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油气生排机理与模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洛夫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4072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油气生排机理与模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概述1
第一章 烃源岩油气生成模拟方法1
第二节 油气形成模式与影响因素3
一、油气的形成过程和模式3
二、油气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4
第三节 油气生成模拟原理9
第四节 油气生成模拟方法10
一、利用自然生油岩剖面研究油气生成特征的方法——自然演化剖面法10
二、实验室人工再现生油岩油气生成过程的方法——热模拟实验法10
三、盆地地史、热史与模拟结果相结合的方法——盆地模拟法15
第五节 热模拟方法可解决的石油地质问题16
一、认识不同母质类型油气形成的机理与建立油气形成模式16
二、研究各种因素对油气形成过程的影响16
四、研究油气运移效应17
五、研究生油气母质演化过程中各参数间的相关性17
三、评价沉积盆地的油气资源潜力17
第二章 烃源岩生烃催化作用研究18
第一节 样品与催化剂18
第二节 东营凹陷干酪根催化生烃特征20
一、催化剂对干酪根总生烃量的影响20
二、催化剂对干酪根热解产物组成的影响23
三、催化剂对色谱可检测烃产量的影响25
第三节 松辽盆地干酪根催化降解生烃特征27
一、催化剂对干酪根总生烃量的影响27
二、催化剂对干酪根热解产物组成的影响27
三、催化剂对色谱可检测烃产量的影响31
第四节 泌阳凹陷干酪根催化降解生烃特征33
一、催化剂对干酪根总生烃量的影响33
二、催化剂对干酪根热解产物组成的影响36
第五节 水介质存在下的催化生烃特征38
一、总烃的生成特征38
三、液态烃生成特征41
二、气态烃的生成特征41
四、其他结果44
第六节 干酪根催化生烃动力学研究47
一、生烃率及生烃速率随温度的变化47
二、干酪根催化生烃动力学参数51
三、水介质存在下催化生烃动力学60
第七节 干酪根催化生烃机理探讨64
一、纯干酪根热解成烃机理64
二、矿物基质的催化生烃机理65
三、无机盐类催化生烃机理66
第三章 咸水—半咸水环境泥质岩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67
第一节 模拟实验样品的地质背景和基本性质68
一、地质背景68
二、样品的有机质含量、类型、成熟度68
三、模拟样品的饱和烃组成特征68
第二节 模拟样品的制备69
四、模拟样品芳香烃组成特征69
第三节 可溶有机质、干酪根产率特征70
一、热解油产率变化特征70
二、干酪根、可溶有机质相互转化关系及对低熟油的贡献70
第四节 液态产物的特征及其演化73
一、族组分73
二、正烷烃73
三、类异戊二烯烷烃75
四、甾、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76
五、芳香烃78
第五节 气态产物生成特征及演化81
第六节 干酪根、可溶有机质对未熟—低熟油贡献的讨论82
第七节 东营凹陷沙四段有机质演化特征83
一、可溶有机质转化率83
二、族组成84
三、饱和烃馏分84
四、生油岩热解分析90
第一节 模拟实验方法91
第二节 液体产物的产率及热演化特征91
第四章 半咸水环境泥质岩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91
第三节 液态产物的化学组成93
一、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93
二、甾烷、甾烯类生物标志物95
三、4-甲基甾烷和甲藻甾烷97
四、萜烷和萜烯类化合物97
第四节 气态产物的产率及组成特征98
第五节 济阳坳陷沙一段有机质成烃模式99
第五章 淡水环境泥质岩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102
第一节 样品选择与实验方法102
第二节 热模拟产物产率及化学组成特征102
一、液体和气体产物的产率特征102
二、液态组分变化特征103
第三节 未熟—低熟油生烃机理的探讨104
一、早期生烃是未熟—低熟油形成的必要条件104
二、沉积环境与未熟—低熟油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105
第六章 碳酸盐烃源岩生烃模拟实验研究107
第一节 典型Ⅰ型干酪根碳酸盐烃源岩生烃模拟实验研究108
一、热模拟气态产物特征108
二、热模拟液态产物特征111
三、固体产物特征113
第二节 富硫干酪根碳酸盐烃源岩生烃模拟实验研究114
一、气态产物特征114
二、液态产物特征115
三、固体产物演化特征116
第三节 Ⅱ2型干酪根碳酸盐烃源岩生烃模拟实验研究116
一、气态产物组成特征116
二、液态产物特征118
三、固体产物特征118
第四节 碳酸盐烃源岩成烃机理与成烃演化模式119
第五节 热模拟油气产率公式校正方法探讨120
第七章 实际地质条件下碳酸盐岩生排烃特征研究123
第一节 样品的分析方法123
第二节 缝合线有机质含量校正方法125
第三节 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分布特征127
一、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分布特征127
二、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与酸溶物含量关系128
三、热解(Rock-Eval)参数与酸不溶物含量关系132
第四节 碳酸盐岩生排烃特征分析133
一、碳酸盐岩缝合线与基质中可溶烃含量特征133
二、碳酸盐岩各组成部分的排烃特征134
二、压溶碳酸盐岩地层厚度恢复原理136
一、压溶作用的基本特征136
第五节 碳酸盐岩压溶与生排烃关系探讨136
三、压溶碳酸盐岩厚度恢复及其生排烃意义137
第八章 烃源岩油气生成的数学模型140
第一节 烃源岩生烃产率数学模型140
一、生烃量计算模型140
二、泥质烃源岩烃产率参数模型141
三、碳酸盐烃源岩烃产率数学模型150
一、催化作用和动力学151
第二节 烃源岩干酪根催化生烃动力学模型151
二、总包反应动力学模型153
三、串联反应动力学模型154
四、地质条件下生烃速率和生烃率计算模型及其实验例证156
第九章 烃源岩排烃机理与数学模型158
第一节 泥质岩排烃的地质条件分析158
一、压实与微裂缝排烃158
二、分子扩散运移164
三、烃源岩排烃相态演化模式167
第二节 烃源岩排烃的数学模型167
一、孔隙流体组成及其相态特征167
二、压实排烃数学模型的建立169
三、压裂排烃数学模型的建立177
四、烃源岩扩散排烃量数学模型的建立179
五、烃源岩吸附烃量模型181
六、液相石油分子扩散量模型182
参考文献186
热门推荐
- 2309493.html
- 2779295.html
- 3765099.html
- 3692942.html
- 3233313.html
- 3343001.html
- 1751529.html
- 1518169.html
- 3318902.html
- 19704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91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66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43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26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5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52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61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23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19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