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学科学方法特征与沿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孟庆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1137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研究方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学科学方法特征与沿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中医学科学方法研究总括1
一、科学方法相关概念简述1
二、科学方法的特征3
三、科学方法的分类4
四、方法研究的层次结构4
五、科学方法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5
第二节 医学模式的演进5
一、神灵医学模式5
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6
三、生物医学模式6
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6
第二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及其特征8
第一节 概述8
一、何谓“科学”8
二、何谓“学科”9
三、“科学”与“学科”10
四、科学知识体系11
五、中医药学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定位11
第二节 从“知道”到“科学”——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与演变12
一、西方科学哲学的演进蜕变13
二、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部类划分16
第三节 论中医药理论的方法体系构建——以钱学森“科学技术体系”为蓝本的分类方法21
一、医道之理——基础理论层面23
二、医道之法——技术科学层面26
三、医道之技——应用技术层面27
第四节 现代科学技术理论方法与中医药学的互鉴交融27
一、基础理论层面的观念共通28
二、技术科学层面的合作共赢34
三、应用技术层面的异曲同工40
四、结语42
第三章 综合集成思想指导下的中医原创思维的探源44
第一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概述44
一、思维的概念44
二、思维方法45
三、思维方式45
四、思维方法的层次结构探析46
第二节 中医学中的系统思维48
一、系统思维的基本概念49
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在中医学中的指导作用49
三、中医诊疗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54
四、基于系统思维的中医认知方式探析56
第三节 中医学中的形象思维60
一、形象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特征60
二、医者诊疗思维构象的形成过程62
第四节 中医学中的抽象思维63
一、抽象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特征63
二、抽象思维方法65
第五节 中医学中的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66
一、直觉思维67
二、灵感思维76
三、直觉思维与灵感思维的关系81
第六节 中医学中的决策思维82
一、决策思维的基本概念82
二、决策思维的分类82
三、中医学中传统的决策模式探源84
四、医者在诊疗过程中的决策思维研究85
五、综合集成法指导下的决策模式研究87
第七节 基于综合集成诊疗体系的医者群体思维研究87
一、综合集成法相关概念简述88
二、中医学综合集成研讨体系的层次结构89
三、医者群体思维的综合集成91
四、基于综合集成法的医者群体思维研究93
第四章 中医学传统方法简介与现代研究方法应用举隅97
第一节 中医学传统方法简介97
一、中医养生方法97
二、中医学的诊疗方法103
三、中医康复方法137
第二节 中医学现代研究方法应用举隅142
一、系统方法142
二、控制论方法143
三、信息方法145
四、模型方法147
五、全息方法150
六、数学方法151
七、逻辑方法152
八、文献学方法154
九、观察方法155
十、实验方法157
十一、结语158
第五章 中西医学交叉融合优势互补160
第一节 概述160
第二节 中西医学的发展历史161
一、中西医学成长的土壤161
二、中西医学在历史演进中的变迁165
第三节 中西医学理论背后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174
一、中西医的理论特色174
二、中西医学的思维方式181
三、中西医学的研究方法188
第四节 中西医学的诊治、预防观194
一、中西医学诊治疾病的方式194
二、中西医的预防观201
第六章 求实创新 任重道远——中医学未来之展望210
第一节 继承是基础,发展创新性研究210
一、全面继承,把握机遇210
二、兼收并蓄,勇于创新214
第二节 疗效是根本,需求是动力217
一、回顾往昔,中医学的发展与规律217
二、中医在现代治疗中的突出作用224
三、中医现代发展的特点与优势方法227
第三节 多学科交叉研究是趋势228
一、中医多学科交叉研究与方法体系构建228
二、中医发展应开放包容230
第四节 现代中医发展的思考231
一、中医现代化的内涵232
二、中医现代化的迫切性235
三、中医方法学研究的探索236
第五节 展望237
热门推荐
- 713485.html
- 3471237.html
- 3123420.html
- 836416.html
- 2083608.html
- 1500197.html
- 1717186.html
- 228504.html
- 3607911.html
- 1751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0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64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74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65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7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61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0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1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34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0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