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空间认知的构词法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2856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16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132页
- 主题词:构词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空间认知的构词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语素和字1
1.2 复合词和韵律词3
1.2.1 从语法、语义层面看复合词3
1.2.2 从语法、语音的层面看韵律词8
1.3 构词法研究的两个视角12
1.3.1 自上而下的视角12
1.3.2 自下而上的视角14
1.4 空间认知和词汇17
1.4.1 词汇的内在空间语义要素18
1.4.2 词汇的内在空间语义要素和空间参照框架19
1.4.3 词汇的内在空间语义要素和空间位移事件20
第2章 现代汉语字词格局和双音词的概念整合网络23
2.1 现代汉语的字词格局23
2.1.1 结构项的单字性和意义组合的双项性23
2.1.2 单字的数量有限封闭,双音词的数量无限开放24
2.1.3 单字义和双音词义辗转相生25
2.1.4 单字和构词法互相有选择性26
2.1.5 双音词义具有从经验中浮现的原生性27
2.1.6 小结28
2.2 双音词的概念整合网络29
2.2.1 概念整合理论简介29
2.2.2 双音词的概念整合网络35
2.2.3 试析“树池”37
第3章 作为构词材料的字义中的两种空间认知40
3.1 空间元素和空间图式40
3.2 字义中的空间元素44
3.2.1 名物性单字的空间元素44
3.2.2 动作性单字的空间元素47
第4章 名物性单字的空间图式48
4.1 Talmy的空间图式系统理论简介48
4.2 名物性单字的位置图式和容器图式50
4.2.1 各单字的位置图式50
4.2.2 各单字的容器图式53
4.3 小结:位置图式和容器图式的拓扑性56
第5章 动作性单字的空间图式58
5.1 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图式——走和跑59
5.1.1 “走”的路径图式59
5.1.2 “跑”的路径图式62
5.2 从起点经由某一点到终点的路径图式——跳63
5.2.1 “跳”的路径图式(一)63
5.2.2 “跳”的路径图式(二)64
5.2.3 “跳”的路径图式(三)65
5.2.4 “跳”的路径图式(四)65
5.2.5 “跳”的路径图式(五)66
5.2.6 “跳”的路径图式(六)66
5.2.7 “跳”的路径图式(七)66
5.2.8 “跳”的路径图式(八)67
5.3 同时关联起点和终点的路径图式——跨68
5.3.1 “跨”的路径图式(一)68
5.3.2 “跨”的路径图式(二)68
5.3.3 “跨”的路径图式(三)69
5.4 融合了容器图式的路径图式——出69
5.4.1 “出”的路径图式(一)70
5.4.2 “出”的路径图式(二)71
5.4.3 “出”的路径图式(三)72
5.4.4 “出”的路径图式(四)73
5.4.5 “出”的路径图式(五)74
5.4.6 “出”的路径图式(六)74
5.5 小结:路径图式的拓扑性75
第6章 词义复合中的互为框架76
6.1 互为元素映射76
6.2 义类和层级对组合的制约78
6.2.1 义类对组合的制约78
6.2.2 概念层级对组合的制约82
6.2.3 概念层级和义类对组合的交互制约84
第7章 词义复合中的单边框架86
7.1 对单边框架的“元素填位”映射86
7.1.1 对名物性单边框架的填位映射87
7.1.2 对动作性单边框架的填位映射88
7.2 单边框架的关系或方向恒定93
7.2.1 名物性单边框架隐喻的关系恒定94
7.2.2 动作性单边框架隐喻的路径和方向恒定95
第8章 词义复合中混成空间的运作98
8.1 对应物的投射98
8.2 非对应物的投射99
8.3 新框架的形成100
第9章 结语103
参考文献106
原博士论文后记111
跋116
热门推荐
- 507882.html
- 2361694.html
- 1642041.html
- 32978.html
- 2762816.html
- 1340749.html
- 730595.html
- 3855102.html
- 648455.html
- 1760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26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9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4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57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1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14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5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8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05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0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