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化学 供中药学专业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药化学 供中药学专业用
  • 石任兵主编;梁光义,罗永明,郭力副主编;匡海学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6054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中药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药化学 供中药学专业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中药化学研究意义及其进展2

一、中药自然化学研究意义及进展2

二、中药制备化学研究意义及进展4

三、中药药物化学研究意义及进展5

第三节 中药化学主要研究方向7

第二章 糖和苷类化合物9

第一节 糖类化合物9

一、概述9

二、糖类的结构与分类9

三、糖的理化性质15

四、糖的检识16

第二节 苷类化合物17

一、概述17

二、苷的结构与分类17

三、苷的理化性质21

四、苷的检识24

五、苷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25

第三章 醌类化合物29

第一节 概述29

第二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29

一、苯醌类29

二、萘醌类30

三、菲醌类31

四、蒽醌类32

第三节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36

一、物理性质36

二、化学性质37

第四节 醌类化合物的检识39

一、理化检识39

二、色谱检识40

三、醌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40

第四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47

第一节 概述47

第二节 简单苯丙素类48

一、苯丙烯类48

二、苯丙醇类48

三、苯丙醛类48

四、苯丙酸类49

第三节 香豆素类50

一、香豆素的结构与分类50

二、香豆素的理化性质53

三、香豆素的检识55

四、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56

第四节 木脂素58

一、木脂素的结构与分类58

二、木脂素的理化性质63

三、木脂素的检识64

四、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65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68

第一节 概述68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68

一、黄酮类70

二、黄酮醇类71

三、二氢黄酮类72

四、二氢黄酮醇类72

五、异黄酮类73

六、二氢异黄酮类74

七、查耳酮类74

八、二氢查耳酮类75

九、橙酮类75

十、花色素类76

十一、黄烷醇类76

十二、双黄酮类77

十三、其他黄酮类78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79

一、性状79

二、旋光性80

三、溶解性80

四、酸碱性81

五、显色反应81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84

一、理化检识84

二、色谱检识84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86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99

第一节 萜类化合物99

一、概述99

二、单萜100

三、倍半萜104

四、二萜106

五、二倍半萜109

六、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109

七、萜类化合物的检识114

八、萜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114

第二节 挥发油115

一、概述115

二、挥发油的组成116

三、挥发油的理化性质117

四、挥发油的检识118

第七章 三萜类化合物122

第一节 概述122

第二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123

一、链状三萜123

二、单环三萜123

三、双环三萜124

四、三环三萜125

五、四环三萜125

六、五环三萜133

第三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溶血作用142

一、物理性质142

二、化学性质143

三、溶血作用144

第四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检识144

一、理化检识144

二、色谱检识145

三、三萜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145

第八章 甾体类化合物150

第一节 概述150

一、甾体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150

二、甾体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151

第二节 强心苷类化合物152

一、概述152

二、强心苷的结构与分类152

三、强心苷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156

四、强心苷的理化性质157

五、强心苷的检识162

六、强心苷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163

第三节 甾体皂苷165

一、概述165

二、甾体皂苷的结构与分类166

三、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169

四、甾体皂苷的检识170

五、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170

第四节 C21甾体化合物172

一、概述172

二、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174

第五节 植物甾醇174

一、概述174

二、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175

第六节 胆汁酸类化合物176

一、概述176

二、胆汁酸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176

第七节 昆虫变态激素177

一、概述177

二、昆虫变态激素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178

第八节 醉茄内酯178

一、概述178

二、醉茄内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179

第九章 生物碱182

第一节 概述182

一、生物碱的含义182

二、生物碱的分布182

三、生物碱的存在形式182

四、生物碱的主要生物活性183

第二节 生物碱的结构与分类183

一、鸟氨酸系生物碱183

二、赖氨酸系生物碱184

三、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系生物碱184

四、色氨酸系生物碱187

五、邻氨基苯甲酸系生物碱189

六、组氨酸系生物碱189

七、萜类生物碱189

八、甾体类生物碱190

第三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192

一、物理性质192

二、化学性质193

第四节 生物碱的检识197

一、化学检识197

二、色谱检识198

三、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199

第十章 鞣质203

第一节 概述203

第二节 鞣质的结构与分类203

一、可水解鞣质类204

二、缩合鞣质类212

三、复合鞣质类215

第三节 鞣质的理化性质217

一、物理性质217

二、化学性质217

第四节 鞣质的检识217

一、色谱检识217

二、化学检识218

三、鞣质的波谱特征218

第十一章 其他成分221

第一节 脂肪酸类化合物221

一、概述221

二、脂肪酸的结构与分类221

三、脂肪酸的理化性质222

四、含脂肪酸的中药实例223

第二节 有机含硫化合物223

一、概述223

二、含硫化合物及其中药实例223

第三节 脑苷类化合物224

一、概述224

二、含脑苷类的中药实例225

第四节 氨基酸、环肽、蛋白质和酶226

一、氨基酸226

二、环肽227

三、蛋白质和酶229

第五节 矿物质230

一、概述230

二、矿物药231

三、微量元素232

第十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制备方法与技术234

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234

一、概述234

二、经典提取方法234

三、现代提取方法240

第二节 中药化学成分分离方法244

一、概述244

二、经典分离方法245

三、现代分离方法256

第三节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修饰方法260

一、概述260

二、中药有效成分结构修饰的准则和方法262

第四节 中药化学成分生物转化方法与技术275

一、概述275

二、生物转化反应275

三、生物转化体系及主要转化方法277

四、生物转化程序及影响因素280

五、中药化学成分生物转化的应用281

第十三章 中药化学成分结构鉴定技术与方法287

第一节 概述287

第二节 化合物的理化鉴定287

一、物理常数的测定287

二、纯度测定287

三、化合物的结构骨架与官能团的确定288

第三节 波谱分析进行结构研究的技术与方法288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288

二、红外光谱288

三、核磁共振光谱288

四、质谱294

五、旋光光谱与圆二色谱295

六、X射线衍射法295

第十四章 中药化学成分制备与鉴定实例297

第一节 糖和苷类化合物制备与鉴定实例297

一、糖和苷类化合物制备原理297

二、含有糖和苷类化合物的中药制备与鉴定实例299

第二节 醌类化合物制备与鉴定实例299

一、醌类化合物制备原理299

二、含有醌类化合物的中药制备与鉴定实例300

第三节 苯丙素类化合物制备与鉴定305

一、苯丙素类化合物制备原理305

二、含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中药制备与鉴定实例306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制备与鉴定实例312

一、黄酮类化合物制备原理312

二、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制备与鉴定实例313

第五节 萜类和挥发油制备与鉴定321

一、萜类和挥发油制备原理321

二、含萜类或挥发油的中药制备与鉴定实例326

第六节 三萜类化合物制备与鉴定336

一、三萜类化合物制备原理336

二、含三萜类化合物的中药制备与鉴定实例338

第七节 甾体类化合物制备与鉴定351

一、甾体类化合物制备原理351

二、含甾体类化合物的中药制备与鉴定实例351

第八节 生物碱类化合物制备与鉴定实例357

一、生物碱类化合物制备原理357

二、含有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制备与鉴定实例361

第九节 鞣质类化合物制备与鉴定实例376

一、鞣质类化合物的制备原理376

二、含有鞣质类化合物的中药制备与鉴定实例378

第十节 其他成分制备与鉴定实例381

一、化合物制备原理381

二、其他成分的制备与鉴定实例382

第十五章 中药药物成分的代谢384

第一节 概述384

第二节 肠内菌与中药药物成分结构的生物转化384

一、水解反应385

二、氧化反应386

三、还原反应388

四、异构化反应390

五、含氧化合物向含氮化合物的转化390

六、脱酰基化(酯解)作用391

七、酯化作用392

八、聚合反应392

九、碳苷的水解392

第三节 中药药物成分在肝脏的代谢394

一、肝脏药物代谢的氧化反应394

二、肝脏药物代谢的还原反应401

三、肝脏药物代谢的水解反应402

四、肝脏药物代谢的结合反应405

第十六章 中药药物动力学413

第一节 概述413

一、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意义413

二、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特点414

第二节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415

一、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内容与方法415

二、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应用416

第三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417

一、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内容与方法417

二、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应用419

第四节 中药药代-药效动力学420

一、中药药代-药效动力学研究内容与方法420

二、中药药代-药效动力学研究应用420

主要参考文献4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