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神病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凌江,陆林主编;王高华,许毅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0548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52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480页
- 主题词:精神病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精神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精神病学的基本概念1
第二节 精神病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
第三节 精神病学发展简史3
第四节 精神病学临床的前沿问题5
第五节 怎样学好精神病学7
第二章 精神障碍症状学9
第一节 概述9
第二节 常见的精神症状10
一、感知障碍10
二、思维障碍13
三、情感障碍17
四、意志障碍18
五、注意障碍19
六、动作及行为障碍19
七、记忆障碍21
八、意识障碍22
九、自我意识障碍23
十、智能障碍24
第二节 常见的精神科综合征25
第三章 精神障碍病因学与分类系统27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27
一、概述27
二、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28
三、与精神障碍相关的环境因素33
四、生物-心理-社会的交互作用37
五、精神障碍病因学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前景38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诊断与分类系统39
一、精神障碍的诊断和分类系统介绍39
二、ICD诊断系统40
三、DSM诊断系统41
四、ICD与DSM诊断系统的异同42
第四章 精神障碍诊断学44
第一节 接触精神病人的一般原则与基本技能44
一、建立医患关系的原则与技能44
二、面谈的基本原则与面谈技能44
三、精神科面谈相关问题与注意事项47
第二节 精神障碍患者的病史采集47
一、精神科病史采集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47
二、病史采集的基本内容与要点47
第三节 精神状况检查方法49
第四节 体格检查与实验室诊断技术51
一、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51
二、实验室检查技术51
三、精神科评定量表54
第五节 精神障碍诊断方法55
一、精神障碍的诊断原则55
二、精神障碍的诊断思路56
第六节 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病历记录57
一、精神科住院病历的主要内容57
二、精神科病历书写的注意事项58
三、精神科病程记录59
四、制订治疗计划与治疗措施59
第五章 精神障碍治疗学64
第一节 概述64
第二节 精神药物治疗65
一、精神药物治疗的原则及策略65
二、抗精神病药66
三、抗抑郁药72
四、心境稳定剂77
五、抗焦虑药78
六、认知改善药81
第三节 精神障碍的心理治疗84
一、心理治疗的概念及相关问题84
二、精神分析86
三、行为治疗89
四、认知-行为治疗91
五、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93
六、家庭治疗95
七、团体治疗97
第四节 精神科物理治疗98
一、电抽搐治疗98
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101
三、迷走神经刺激103
四、深部脑刺激104
第五节 精神科康复治疗与社区防治105
一、精神障碍康复的概念与任务105
二、精神障碍的医院康复106
三、精神障碍的社区康复109
四、精神障碍的预防112
第六章 精神科急诊与危机干预116
第一节 精神科常见急诊116
一、概述116
二、自杀119
三、自伤120
四、拒食121
五、冲动和暴力行为121
六、谵妄状态123
七、兴奋躁动状态124
八、木僵/缄默状态126
九、幻觉/妄想状态127
十、惊恐发作128
十一、戒断综合征128
十二、精神药物中毒129
第二节 精神科的危机干预130
一、危机的定义130
二、危机的种类131
三、危机干预131
第七章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135
第一节 概述135
一、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概念135
二、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136
三、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作用137
四、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工作模式与技术138
第二节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常见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处理139
一、谵妄139
二、痴呆140
三、物质依赖与戒断141
四、焦虑抑郁状态142
五、幻觉妄想状态143
六、躯体形式障碍144
七、睡眠障碍144
八、人格障碍145
第三节 特殊人群的会诊-联络精神病学145
一、重症医学科患者145
二、儿童与青少年患者146
三、老年患者147
四、急诊患者147
五、创伤患者147
六、妇产科患者148
第八章 精神障碍相关的法律和伦理问题150
第一节 概述150
第二节 精神障碍与危害行为150
一、精神障碍与危害行为的流行病学150
二、违法犯罪行为的生物学机制151
三、暴力危险性评估153
第三节 精神障碍者的法律能力评定160
一、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160
二、民事行为能力的评定162
三、诉讼能力164
四、受审能力164
五、服刑能力164
六、作证能力165
七、性自我防卫能力165
第四节 精神障碍与非自愿住院166
一、非自愿住院的标准166
二、独立复核机制167
第五节 精神科临床中的伦理学问题168
一、自决原则168
二、保密原则168
三、知情同意169
第九章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72
第一节 概述172
第二节 常见综合征173
一、谵妄173
二、痴呆174
三、遗忘综合征176
第三节 阿尔茨海默病17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77
二、临床表现17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80
四、治疗180
第四节 血管性痴呆18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81
二、临床表现182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82
四、治疗182
第五节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18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83
二、临床表现183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84
四、治疗184
第六节 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184
一、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184
二、结核性脑膜炎所致精神障碍186
第七节 脑肿瘤所致精神障碍186
一、临床表现186
二、诊断187
三、治疗187
第八节 癫痫性精神障碍187
一、临床表现187
二、诊断188
三、治疗188
第九节 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88
一、梅毒所致精神障碍188
二、HIV/AIDS所致精神障碍190
三、抗NMDAR脑炎所致精神障碍191
第十章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193
第一节 概述193
一、概念193
二、病理生理机制194
三、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194
四、常见临床表现194
五、诊断194
六、治疗原则194
第二节 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195
一、流行性感冒所致精神障碍195
二、肺炎所致精神障碍195
三、伤寒所致精神障碍196
四、病毒性肝炎所致精神障碍196
五、治疗原则196
第三节 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196
一、肺脑综合征的临床表现196
二、心脏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197
三、肝脏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197
四、肾脏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198
五、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198
六、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治疗198
第四节 内分泌疾病和代谢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199
一、垂体前叶功能异常所致精神障碍199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199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精神障碍200
四、库欣综合征和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所致精神障碍200
五、性腺功能异常所致精神障碍201
第五节 系统红斑狼疮所致精神障碍202
第六节 恶性肿瘤所致精神障碍203
一、概述203
二、恶性肿瘤所致精神障碍的可能机制204
三、肿瘤所致精神障碍的主要表现204
四、肿瘤患者精神障碍的治疗205
第十一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07
第一节 概述207
一、基本概念207
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相关因素209
三、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212
第二节 阿片类药物滥用214
一、概述214
二、阿片类药物的药理作用214
三、戒断反应214
四、治疗215
第三节 酒依赖和酒精所致精神障碍216
一、导致饮酒相关问题相关因素217
二、饮酒所致精神障碍218
三、饮酒所致躯体疾病220
四、诊断222
五、治疗223
第四节 镇静、催眠、抗焦虑药滥用226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滥用226
一、苯丙胺类药物的药理作用227
二、治疗227
第六节 氯胺酮滥用228
第七节 烟草滥用228
一、尼古丁的药理作用229
二、吸烟的危害229
三、吸烟问题的处理229
第八节 大麻滥用230
第十二章 神经发育障碍232
第一节 概述232
第二节 智力发育障碍233
一、流行病学233
二、病因233
三、临床表现234
四、病程与预后236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36
六、预防与治疗237
第三节 孤独症谱系障碍239
一、概述239
二、流行病学239
三、临床表现239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41
五、病程及预后242
六、干预和治疗242
第四节 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243
一、流行病学244
二、病因和病理机制244
三、临床表现24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45
五、病程和预后246
六、治疗和干预247
第五节 抽动障碍249
一、流行病学249
二、病因和病理机制249
三、临床表现249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50
五、病程与预后251
六、治疗251
第六节 特定性学习障碍252
第十三章 精神分裂症256
第一节 概述256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257
一、遗传因素257
二、神经病理学及大脑结构的异常259
三、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261
四、神经发育不良假说261
五、子宫内感染与产伤262
六、社会心理因素263
第三节 临床表现263
第四节诊断与鉴别诊断264
一、诊断标准264
二、鉴别诊断266
三、实验室检查266
四、病程与预后特点266
第五节 治疗与预防267
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267
二、电痉挛治疗272
三、心理治疗274
四、物理治疗276
第十四章 其他精神病性障碍279
第一节 持久妄想性障碍279
一、概述279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279
三、临床表现与分类280
第二节 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283
一、概述283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283
三、临床表现与分类28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85
五、治疗285
第三节 感应性精神病286
一、概述286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286
三、临床表现286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86
五、治疗287
第四节 分裂情感性障碍287
一、概述287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287
三、临床表现与分型288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88
五、治疗289
第十五章 双相及相关障碍291
第一节 概述291
一、历史及发展291
二、流行病学292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292
一、遗传因素292
二、神经影像学研究293
三、神经递质功能研究293
四、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294
五、神经生理功能障碍295
六、生物节律改变295
七、神经可塑性与神经营养失衡假说296
八、心理社会因素296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类别297
一、临床表现297
二、类别301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301
一、诊断要点301
二、诊断标准302
三、鉴别诊断304
第五节 治疗与预防305
一、双相障碍的治疗305
二、双相障碍预防307
第十六章 抑郁障碍309
第一节 概述309
一、概念309
二、流行病学309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310
一、危险因素310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311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分型314
一、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314
二、抑郁障碍的分型316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317
一、诊断要点317
二、鉴别诊断318
第五节 治疗与预防319
一、抑郁障碍的治疗319
二、预防复发323
第十七章 焦虑障碍325
第一节 概述325
第二节 惊恐障碍326
一、流行病学326
二、临床表现32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326
四、病程和预后327
五、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328
六、治疗328
七、预防和康复329
第三节广场恐惧症329
一、流行病学329
二、临床表现330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330
四、病程和预后331
五、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331
六、治疗331
七、预防和康复331
第四节 社交焦虑障碍331
一、流行病学332
二、临床表现332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332
四、病程和预后333
五、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333
六、治疗333
七、预防和康复334
第五节 特定恐惧症334
一、流行病学335
二、临床表现335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335
四、病程和预后335
五、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336
六、治疗336
七、预防和康复336
第六节 广泛性焦虑障碍337
一、流行病学337
二、临床表现337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337
四、病程和预后338
五、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339
六、治疗339
七、预防和康复340
第七节 分离焦虑障碍340
一、流行病学340
二、临床表现341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341
四、病程和预后341
五、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342
六、治疗342
七、预防和康复342
第十八章 强迫症344
第一节 概述344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345
一、生物学因素345
二、社会心理因素346
第三节 临床表现348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349
一、强迫症的诊断349
二、强迫症的鉴别诊断351
第五节 治疗352
一、药物治疗352
二、心理治疗353
三、外科治疗355
四、其他治疗355
第十九章 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357
第一节 概述357
一、精神创伤与应激发生的三要素357
二、从精神应激到精神创伤358
第二节 急性应激障碍359
一、临床特点359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359
三、治疗360
第三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360
一、临床表现与评估361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363
三、治疗365
第四节 适应性障碍372
一、临床特点372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372
第二十章 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性障碍375
第一节 躯体形式障碍375
一、流行病学376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376
三、各类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表现377
四、治疗380
第二节 分离性障碍381
一、概述381
二、流行病学382
三、发病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382
四、临床表现383
五、病程与预后385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385
七、治疗与预防387
第二十一章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390
第一节 进食障碍390
一、神经性厌食390
二、神经性贪食394
三、神经性呕吐396
第二节 排泄障碍397
一、遗尿症397
二、遗粪症398
三、其他未特定的排泄障碍399
第三节睡眠障碍399
一、失眠症400
二、嗜睡症401
三、睡眠-觉醒节律障碍401
四、睡行症402
五、夜惊403
六、梦魇404
第四节 性功能障碍404
一、概述404
二、临床常见的性功能障碍405
三、性功能障碍的诊断407
四、治疗与预防408
第二十二章 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410
第一节 概述410
第二节 对立违抗障碍411
一、概述411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411
三、临床表现412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12
五、治疗与干预414
第三节 间歇性暴怒障碍414
一、概述414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414
三、临床表现415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15
五、治疗与干预416
第四节 品行障碍417
一、概述417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417
三、临床表现419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20
五、治疗与干预422
第五节 反社会人格障碍423
第六节 其他423
一、纵火癖423
二、偷窃狂424
第二十三章 人格障碍与性欲倒错障碍427
第一节 人格障碍427
一、概述427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428
三、临床分型与表现429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33
五、治疗与预后434
第二节 性欲倒错障碍434
一、概述434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435
三、临床分型与表现436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40
五、治疗440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442
致谢451
热门推荐
- 1144369.html
- 3422636.html
- 2361761.html
- 1369483.html
- 3061341.html
- 1620275.html
- 1457206.html
- 2203323.html
- 154330.html
- 9612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16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17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66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3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1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47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8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22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