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麻醉手册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实用麻醉手册 第3版
  • 孙增勤主编;刘洪珍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661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039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1060页
  • 主题词:麻醉学-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麻醉手册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概述1

一、麻醉工作的特点1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二、麻醉工作的范围2

三、麻醉工作的程序3

五、麻醉医师的素质要求6

四、麻醉急救与复苏6

二、设备8

一、组织8

第二节 麻醉科的组织、设备及常备用药8

三、常备用药9

一、基本性能10

第三节 麻醉机10

二、种类11

三、基本构造13

四、使用要求16

一、呼吸回路17

第四节 呼吸机17

二、使用要求21

三、用氧安全22

一、记录单的填写与管理25

第五节 麻醉管理25

二、文件管理28

三、呼吸管理30

四、血容量管理34

五、早期拔管的管理37

六、质量检查41

二、麻醉意外42

一、麻醉风险42

第六节 安全与事故防范42

三、麻醉污染预防47

四、手术室安全的预防51

一、痛觉53

第一节 麻醉与神经系统53

第二章 麻醉生理学基础53

二、意识56

四、麻醉药的影响57

三、肌张力57

一、呼吸种类与呼吸道58

第二节 麻醉与呼吸58

二、肺通气59

四、调节60

三、气体交换和运输60

一、心脏61

第三节 麻醉与循环61

五、麻醉对呼吸的影响61

二、血管63

三、冠状循环64

五、心血管调节65

四、微循环65

六、循环和麻醉的关系66

一、肝脏功能67

第四节 麻醉与肝脏67

一、肾脏功能68

第五节 麻醉与肾脏68

二、麻醉对肝脏的影响68

二、麻醉对肾脏的影响69

一、下丘脑-垂体系统70

第六节 麻醉与内分泌70

二、甲状腺和甲状旁腺71

三、肾上腺72

四、胰腺73

一、概述74

第七节 麻醉与免疫74

三、麻醉时免疫反应76

二、麻醉对免疫的影响76

第八节 麻醉与代谢78

四、注意事项78

二、术后能源的利用79

一、术后能量代谢的变化及影响的因素79

三、水和无机盐代谢80

一、基本概念81

第九节 体液的渗透平衡和失常81

四、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和变化81

五、麻醉对代谢的影响81

二、渗透的正常生理85

三、渗透状态失常86

一、药物作用89

第一节 概述89

第三章 麻醉药理学基础89

二、药物运转90

三、给药途径及特点91

四、吸收与分布92

六、体内转化95

五、排泄95

二、动力学级次98

一、研究内容98

第二节 药动学98

四、分布容积与速率常数99

三、研究模型99

五、半衰期与消除率100

一、理化性质相互作用101

第三节 麻醉期间药物的相互作用101

四、受体部位相互作用102

三、血浆结合部位相互作用102

二、吸收部位相互作用102

六、酸碱度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103

五、药物排泄的影响因素103

第四节 肌松药与吸入全麻药的相互作用104

八、酶抑制作用104

七、加速药物代谢的相互作用104

二、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效应105

一、肌松作用105

四、吸入全麻药与肌松药相互作用的机制106

三、对去极化肌松药效应106

第五节 肌松药的麻醉应用107

一、受体121

第六节 受体与肌松药作用机制121

二、作用机制123

一、个体化125

第七节 麻醉用药原则125

二、病情变化126

四、影响因素127

三、合理用药127

第八节 α2激动剂的麻醉应用128

一、访视患者131

第一节 病情评估131

第四章 麻醉前准备131

二、危险度评估134

五、病例讨论制度135

四、麻醉会诊制度135

三、麻醉方法确定135

一、一般准备136

第二节 患者的准备136

二、危险性评估138

第三节 麻醉选择142

一、选择原则143

二、选择依据144

三、特殊患者麻醉选择146

四、麻醉药选择148

第四节 麻醉前用药150

第五节 麻醉器械的准备与管理155

二、中心静脉压测定及置管157

一、静脉穿刺及置管157

第六节 特殊血管穿刺及置管157

四、周围动脉穿刺及置管160

三、双导管穿刺及置管160

第七节 气管内插管应激反应的预防161

五、测定肺动脉压穿刺及置管161

一、概述162

二、应激反应的调控163

一、概述166

第一节 局部麻醉166

第五章 麻醉方法166

二、麻醉镇静技术174

三、强化麻醉181

第二节 神经(丛)阻滞麻醉183

一、颈神经丛(颈丛)阻滞184

二、臂神经丛(臂丛)阻滞186

三、肋间神经阻滞190

五、坐骨神经阻滞191

四、股神经阻滞191

六、腹腔神经丛阻滞192

十、椎旁神经阻滞193

九、腰神经丛阻滞193

七、胸长神经阻滞193

八、腰骶神经丛阻滞193

十三、阴部神经阻滞194

十二、闭孔神经阻滞194

十一、股外侧皮神经阻滞194

十五、尺神经阻滞195

十四、踝神经阻滞195

十八、交感神经阻滞196

十七、桡神经阻滞196

十六、正中神经阻滞196

一、腰麻197

第三节 椎管内麻醉197

二、硬脊膜外麻醉207

三、骶管阻滞麻醉219

四、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221

五、碱性局麻药物225

一、吸入麻醉229

第四节 全身麻醉229

二、全麻诱导和维持238

三、静脉麻醉244

一、气管内插管247

第五节 气管与支气管内插管术247

二、支气管内插管260

第六节 气道困难263

第七节 喉罩通气270

第八节 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273

第九节 氟类药吸入麻醉279

一、氟烷279

二、恩氟烷281

三、异氟烷283

四、地氟烷285

五、七氟烷286

第十节 氧化亚氮辅佐麻醉288

第十一节 氙气麻醉293

第十二节 局麻药静脉复合麻醉应用294

一、普鲁卡因294

二、利多卡因299

第十三节 硫喷妥钠静脉麻醉301

第十四节 氯胺酮静脉麻醉304

第十五节 羟丁酸钠静脉麻醉308

第十六节 神经安定镇痛麻醉310

第十七节 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313

第十八节 吗啡静脉复合麻醉316

第十九节 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318

一、甾类药318

二、依托咪酯321

第二十节 异丙酚静脉麻醉323

一、靶浓度输注328

二、静脉给药的理论基础328

第二十一节 静脉麻醉靶控技术328

三、静脉麻醉给新药方法330

四、靶控输注技术331

第二十二节 控制性降压麻醉333

第二十三节 低温麻醉338

第二十四节 体外循环麻醉343

肌保护347

一、围术期保护347

第二十五节 体外循环心347

二、控制性心动过缓349

三、微创体外循环349

四、并发症预防和治疗350

第六章 专科麻醉355

第一节 腹部外科手术麻醉355

第二节 颅脑外科手术麻醉365

第三节 胸腔内手术麻醉376

第四节 呼吸疾病手术麻醉381

第五节 气管外科手术麻醉384

第六节 单肺通气麻醉388

第七节 心血管外科手术麻醉391

一、心脏瓣膜置换术391

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397

三、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405

四、常温或浅低温不停跳心脏手术麻醉409

五、心脏肿瘤手术麻醉411

六、大血管手术麻醉415

七、闭式心脏手术麻醉420

八、冠心病非心脏手术麻醉425

九、麻醉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预防431

十、肺动脉高压的麻醉435

第八节 眼科手术麻醉438

第九节 耳鼻咽喉科手术麻醉443

第十节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453

第十一节 颈部手术麻醉458

第十二节 骨科手术麻醉461

第十三节 整形及美容外科手术麻醉469

第十四节 泌尿外科手术麻醉475

第十五节 产科手术麻醉479

第十六节 妇科手术麻醉486

第十七节 内分泌疾病手术麻醉490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490

二、甲状腺功能低下手术493

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494

四、库欣综合征手术496

五、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手术498

六、嗜铬细胞瘤切除术499

七、糖尿病患者手术502

八、胰岛素瘤手术511

九、肥胖患者手术512

第十八节 腔镜手术麻醉514

第十九节 器官移植手术麻醉518

一、概述518

二、肾脏移植手术519

三、肝移植手术522

四、心脏移植手术526

五、肺移植手术528

六、骨髓移植手术530

七、胰腺移植手术533

八、小肠移植手术535

第二十节 诊断检查及门诊手术麻醉537

一、概述537

二、诊断性检查539

三、门诊手术545

四、激光手术551

五、人工流产手术555

第二十一节 战伤手术麻醉557

第七章 特殊患者的手术麻醉565

第一节 重症肌无力患者手术麻醉565

第二节 急腹症手术麻醉568

第三节 创伤手术麻醉573

第四节 休克患者手术麻醉580

第五节 烧伤患者手术麻醉587

第六节 凝血障碍患者手术麻醉590

第七节 小儿手术麻醉595

第八节 老年人手术麻醉603

第九节 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609

第十节 脑血管意外手术麻醉614

第十一节 癫癎患者手术麻醉616

第十二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手术麻醉617

第十三节 高原患者手术麻醉619

第十四节 肝功能不全患者手术麻醉621

第十五节 肾功能不全患者手术麻醉627

一、心脏监听633

第一节 循环监测633

二、脉搏监测633

第八章 麻醉监测633

三、血压监测634

四、心电图监测636

五、指压试验637

六、中心静脉压监测637

七、肺动脉楔压监测640

八、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642

第二节 呼吸监测642

第三节 脑监测646

一、颅内压(ICP)监测646

二、脑血流和脑代谢监测647

三、脑氧饱和度监测648

四、电生理监测648

第四节 体温监测651

第五节 肾功能监测653

第六节 神经肌肉阻滞监测654

一、额肌电图监测656

二、食管下段收缩性监测656

第七节 麻醉深度监测656

三、麻醉气体浓度监测657

第一节 输液治疗659

一、输液目的及原则659

第九章 麻醉期间液体治疗及电解质酸碱失衡处理659

二、常用液体660

三、输液量及输液方法664

四、注意事项666

一、输血指征667

二、失血量估计667

第二节 输血治疗667

四、动脉输血法669

五、合理用血液669

三、静脉输血法669

六、防治输血反应677

第三节 水及电解质紊乱的处理683

一、钠代谢紊乱684

二、钾代谢紊乱686

三、镁代谢紊乱688

四、钙代谢紊乱689

五、水过多(水中毒)691

第四节 酸碱失衡的处理692

一、单纯性酸碱紊乱692

二、复合型酸碱紊乱694

第一节 局麻药反应的防治697

一、中毒反应697

第十章 围麻醉期并发症的处理697

二、过敏反应(变态反应)699

四、肾上腺素反应700

五、高铁血红蛋白形成700

三、高敏反应(特异质反应)700

六、预防措施701

第二节 循环系统并发症的防治702

一、血压过高702

二、血压过低704

三、维持循环稳定的措施705

第三节 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防治707

一、麻醉中呃逆707

二、急性肺不张708

三、呼吸道阻塞710

四、误吸损伤712

五、吸入性肺炎714

六、低氧血症715

七、高碳酸血症717

第四节 凝血障碍与异常出血的防治719

第五节 围手术期恶心与呕吐的防治722

第六节 麻醉中寒战的处理727

第十一章 重症抢救与复苏729

第一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729

第二节 休克738

第三节 心肺脑复苏742

一、心搏骤停742

二、复苏后处理747

三、复苏效果评价752

第四节 循环系统重症抢救754

一、心力衰竭754

二、急性心肌梗死757

三、麻醉期间心律失常760

四、心脏起搏及复律和除颤765

第五节 呼吸系统重症抢救770

一、肺栓塞770

二、张力性气胸772

三、急性肺水肿773

四、呼吸抑制及呼吸停止777

第六节 围手术期急性肾 衰竭抢救779

第七节 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782

第八节 急性支气管痉挛抢救785

第九节 恶性高热的抢救790

第十节 脑血管意外处理793

第十一节 苏醒延迟处理795

第十二节 溺水患者复苏797

第十三节 电击伤患者复苏798

第一节 氧疗802

第十二章 麻醉治疗802

第二节 机械通气809

一、通气模式810

二、呼吸参数调节812

三、机械通气的影响814

四、常见问题处理815

五、撤机标准和方法816

一、概述817

第三节 常见药物中毒的抢救817

二、巴比妥类中毒822

三、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823

五、吩噻嗪类中毒824

四、安定类中毒824

六、阿片类中毒825

七、急性乙醇中毒826

八、洋地黄中毒827

九、氰化物中毒828

十、硫化氢中毒829

十一、有机磷农药中毒830

十二、一氧化碳中毒832

十三、药物中毒患者的麻醉834

第四节 药物依赖的治疗836

第一节 概述841

第十三章 疼痛的治疗841

第二节 术后镇痛844

第三节 分娩镇痛849

第四节 小儿疼痛851

第五节 癌性疼痛856

第六节 慢性疼痛861

一、头面部疼痛862

二、三叉神经痛864

三、颈肩上肢疼痛866

四、胸部疼痛869

五、腰背痛870

六、周围神经血管痛871

一、概述872

第七节 神经阻滞疗法872

二、星状神经节阻滞877

三、三叉神经阻滞880

四、CT下腹腔神经丛阻滞882

五、胸部交感神经阻滞883

六、腰部交感神经阻滞884

七、其他阻滞885

第一节 麻醉恢复室886

第十四 章麻醉恢复期工作886

第二节 苏醒期管理888

第十五章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892

氯普鲁卡因896

普鲁卡因896

第十六章 麻醉常用药物896

第一节 局麻药896

利多卡因897

丁卡因897

布比卡因898

丙胺卡因899

地布卡因899

碳酸利多卡因899

三甲卡因900

依替卡因900

卡波卡因900

苯佐卡因900

氧化亚氮901

第二节 吸入麻醉药901

哌罗卡因901

罗哌卡因901

氟烷902

恩氟烷903

地氟烷904

异氟烷904

吗啡905

第三节 镇痛药及拮抗药905

七氟烷905

哌替啶908

芬太尼909

阿芬太尼911

舒芬太尼911

氯胺酮912

雷米芬太尼912

喷他佐辛914

美沙酮915

叔丁啡915

丁啡喃915

丙烯吗啡916

双氢埃托啡916

曲马朵916

纳洛酮917

丙烯左吗喃917

纳布啡917

硫喷妥钠918

第四节 静脉全麻药918

美索地妥919

安泰酮920

丙潘尼地921

羟丁酸钠922

依托咪酯923

羟孕酮酯钠924

地西泮925

第五节 镇静安定药925

丙泊酚925

劳拉西泮927

氯氮?927

氟硝西泮928

咪达唑仑929

氯丙嗪931

硝西泮931

奥沙西泮931

氟哌利多933

乙酰吗嗪933

异丙嗪933

氟吗泽尼935

氟哌啶醇935

筒箭毒碱937

第六节 肌松药及拮抗药937

琥珀胆碱938

加拉碘铵938

氨酰胆碱940

阿库氯铵941

泮库溴铵941

阿曲库铵942

维库溴铵944

哌库溴铵945

美维库铵946

罗库溴铵946

毒扁豆碱947

第七节 催醒药947

多库氯铵947

新斯的明947

依酚氯铵947

贝美格948

哌甲酯948

催醒安948

催醒宁948

硝普钠949

第八节 控制性降压药949

氨茶碱949

多沙普仑949

硝酸甘油950

六烷双季胺950

曲咪芬950

前列腺素E1952

尼卡地平953

三磷腺苷953

阿托品954

第九节 抗胆碱能药物954

乌拉地尔954

山莨菪碱955

东莨菪碱955

苯巴比妥钠956

第十节 镇静催眠药956

格隆溴铵956

尼可刹米957

第十一节 中枢兴奋药957

异戊巴比妥957

戊巴比妥钠957

安眠酮957

司可巴比妥957

二甲弗林958

野靛碱958

安钠加958

洛贝林958

毛花苷C959

第十二节 强心药959

戊四氮959

美解眠、利他林959

γ-氨酪酸959

胞二磷胆碱959

氨利酮960

地高辛960

毒毛花苷CK960

毒毛花苷CG960

利多卡因961

普鲁卡因酰胺和普鲁卡因961

米力农961

第十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961

美西律962

普萘洛尔962

维拉帕米963

奎尼丁963

吲哚洛尔963

乙胺碘呋酮964

苯妥英钠964

溴苄胺964

肾上腺素965

第十四节 拟肾上腺素药(升压药)965

艾司洛尔965

麻黄碱966

间羟胺966

去甲肾上腺素966

异丙肾上腺素967

苯福林967

甲氧胺967

甲苯丁胺968

多巴酚丁胺968

多巴胺968

高血糖素969

血管紧张素-Ⅱ969

苄胺唑啉970

酚苄明970

二磷酸果糖970

第十五节 周围血管扩张药970

卡托普利971

乌拉地尔971

苄唑啉971

海特琴971

20%甘露醇972

依他尼酸972

第十六节 利尿脱水药972

呋塞米972

利尿合剂973

50%葡萄糖溶液973

25%山梨醇973

30%尿素973

抑肽酶974

对羧基苄胺974

氨茶碱974

第十七节 止血及抗凝血药974

6-氨基己酸974

华法林975

枸橼酸钠975

酚磺乙胺975

凝血酸976

硫酸鱼精蛋白976

肝素976

立止血977

维生素K1977

人纤维蛋白原977

氢化可的松978

第十八节 激素类药及促皮质激素978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978

醋酸可的松979

醋酸泼尼松979

地塞米松979

曲安西龙980

甲基氢化泼尼松980

氢化泼尼松980

α-甲基多巴981

可乐定981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981

第十九节 α-受体激动剂981

地尔硫?982

硝苯地平982

第二十节钙通道阻滞药982

维拉帕米982

尼群地平983

尼卡地平983

尼莫地平983

吲哚美辛984

氯灭酸984

第二十一节 非甾体抗炎药984

酮咯酸985

双氯酚酸985

吡罗昔康985

氯诺昔康986

布洛芬986

萘普生986

氯化钾987

胰岛素987

第二十二节 其他药987

环磷腺苷988

细胞色素C988

辅酶A988

葡萄糖酸钙989

利血平989

注射用能量合剂989

胶原酶990

超氧化物歧化酶990

氯化钙990

硫酸镁991

碳酸氢钠溶液991

高张溶液992

海脉素992

贺斯992

附录A 人体检验正常值法定单位与旧制单位查对994

附录B 小儿药物剂量1024

附录C 常用英文缩写名词对照1028

参考文献10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