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光学谐振腔与引力波探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光学谐振腔与引力波探测
  • 方洪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1312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光谐振腔;引力波-光探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光学谐振腔与引力波探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光学谐振腔3

第1章 典型光束3

1.1电磁波概述3

1.2平行光束5

1.3中心光束7

1.4高斯光束10

第2章 光学谐振腔16

2.1结构特点16

2.2模的概念17

2.3基本参量19

第3章 几何理论23

3.1光线传输23

3.2单元矩阵24

3.3特征光束29

3.4再现方式33

3.5典型谐振腔35

3.6透镜序列43

第4章 衍射理论47

4.1标量衍射47

4.2数学描述48

4.3场分布与角分布52

4.4衍射损失及频谱55

4.5腔的公式化57

4.6腔的相似性60

第5章 几何衍射理论66

5.1多元件谐振腔66

5.2几何衍射积分68

5.3腔的正则表述71

第6章 积分方程解法73

6.1解的存在性73

6.2数值迭代方法74

6.3等价微分方程74

6.4若干微扰方法77

6.5积分核展开法82

6.6变分方法简介86

第7章 平行光束谐振腔89

7.1矩形平行平面腔89

7.2矩形腔的角分布95

7.3圆形平行平面腔99

7.4直角棱镜腔的模104

7.5棱镜腔的偏振态106

第8章 高斯光束谐振腔108

8.1一般球面谐振腔108

8.2高斯腔的衍射损失113

8.3高斯腔的发散角115

8.4对称共焦谐振腔117

第9章 中心光束谐振腔121

9.1不稳定腔的特点121

9.2几何分析124

9.3积分方程125

9.4本征模式126

9.5数值分析129

9.6衍射损失131

9.7放大倍数的影响133

9.8镜面边缘的影响134

9.9不均匀性的影响136

9.10与稳定腔的联系139

9.11共焦不稳定腔140

第10章 特殊结构谐振腔142

10.1像散光束谐振腔142

10.2像散腔的积分方程145

10.3扭曲像散光束腔149

10.4小反射镜谐振腔150

10.5模自滤不稳定腔154

10.6有耦合输出孔谐振腔156

10.7梯度反射谐振腔157

10.8高斯反射谐振腔161

10.9超高斯不稳定腔165

10.10抛物反射共焦腔167

10.11衍射光栅谐振腔170

10.12衍射光栅的运用174

10.13位相共轭谐振腔178

第11章 环形光学谐振腔183

11.1环形腔的特点183

11.2倒向波的抑制184

11.3光陀螺的拍频187

第12章 真实光学谐振腔191

12.1谐振腔的模畸变191

12.2不敏感谐振腔197

第13章 模式选择技术202

13.1激光束的发散角202

13.2横模选择方法203

13.3角分布选择器206

13.4横模相位补偿210

13.5纵模选择方法212

13.6三镜纵模选择214

13.7干涉仪纵模选择217

13.8金属薄膜选模220

第14章 谐振腔的应用224

14.1谐振腔与干涉仪224

14.2高斯光束的匹配228

下篇 引力波探测237

第15章 引力波探测简介237

15.1引力波概述237

15.2几种干涉仪240

15.3引力波探测246

第16章 影响探测的噪声250

16.1噪声的种类250

16.2光子散粒噪声252

16.3镜子的运动255

16.4光压噪声256

16.5气体阻尼摆258

16.6气阻热噪声259

16.7内阻热噪声260

16.8地动噪声262

16.9残存气体噪声262

第17章 选择探测工作点264

17.1探测工作点264

17.2预调制技术265

17.3内调制技术267

第18章 提高探测灵敏度269

18.1臂长折叠技术269

18.2动力再生技术275

18.3信号增强技术277

18.4其他措施278

第19章 干涉仪瞬态特性280

19.1迈克耳孙型280

19.2萨奈克型284

19.3弗克—史密斯型287

19.4各型的比较289

第20章 系统的模式匹配291

20.1迈克耳孙干涉仪291

20.2动力再生谐振腔294

20.3模式失配噪声298

第21章 几种信号提取术302

21.1普通二极管302

21.2正位四瓣管303

21.3斜置四瓣管305

第22章 自动调整与信号提取308

22.1腔长的锁定308

22.2腔镜的准直310

22.3引力波信号的提取313

附录315

参考文献317

索引329

后记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