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六十年执政的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六十年执政的理论与实践
  • 吴杰明,齐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61761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执政-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六十年执政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理论渊源1

一、政党政治的起源1

(一)政党政治的产生1

(二)政党政治的历史性进步4

(三)西方政党政治的主要弊端5

二、马列主义执政理论的形成6

(一)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理论奠基7

(二)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理论的发展10

(三)斯大林时期苏共执政的理论与实践16

三、近现代中国政党政治的历史教训18

(一)中国政党政治的失败探索19

(二)中国政党政治发展的历史呼唤23

第二章 局部执政30

一、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30

(一)郑重的历史选择30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2

(三)中国革命和政党政治的重大改变34

二、在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35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36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主政权41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政府49

三、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民主新路55

(一)切实实行人民民主55

(二)自觉接受党内外监督57

(三)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59

第三章 开国奠基61

一、创建和巩固人民共和国61

(一)人民政权的诞生61

(二)保卫和巩固新生政权67

(三)确立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74

(四)注重执政党自身建设85

二、开始迈步走向社会主义89

(一)确立过渡时期总路线89

(二)政治体制的调整91

(三)开始社会主义改造97

(四)维护执政党的团结和统一99

三、成功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01

(一)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01

(二)加强执政党的组织和制度建设111

(三)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13

第四章 曲折探索118

一、探索的良好开端118

(一)作出实现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118

(二)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的探索120

(三)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123

(四)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128

(五)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129

二、探索遭受严重挫折133

(一)反右斗争出现严重扩大化133

(二)轻率发动和开展“大跃进”运动137

(三)盲目推行农村人民公社化139

(四)执政方式上高度集中与统一141

三、调整时期的进一步探索与“左”的错误再度发展144

(一)恢复和改进执政党的作风145

(二)积极推进经济领域的纠“左”147

(三)尝试调整文化教育政策148

(四)调整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149

(五)调整中的新认识和改革举措153

(六)“左”的理论与实践的再度发展161

四、探索步入歧途163

(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163

(二)继续“革命”中的调整与重建167

(三)党和人民对“四人帮”的斗争170

(四)内乱后的反思173

第五章 开辟新路177

一、在拨乱反正中实现伟大历史转折177

(一)初步恢复国家秩序177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转折181

(三)全面完成拨乱反正184

二、引领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0

(一)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0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7

三、调整与探索党的领导与执政方式200

(一)调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方式200

(二)启动政治体制改革209

(三)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215

(四)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关系222

四、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26

(一)不断探索执政党建设的目标227

(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228

(三)全面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231

第六章 走向成熟241

一、高擎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41

(一)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241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245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47

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科学发展248

(一)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执政目标250

(二)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53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63

(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69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74

(六)坚持走中国特色和平发展道路277

三、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279

(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战略决策279

(二)把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统一起来281

(三)巩固战斗堡垒,夯实党的组织根基284

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286

(一)鲜明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287

(二)推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现代化289

(三)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93

五、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96

(一)准确确定党的历史方位297

(二)科学确立执政党的建设目标298

(三)探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300

(四)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303

(五)坚定不移地抓好反腐倡廉建设307

第七章 经验启示311

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执政理论312

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316

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318

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21

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324

六、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在长期执政实践中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327

后记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