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教育通史 宋辽金元卷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炳照,李国均,阎国华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15730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27页
- 文件大小:181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教育通史 宋辽金元卷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宋初儒家教育思想的复苏1
第一节 范仲淹、李觏的教育思想2
一、范仲淹的教育思想2
二、李觏的教育思想11
第二节 胡瑗、孙复、石介的教育思想18
一、胡瑗的教育思想19
二、孙复、石介的教育思想27
第三节 欧阳修、苏轼的教育思想34
一、改科举与兴官学34
二、疑古精神与尊儒立场37
三、读书与作文42
第二章 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47
第一节 周敦颐的教育思想47
一、论人性和教育作用48
二、论教育目的50
三、论道德教育51
四、论教学57
五、论教师60
第二节 邵雍的象数学中的教育思想60
一、“以道经世”的教育目的论61
二、论教育作用62
三、“观物”的认识论及求知过程64
四、论教学内容67
五、论教学原则与方法71
六、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75
七、关于教师与师生关系79
八、关于家庭教育80
第三节 张载的教育思想81
一、论人性与教育作用81
二、论教育目的和任务82
三、论知识的来源和分类85
四、论教学内容和教材89
五、论教学的原则和方法92
六、论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00
第四节 程颢、程颐、杨时及洛学的教育思想105
一、论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106
二、论知识的来源和认识过程113
三、论教材和教学内容120
四、论教学原则和方法122
第五节 王安石荆公新学的教育思想129
一、王安石的教育改革129
二、荆公新学的形成135
三、荆公新学的人才观138
四、荆公新学的教育观147
五、荆公新学教育思想的地位和影响155
第三章 理学教育思想的发展162
第一节 书院教育与南宋理学教育思想162
一、南宋理学和书院教育结合的原因163
二、理学对书院教育思想的影响168
三、理学对书院组织制度的影响172
四、书院对理学教育思潮的促进178
第二节 胡宏、张栻及湖湘学派的教育思想182
一、湖湘学派源流182
二、胡宏的教育思想186
三、张栻的教育思想195
第三节 吕祖谦及婺学学派的教育思想207
一、吕祖谦与婺学学派207
二、教育目的、教育作用观209
三、道德教育思想213
四、教学内容222
五、论学习、读书方法224
第四章 理学教育思想的集大成:朱熹及闽学的教育思想229
第一节 朱熹的教育基本理论230
一、人性论和教育的作用230
二、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目的233
三、明人伦和培养“醇儒”235
四、教育的阶段与内容238
第二节 朱熹的德育论243
一、德育的首要地位243
二、德育的基本内容244
三、德育的过程247
四、德育的原则和方法249
第三节 朱熹的教学论256
一、对教学过程的认识256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258
三、教学组织形式260
四、教学的原则和方法261
五、读书方法266
第四节 闽学的发展与分化270
一、闽学的发展270
二、闽学的分化276
第五节 朱熹及闽学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影响280
第五章 陆九渊及象山学派的教育思想286
第一节 陆九渊的教育基本理论286
一、明理、立心287
二、先立乎其大者291
三、明辨义利293
四、做堂堂的一个人297
第二节 陆九渊的德育论300
一、存养301
二、剥落305
三、减担306
第三节 陆九渊的教学论309
一、自立自得311
二、师友辅导313
三、优游读书316
四、致疑切思319
第四节 朱陆教育思想之争321
一、易简与支离321
二、尊德性与道问学325
第五节 杨简等对陆学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329
一、教育思想之渊源330
二、心性论与教育作用观332
三、关于“六经皆心学”的教学观336
第六章 陈亮、叶适及事功学派的教育思想341
第一节 陈亮的教育思想341
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342
二、教人“做人”的教育目的344
三、实理实学的教育内容346
四、教育方法和学风349
第二节 叶适的教育思想351
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351
二、“造士使之俊秀”的教育目的353
三、考订历史、注重世用的教育内容355
四、教育方法和学风358
第三节 事功学派与朱陆学派教育思想的分歧360
一、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分歧360
二、教育内容的分歧364
三、教学原则与方法的分歧367
第七章 元代理学教育思想的承继与演化371
第一节 元初教育及元好问、耶律楚材的教育思想373
一、元初教育的演变373
二、元好问的教育思想375
三、耶律楚材的教育思想380
第二节 赵复、许衡等北方学者弘扬理学的教育思想384
一、赵复的教育思想385
二、许衡的教育思想388
第三节 吴澄、金履祥等南方学者的教育思想396
一、论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培养目标397
二、论教育的个体功能401
三、识见天理的方法论——尊德性与道问学403
四、论道德修养407
五、论教学原则方法411
结语415
人名与专业术语索引421
参考文献425
热门推荐
- 1736533.html
- 610630.html
- 1714289.html
- 1479272.html
- 2247091.html
- 2724274.html
- 2565953.html
- 1114279.html
- 1498770.html
- 852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19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0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16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6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10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0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0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6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8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