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赵其国文集 土壤科学卷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其国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51221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949页
- 文件大小:206MB
- 文件页数:9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赵其国文集 土壤科学卷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册目录3
第六部分 土壤改良与生态环境保护3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我国耕地土壤碳循环研究若干问题3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10
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土壤的肥力特点及其利用改良19
我国热带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及其对土壤的影响25
我国中低产土的类型分布与治理开发途径32
南方低产水稻土的类型及改良36
土壤退化及其防治45
我国红壤的退化问题50
菜地土壤剖面上重金属元素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55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质量退化的类型、驱动力与对策63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研究——以江苏昆山市为例66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变异特征——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74
长江下游典型水域湿地近百年变化分析82
废旧电子产品拆解区农田土壤Cu、Zn、Pb、Cd污染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86
钙镁磷肥和石灰对受Cu、Zn污染的菜园土壤的改良作用91
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其EDTA调控研究 Ⅰ.镉对富集植物印度芥菜的毒性98
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其EDTA调控研究 Ⅱ.EDTA对镉的形态及其生物毒性的影响103
红壤侵蚀裸地植被恢复及土壤有机碳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106
排水采集器原状土柱中红壤元素淋溶的研究114
红壤土柱中营养元素的淋失:NH4-N和NO3-N的淋失118
基于空间变异分析的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122
降水对海南省吊罗山季雨林及橡胶林土壤中元素迁移的影响127
经济快速发展区土壤重金属累积评价135
潋水河流域生态修复过程中土壤速效钾的时空变异146
闽西南及赣南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问题的思考与建议152
江西兴国水土流失治理区土壤有机质动态变化157
云南省的胶泥田及其改良165
企业密集区土壤主要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及其预测性初步探讨173
人工杉木林地有机物和养分库的退化与调控181
施用畜禽粪便和化肥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和团聚体稳定性影响188
苏南典型水稻丰产方施肥与地表水浓度动态变化——以苏州市旺山村为例195
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区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200
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化研究208
太湖丘陵地区典型坡面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215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估分析:个案研究220
土壤有效态Cd、Cu、Pb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227
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35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 Ⅰ.金属富集植物Brassica juncea对铜、锌、镉、铅污染的响应244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 Ⅱ.金属富集植物Brassica juncea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248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 Ⅲ.金属富集植物Brassica juncea对锌镉的吸收和积累252
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类型土壤中DDT残留及其潜在风险257
第七部分 新技术、新方法与新进展265
7Be在土壤侵蚀示踪中的应用研究进展265
137Cs法估算南方红壤地区土壤侵蚀作用的初步研究272
137Cs法估算宁镇山脉地区黄棕壤侵蚀作用的初步研究277
137Cs技术对长江三角洲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初步估算283
137Cs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估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287
137Cs在耕作土壤中的均一性分布研究295
“三S”技术在持续农业与山区土地利用中的应用300
Al与F的络合作用对土壤吸附Al和F的影响304
F-对Al在土壤中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309
PSR模型及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314
长期土壤肥力因子变化及其与植被指数耦合关系322
长三角典型区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协同区域化分析、空间相关分析与空间主成分分析329
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释放研究 Ⅰ.根际土壤溶液采样器在底泥氮释放研究中的应用339
城市扩张过程对土壤重金属积累影响的定量分离344
低丘红壤深层水分的CASCADE模型应用与管理354
对多孔介质物体孔隙度-蜡封法改进的探讨——以土壤团聚体为例359
关于土壤盐渍化问题的研究趋势362
红黄壤黏土矿物的定量研究365
红壤生态学371
红壤退化中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380
红砂岩母质红壤侵蚀作用的137Cs法初步研究388
砖红壤中Al和Pb的竞争吸附394
磺酰脲除草剂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398
基于3S集成技术的土壤侵蚀图野外校核403
基于137Cs地表富集作用的土壤侵蚀速率的定量模型408
基于稻米摄入风险的稻田土壤镉临界值研究:个案研究414
基于人体血铅指标的区域土壤环境铅基准值420
基于中性盐提取的土壤重金属固液分配与自由态金属离子浓度测定428
离子强度和SO?-对土壤吸附Al的影响437
利用137Cs示踪农业耕作土壤侵蚀速率的定量模型441
利用溶解度参数选择有机溶剂提取土壤中多种有机氯农药448
去除氧化铁对Al在土壤中吸附-解吸的影响453
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区土壤Ni的形态分布影响因素——以昆山市为例458
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 Ⅰ.国际动态及中国的修订考虑465
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 Ⅱ.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473
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 Ⅲ.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估484
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 Ⅳ.保护人体健康的土壤苯并[a]芘的临界浓度497
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 Ⅴ.镉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富集规律与农产品质量安全506
土壤颗粒的体积分形维数及其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515
土壤酶活性及其对土壤质量的指示研究进展522
土壤圈物质循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529
土壤溶液采样技术进展535
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539
土壤有机碳库与土壤结构稳定性关系的研究进展546
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统计研究552
土壤质量研究进展与方向557
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 Ⅰ.土壤质量的定义及评价方法562
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 Ⅱ.土壤质量评价的破氮指标569
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 Ⅲ.土壤质量评价的生物学指标576
土壤中13种有机氯农药超声波提取方法研究585
土壤中磺酰脲除草剂降解机制研究进展59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提取修复技术及其应用前景596
镉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EDTA调控机理601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学评价606
模拟酸雨对土壤重金属镉形态转化的影响611
遥感和GIS辅助下流域养分迁移过程的计算机模拟617
应用遥感技术研究余江县土壤侵蚀时空演变624
有效探测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628
第八部分 港台土壤科学635
香港土壤研究 Ⅰ.研究现状与展望635
香港土壤研究 Ⅱ.土壤硒的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644
香港土壤研究 Ⅲ.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其来源初探651
香港土壤研究 Ⅳ.土壤中有机氯化合物的含量和组成656
香港土壤研究 Ⅴ.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662
香港土壤研究 Ⅵ.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668
香港土壤研究 Ⅶ.BCR提取法研究重金属的形态及其潜在环境风险675
利用DEM建立香港土壤地体数据库681
台湾的土壤科学研究与农业发展概况—访问台湾省的报告686
第九部分 国外土壤科学693
全球土壤变化693
国际土壤科学研究的新进展701
中美土壤分类系统的参比基准研究:土类与美国系统分类土纲间的参比709
万倍克教授谈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概况714
麦克拉克教授介绍美国土壤分类概况719
英国土壤学研究近况721
联邦德国土壤科学研究近况728
澳大利亚土壤及土壤科学研究近况733
以色列的水土资源与农业概况——访以色列简况738
丹麦及瑞典南部的土壤概况740
南斯拉夫土壤分类、分布和森林土壤研究概况745
罗马尼亚土壤科学研究概况751
不丹的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概况755
奋力开展土壤研究立志攀登世界高峰760
灰土的特性分类及利用——第5届国际土壤分类会议论文综述767
第九次国际土壤分类工作会议概况771
“世界土壤政策”会议简况776
参加“不良土壤分布、特性及利用的国际讨论会”情况781
为人类生存及改善环境不断加强土壤科学研究——从第14届国际土壤学大会看土壤学的发展前景784
为跨世纪土壤学的发展作出新贡献——第15届国际土壤学会会议综述792
土壤与环境问题国际研究概况及其发展趋向——参加第16届国际土壤学会专题综述802
为21世纪土壤科学的创新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参加第17届国际土壤学大会综述811
为不断开拓与创新土壤学研究新前沿而努力奋进——第18届国际土壤学大会情况综合报道828
第18届国际土壤学大会综述829
对第18届国际土壤学大会召开的认识与体会849
面向不断变化世界,创新未来土壤科学——第19届世界土壤学大会综合报道854
第十部分 人物、机构与评价873
马溶之873
马溶之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创建与发展——纪念马溶之教授诞辰100周年874
怀念马溶之教授——纪念马溶之同志逝世十周年878
中国土壤—植物营养化学的奠基人——祝贺李庆逵教授从事土壤科学研究60周年886
熊毅教授与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缅怀熊毅教授890
为发展我国土壤事业作毕生贡献898
为繁荣我国土壤科学事业而继续努力——为庆祝建国40周年而作900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40年904
四十年的回顾与前瞻—序言—910
艰苦创业,催人奋进的五十年——庆祝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912
艰苦创业,改革发展,开拓创新,催人奋进的六十年——庆祝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建所60周年918
回顾参加工作60年——纪念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建所60周年有感925
开拓资源优势,创新研发潜力,为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纪念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建站30周年933
加强管理,办好开放实验室940
为《土壤》期刊改版致读者944
土壤学微观研究与地理学宏观分析相结合——朱鹤健著《土壤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评价945
《土壤生态系统》专著评述946
后记949
热门推荐
- 1169907.html
- 2765576.html
- 387707.html
- 719890.html
- 190260.html
- 1256535.html
- 1756080.html
- 3409725.html
- 117172.html
- 33413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1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42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1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4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52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18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1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73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9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