十七章 烧伤病人护理技术585

第一节 护理教育技术585

第二节 烧伤整体护理技术589

第三节 烧伤护理与辅助治疗技术593

第三十八章 烧伤临床护理技术606

第一节 烧伤一般护理技术606

第二节 烧伤创面护理技术609

第三节 烧伤病人时间护理技术614

第四节 水肿渗出期护理技术618

第五节 创面液化期护理技术624

第六节 创面愈合期护理技术628

第七节 创面复原期护理技术631

第八节 烧伤营养护理技术633

第九节 烧伤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638

第三十九章 烧伤病房护理管理与告知程序641

第一节 中小医院烧伤病区设置原则641

第二节 烧伤病区护理管理应对措施643

第三节 烧伤重要护理操作告知程序646

第四十章 特大面积烧伤治疗技术范例650

第一节 特大面积烧伤病例(1)治疗记录650

第二节 特大面积烧伤病例(2)治疗记录693

第三节 特大面积烧伤病例(3)治疗记录700

第四节 特大面积烧伤病例(4)治疗记录703

参考文献710

第三篇 烧伤临床资料归纳与“示例”统计分析717

第一章 医学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717

第一节 总体与样本717

第二节 变异与变量719

第三节 误差720

第四节 概率与可信限723

第五节 显著性检验与显著性水准724

第二章 烧伤资料统计的步骤与结果表达726

第一节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726

第二节 资料类型730

第三节 有效数字与数字舍入规则731

第四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733

第三章 常用计数资料与示例分析740

第一节 计数资料与相对数740

第二节 常用的相对数描述741

第三节 临床常用率的公式与计算744

第四节 率的标准化法应用747

第四章 计数资料的显著性检验与示例分析749

第一节 计数资料常用指标749

第二节 计数资料的显著性检验750

第五章 相对危险性与示例分析763

第一节 相对危险性的概念763

第二节 相对危险度公式的描述与应用763

第三节 OR值的x2检验765

第六章 计量指标示例分析769

第一节 集中趋势指标769

第二节 离散趋势指标773

第七章 计量资料的显著性检验与示例分析778

第一节 概述778

第二节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t检验779

第三节 成对样本均数的t检验780

第四节 两个样本均数的t检验781

第五节 两个较大样本均数的μ检验783

第六节 方差不齐时两小样本的均数检验783

第八章 方差与示例分析787

第一节 各组样本数目相同时的计算方法788

第二节 各组样本数目不等时的计算方法792

第九章 直线相关和回归与示例分析798

第一节 直线相关分析798

第二节 相关系数的计算799

第三节 直线回归方程803

参考文献8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