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柔性制造技术的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柔性制造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 张曙,陈炳森,张浩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507883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柔性制造技术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柔性制造技术概论1

1.1 柔性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

1.1.1概念与定义1

1.1.2不同柔性自动化方案的选用5

1.1.3现状和各国的特点7

1.1.4 90年代的发展趋势11

1.2 柔性制造技术与精简化生产16

1.2.1精简化生产的基本概念16

1.2.2新的生产组织模式20

1.2.3工作设计和人员素质22

1.3 独立制造岛24

1.3.1技术构思24

1.3.2系统的功能和结构30

1.3.3独立制造岛的信息流33

1.3.4应用实例39

1.4 柔性制造系统42

1.4.1齿轮加工柔性制造单元42

1.4.2具有刀具自动供给的柔性制造系统45

1.4.3工件和刀具混流的柔性制造系统49

1.4.4面向精简化生产的柔性制造系统51

1.4.5集成化钣材加工的自动化车间56

1.4.6 由FMS组成的CIM工厂57

1.5 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60

1.5.1 CIMS的基本概念60

1.5.2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和数据62

1.5.3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的组成65

2.1 柔性制造系统的功能模块68

第二章柔性制造系统的组成68

2.2 机床70

2.2.1 柔性制造系统中的机床特点70

2.2.2柔性制造系统中的机床配置73

2.3 工件流75

2.3.1托板交换装置75

2.3.2工件运输装置76

2.4 刀具流81

2.4.1 FMS的刀具81

2.4.2刀具的供应方式85

2.4.3刀具的管理90

2.5 信息流98

2.5.1 FMS的信息流模型98

2.5.2 FMS的信息流特征101

2.5.3作业计划管理105

2.5.4制造过程协调控制107

2.5.5加工过程监控112

第三章柔性制造系统的控制结构117

3.1 柔性制造系统的模块化、开放式的控制结构117

3.1.1 对FMS控制结构的要求117

3.1.2 FMS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120

3.1.3 FMS内部结构的信息流127

3.2 FMS系统中软件模块的组织132

3.2.1 相对于设备的独立性135

3.2.2相对于计算机的独立性139

3.2.3相对于过程的独立性142

4.1 面向制造过程的用户操作界面的配置147

第四章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通信结构147

4.1.1 图形交互的对话形式148

4.1.2面向制造过程的用户操作界面的配置方案151

4.1.3物料流的图象设计154

4.2 柔性制造系统控制用的数据库157

4.2.1 用于制造系统控制的数据库160

4.2.2在FMS控制系统中数据维护的要求162

4.2.3数据模型的比较166

4.2.4数据库设计过程170

4.2.5数据库在柔性制造系统控制技术中的应用实例174

4.3 分布式制造系统的开放式通信179

4.3.1计算机网络180

4.3.2网络通信协议186

4.3.3开放式的制造系统189

第五章柔性制造系统的规划设计201

5.1 制造系统的规划设计概述201

5.2 规划的步骤203

5.2.1 目标定义205

5.2.2项目内容研究206

5.2.3项目的规划208

5.2.4系统设计210

5.2.5制造商和用户在系统订货时的分工211

5.3 设计规划212

5.3.1设计的系统学212

5.3.2规划的计算机辅助技术214

5.4 柔性制造系统的排队网络模型216

5.4.1 系统的模型及其参数216

5.4.2系统的性能指标218

5.4.3系统的性能极限220

5.4.4实例分析222

5.5 引入系统的组织工作224

5.6 人员的准备227

5.6.1工作组织和人员素质227

5.6.2培训方法和措施229

5.7 维护和服务230

第六章系统经济性分析与评估231

6.1 经济评价231

6.2 单元加工中心与柔性制造系统的经济性比较233

6.2.1机床利用率235

6.2.2资金投入需求237

6.2.3人员需求241

6.2.4系统费用242

6.2.5经济性比较245

6.3 经济性比较的评价245

6.4 柔性自动化带来的间接效益246

6.4.1工件周转和库存贮量减少246

6.4.2生产控制费用的降低246

6.4.3 由于面向市场而提高了销量和利润247

6.4.4对新加工任务的柔性带来的费用降低247

6.5 效益的分析248

6.6 制造系统的资源利用252

6.6.1 基本定义252

6.6.2传统的资源利用概念及其存在的问题253

6.6.3评价资源利用率的新方法255

6.6.4提高资源利用的途径2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