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蜀学的兴起与演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近代蜀学的兴起与演变
  • 刘复生,王东杰,韦兵,李晓宇,赵灿鹏,徐亮工,郭书愚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900263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文化史-研究-四川;巴蜀文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代蜀学的兴起与演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近代四川学术勃兴与文化自觉:清末民初的蜀学论1

第一节 近代蜀学兴起诸说检讨5

第二节 近世学风转移与蜀学勃兴24

第三节 近代四川地方认同和蜀学的自觉49

第二章 尊经书院与近代蜀学的嬗变80

第一节 绍先哲,起蜀学:尊经书院的创建81

第二节 尊经书院学风的演变87

第三节 尊经生员与尊经的教育112

第三章 官绅合作与学脉传承中的四川存古学堂与国学学校130

第一节 清季四川存古学堂的兴办进程(1909—1911)130

第二节 民初川省国学研究和教学机构的嬗递进程(1912—1918)155

第三节 四川国学学校:民初蜀中研经取向交汇与互动172

第四节 蜀中人才之造就181

第四章 晚清以来蜀中学人的经史之辩——以廖平、蒙文通、李源澄、刘咸炘为例188

第一节 成就蜀学的廖平经学——今文经学的崛起188

第二节 经学传统的延续——蒙文通、李源澄的经学思想199

第三节 重心的转向——以蒙文通、李源澄为例214

第四节 一归于“史”:刘咸炘学术思想核心227

第五节 刘咸炘重修《宋史》:振兴蜀学的尝试238

第五章 学科建置化与近代蜀学的发展——以四川大学历史学科为例(1902—1952)250

第一节 近代历史学科的设立及初步发展252

第二节 四川大学的“国立化”:改革与史学风气的变化264

第三节 川大文史两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体现的治学取向275

第四节 史学风格的融会与新典范的形成284

第六章 蜀学的转型与学术取径——以庞石帚等人为例289

第一节 由诗人到学人的经历290

第二节 由经而史:庞石帚的宋、明史研究294

第三节 《〈国故论衡〉疏证》与四川大学中文系朴学风气305

第四节 文化守成:庞石帚与吴宓及《学衡》交往316

第七章 四川地域文化的探讨与研究视野的开拓321

第一节 存蜀旧风、创作新篇——晚清民国四川官、私方志的编撰321

第二节 徐中舒的四川古代文化研究及其贡献342

第三节 研究视野的开拓与“巴蜀文化”概念的提出351

第八章 结语:以经史为根柢、顺世变而日新的近代蜀学365

后记3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