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民与农业现代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农民与农业现代化
  • 吴家丕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 ISBN:7805381798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4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农业现代化(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农民与农业现代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中国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1

一、农民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3

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7

三、农民与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中最突出的问题14

第一篇 农民的解放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提27

第一章 中国农民的前天和昨天27

第一节 中国古代农业的高度发展和近代农业的衰落27

一、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处于世界先进地位27

二、中国近现代农业生产的衰落33

三、近现代中国农业生产衰落的原因37

第二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村特点与农民状况42

一、农村经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42

二、农民深受四位一体的残酷压榨50

三、农村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空前加深55

四、农村传统思想文化受到剧烈冲击60

第二章 寻求中国农民解放道路的斗争64

第一节 旧中国对农民问题的几种解决方案65

一、太平天国革命与《天朝田亩制度》65

二、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思想67

三、意想振兴农村的“合作救国”和“教育救国”70

四、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74

五、国民党政府推行的农村改良78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81

一、中国共产党关于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82

二、中国现代新型农民革命运动的胜利发展94

第三章 新中国农民的历史选择104

第一节 彻底完成土地改革是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前提105

一、全国解放后土地改革运动的顺利发展106

二、土地改革运动的方针政策109

三、新中国土地改革有别于其它一些国家的特点111

第二节 中国农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115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准备116

二、互助合作运动的顺利发展121

三、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125

四、整顿、巩固农业合作社128

第三节 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再认识133

一、中国小农经济走合作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133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不断加快和发生缺点错误的原因141

三、中外合作化运动之比较149

第二篇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159

第四章 中国农村改革的早期尝试15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理论探讨159

一、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提出159

二、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进行改革的理论原则162

三、关于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农业的思想165

第二节 农村改革的早期探索168

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产生168

二、改革的曲折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起落172

第五章 中国农村改革的曲折发展178

第一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179

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酝酿和准备179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大发动184

第二节 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及其危害189

一、人民公社初建时的特征189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后果194

三、不可忘记的历史教训198

第三节 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整与稳定201

一、初步调整人民公社的体制201

二、人民公社体制的部分调整和整顿204

三、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206

四、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展与走上歧途210

一、农村改革兴起的成因217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在农村的兴起217

第六章 农村第一步改革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7

第三篇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开端217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与生产责任制的推广222

三、农业生产责任制普遍实行的历史必然性228

第二节 农村改革的深入与农村新经济体制的形成232

一、农村改革向纵深发展232

二、农村新经济体制的形成235

三、正确认识现阶段的“包干到户”和个体经营238

第七章 农村第二步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243

第一节 农村第二步改革244

一、农村第二步改革的历史任务244

二、逐步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和价格的改革245

第二节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251

一、我国农村产业已进入结构性变化时期251

二、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原则和要求255

三、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特点259

第三节 有条件有步骤地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267

一、逐步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历史必然性267

二、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条件和形式269

第八章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273

第一节 农村的多种经济形式和合作经济的新格局274

一、新的中国式的农村所有制结构274

二、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新型合作经营形式279

三、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和发展趋势286

四、多种多样的合作经济和经济联合291

第二节 农村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农民消费的新变化296

一、农村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296

二、农民消费的历史性转变300

第三节 把农村生产转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轨道306

一、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306

二、我国农村商品生产进入迅速发展时期309

三、农村商品经济新秩序的框架已现雏形310

第四篇 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315

第九章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特殊性315

第一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目标选择315

一、不同国家农业现代化道路各不相同315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利和不利条件320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起步阶段的主攻方向和目标选择329

第二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及特点333

一、突出智力开发和科技兴农,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334

二、走中国式的农业机械化新路,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341

三、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企业化和综合经营,逐步实现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347

四、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352

五、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356

第十章 乡镇企业的崛起与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363

第一节 “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363

一、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里程364

二、乡镇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368

三、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特点和指导原则373

第二节 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特点及发展模式381

一、中国式的农村工业化发展道路381

二、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几种发展模式384

第十一章 中国农民阶级结构的变化与农民教育402

第一节 当代中国农民阶级结构的演变403

一、解放后农民阶级结构的两次大变化403

二、农村社会阶层结构正发生新的变化406

三、中国一代新型农民的新素质新特点413

第二节 农民教育的发展和新要求417

一、不同历史时期农民教育的不同内容和特点417

二、现阶段农民教育的新形势和新要求420

三、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努力培养新一代农民428

后记438

热门推荐